搜索到1059篇“ 液-固浮选分离“的相关文章
- 金的液-固浮选分离和富集研究
- 2011年
- 研究了氯化十六烷基吡啶-KI体系分离金的行为及其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Au3+可与Cr3+、Mg2+、Zn2+、Fe2+、Mn2+、Al3+、Ni2+、Co2+、V(Ⅴ)和U(Ⅵ)定量分离。该方法简便迅速,不污染环境,在微量金的分离和富集分析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罗婧司学芝马万山
- 关键词:金氯化十六烷基吡啶KI浮选分离
-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碘化钾-硫酸铵液-固浮选分离镉(Ⅱ)被引量:2
- 2007年
- Cd(Ⅱ)是一种危险的环境污染物质,是对人体健康、动物生长均有危害作用的毒性重金属,对Cd(Ⅱ)的分离富集方法的研究一直受到化学工作者的重视。盐-三元缔合物-水体系不仅具有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体系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分相速度快、相分离界面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已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的重视。
- 苏永祥薛万新李全民
- 关键词: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液-固浮选分离硫酸铵碘化钾环境污染物质
- 硝酸钠-碘化钾-甲基绿-水体系液-固浮选分离铋(Ⅲ)
- 2005年
- 研究了硝酸钠-碘化钾-甲基绿-水体系液-固浮选分离铋(Ⅲ)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控制pH 7.0,在1.0 g硝酸钠存在下,当0.1 mol.L-1碘化钾溶液和1.0×10-3mol.L-1甲基绿溶液的用量分别为1.0,1.5 mL时,铋(Ⅲ)可被定量浮选,而铜(Ⅱ)、镉(Ⅱ)、锌(Ⅱ)、锰(Ⅱ)、钴(Ⅱ)、镍(Ⅱ)、铝(Ⅲ)等在此条件下不被浮选,实现了铋(Ⅲ)与常见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定量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 涂常青
- 关键词:液-固浮选分离碘化钾甲基绿
- 硝酸钠存在下碘化钾-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液-固浮选分离铜(Ⅱ)被引量:10
- 2003年
- 研究了硝酸钠存在下磺化钾 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液 固浮选分离Cu2 + 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实验表明 :在硝酸钠存在下 ,控制pH 4 .0 ,Cu2 + 与I- 形成的CuI沉淀能被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CPC)浮选 ,而Zn2 + 、Co2 + 、Mn2 + 、Ni2 + 、Fe2 + 、Al3+ 等不被浮选 ,据此实现了Cu2 + 与这些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及人发试样中微量铜进行了定量浮选分离测定 ,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样品标准加入回收率为 1 0 3 .2 %~ 1 0 4 .2 % ;RSD为 1 8%~ 2 .8%。
- 温欣荣
- 关键词:液-固浮选分离碘化钾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 硝酸钠-硫氰酸铵-罗丹明6G液-固体系浮选分离铅(Ⅱ)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研究了硝酸钠-硫氰酸铵-罗丹明6G液-固体系浮选分离铅(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在1.0gNaNO3存在下,当0.1mol/L硫氰酸铵溶液和1.0×10^-3mol/L罗丹明6G(Rh6G)溶液的用量分别为0.5mL和1.0mL时,体系中形成的不溶于水的NH4SCN—Rh6G-Pb三元缔合物可浮于盐水相上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从而使Pb^2+被定量浮选,而Zn^2+,Mn^2+,Co^2+,Ni^2+,Al^3+,Fe^2+等离子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实现了Pb^2+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了定量浮选分离测定,浮选率为93.6%~108.7%。
- 涂常青温欣荣
- 关键词:液-固浮选分离硝酸钠硫氰酸铵罗丹明6G
- NaCl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Pt(Ⅱ)、Pd(Ⅱ)、Rh(Ⅲ)、Au(Ⅲ)被引量:7
- 2007年
- 研究了NaCl浓度、SnCl2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用量、NaCl用量对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铂、钯、铑、金的影响。研究表明,HCl为0.24mol/L,Sn2Cl为0.10mol/L,CTMAC为1.0×10-3mol/L,NaCl为0.1g/mL,浮选前60℃水浴加热10min,对不同含量的贵金属10.0~100.0μg,铂、钯、铑、金的浮选率分别为95.2%~98.0%、97.3%~97.6%、93.4%~97.1%和96.6%~99.1%,在HCl介质中体系可同时浮选铂、钯、铑、金,而常见基体元素如Zn2+、Cd2+、Co2+、Al3+、Cu2+、Fe3+、Ni2+的浮选率低于2.5%,和对阳极泥、砂铂矿、废催化剂样品的分离分析结果与其它方法相符,此方法可用于从量基体金属中分离铂、钯、铑、金。
- 高云涛项朋志施润菊黄伟清
- 关键词:氯化亚锡液-固浮选分离
- 硫氰酸铵-罗丹明B-H_2O的液-固体系浮选分离铜(Ⅱ)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研究了硫酸铵存在下硫氰酸铵-罗丹明B-H2O的液-固体系浮选分离铜(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当(NH4)2SO4用量为1.0 g,0.1 mol.L-1硫氰酸铵溶液1.5 mL和0.001 mol.L-1罗丹明B溶液2.0 mL时,铜(Ⅱ)以不溶于水的三元离子缔合物(RhB)2[Cu(SCN)4]形式在液-固两相界面定量浮选析出,而Cd2+、Mn2+、Co2+、Ni2+、Al3+等离子在此条件下不被浮选,实现了铜(Ⅱ)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中微量铜(Ⅱ)进行的定量浮选分离测定,浮选富集的平均回收率达101.4%。
- 梁奇峰温欣荣
- 关键词:液-固浮选分离硫氰酸铵罗丹明B
- 氯化钠-碘化钾-甲基紫-水液-固体系浮选分离汞(Ⅱ)的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研究了NaCl-KI-甲基紫-水液-固体系浮选分离汞(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 结果表明, 在0.5~1.0 g NaCl存在下, 当0.1 mol/L KI溶液和1.0×10^-3 mol/L甲基紫(MV)溶液的用量分别为0.5, 0.4 mL时, 体系中形成的不溶于水的KI-MV-Hg三元缔合物可浮于盐水相上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 从而使Hg(Ⅱ)被定量浮选, 而Cd (Ⅱ), Co (Ⅱ), Mn (Ⅱ), Ni(Ⅱ), Zn(Ⅱ), Al(Ⅲ)等在此条件下不被浮选, 实现了Hg(Ⅱ)与这些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 对合成水样中微量汞(Ⅱ)进行的定量分离测定, 结果满意.
- 涂常青温欣荣
- 关键词:液-固浮选分离碘化钾甲基紫
- 硝酸钠-硫氰酸铵-罗丹明6G水液-固体系浮选分离铅(Ⅱ)
- 研究结果表明,当固体NaNO3用量为1.0 g,0.1 mol/L硫氰酸铵溶液和1.0×10-3 mol/L罗丹明6G(Rh6G)溶液的用量分别为0.5 mL、1.0 mL时,实现了Pb2+与常见离子Zn2+、Mn2+、...
- 温欣荣涂常青
- 关键词:液-固浮选分离硫氰酸铵罗丹明6G
- 文献传递
- 氯化钠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复杂金属基体中锇被引量:3
- 2006年
- 研究了氯化钠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对Os(Ⅳ)-三氯锡酸络阴离子的浮选行为。实验表明,在盐酸介质中,体系可以浮选分离Os(Ⅳ),其浮选率为95.2%。98.0%。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4.0%-98.5%,精密度为2.1%-7.7%(RSD,n=5)。方法可用于从大量基体金属中分离Os(Ⅳ),对实际样品分离的分析结果与其他方法推荐值相符。
- 高云涛杨宏施润菊项朋志
- 关键词:锇液-固浮选分离氯化亚锡
相关作者
- 温欣荣

- 作品数:122被引量:39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浮选分离 碘化钾 硫氰酸铵 硝酸钠 液-固浮选分离
- 涂常青

- 作品数:111被引量:44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
- 研究主题:浮选分离 碘化钾 硫氰酸铵 液-固浮选分离 液-固体系
- 高云涛

- 作品数:173被引量:1,191H指数:19
-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抗氧化 循环伏安法 微分电位溶出法 总黄酮 提取物
- 施润菊

- 作品数:8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微分电位溶出法 铋膜电极 氯化亚锡 氯化钠 铅
- 项朋志

- 作品数:55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硫代硫酸盐 浸金 浸金体系 壳聚糖 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