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23篇“ 混凝预处理“的相关文章
- 软化-混凝预处理高矿化度矿井水的试验研究
- 2024年
- 高矿化度矿井水可回用,常采用膜技术脱盐,但运行过程中Ca^(2+)、Mg^(2+)造成的膜污染极大地影响了膜性能。开展矿井水预处理降低硬度及浊度,对减轻膜污染、提高出水水质、降低运行费用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氧化钙-偏铝酸钠软化法耦合PAC(聚合氯化铝)混凝法降低矿井水的硬度及浊度,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药剂投加量、反应时间、沉淀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投加30 mg/L CaO、15 mg/L NaAlO_(2)及20 mg/L PAC,反应60 min,沉淀20 min的条件下,水样的总硬度为56.622 mg/L,总硬度去除率为46.10%,浊度去除率为88.86%,吨水药剂费用为2.4元。
- 候振华白成李珊张强薛国标程爱华
- 关键词:高矿化度矿井水
- 基于混凝预处理的超滤净水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膜污染是超滤工艺大规模运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介绍超滤膜净水工艺膜污染的原理及其污染物。详述基于混凝预处理的三种超滤膜工艺:传统超滤工艺、短流程超滤工艺、一体式絮体-超滤工艺。以短流程超滤工艺为重点,阐述近年来以混凝预处理工艺来缓解超滤净水工艺膜污染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滤饼层结构对膜污染的影响,以及混凝预处理缓解超滤膜污染的作用原理,为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唐朝春冯文涛徐豪佑阮以宣陈钧杰耿斌
- 关键词:混凝-超滤净水工艺膜污染滤饼层
- 混凝预处理农村灰水中LAS的试验研究
- 2024年
- 试验以农村灰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凝预处理的方式降解农村灰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选择无机混凝剂降解LAS,从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铁(PFS)两者中筛选出PAC作为试验混凝剂。采用单因素影响试验,讨论混凝剂PAC投加量、助凝剂PAM投加量、灰水pH和静沉时间对灰水中LAS去除率的影响。当PAC投加量为40~55 mg/L、PAM投加量为2.5 mg/L、灰水pH为7~8、静沉时间为15 min时,出水LAS浓度最低可达4.86 mg/L,满足回用要求。
- 邢佳宇张吉库
- 关键词:混凝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合氯化铝
- 磁混凝预处理沼液的效能与机理研究
- 2023年
- 为削减沼液处理工艺中生物生态单元的负荷,采用磁混凝工艺预处理沼液。经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磁种与混凝剂的投加配比,分析混凝出水中的残余铝含量和铝形态以及有机物官能团的分布,研究磁混凝强化沼液预处理的效能与磁混凝机理。结果表明,磁混凝加快絮体沉降,提高出水安全性,增加沼液中污染物去除;磁混凝预处理最佳配比为Fe3O4(1.0 g·L^(-1))+Al2(SO4)3(2.05 g·L^(-1))+PAM(10.34 mg·L^(-1)),此时磷、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9.09%、30.39%和14.76%。同时磁混凝通过促进Alb的生成和增强芳香碳物质去除的方式强化沼液中有机物去除;另外磁种Fe3O4的吸附增加氨氮去除。结果可为沼液预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 汤婧瑶孙杰胡良慧侯博文李海铭梁越敢
- 关键词:沼液铝形态
- 一种基于铝盐混凝预处理的水中病毒含量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铝盐混凝预处理的水中病毒含量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高病毒检测效率的方法包括向待测水样中加入絮凝剂,然后向进行絮凝处理后的包裹病毒的胶体中加入释放剂,使得胶体溶解,病毒从胶体中释放。本发明的病毒含量检测方...
- 杨敏于丽娜田哲
- 磁加载石灰混凝预处理市政中水的研究
- 2023年
- 本文主要研究了磁加载石灰混凝在中水预处理中的可行性与效能。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石灰和磁种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50、375、0.75和375 mg·L^(-1)时,可以实现水中悬浮物100%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达26.7%,显著降低了水的硬度。进一步研究了磁种的投加顺序对絮体形态的影响,讨论了磁加载石灰混凝的机理。研究发现,磁种先于混凝剂投加,可以有效改善絮体结构,在增强絮体沉降性能的同时实现污泥减量。该技术可以强化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实现在线控制与装备集成,在中水回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寇建国刘慧强杨声远
- 关键词:中水回用混凝机理絮体结构
- 混凝预处理对纳滤去除磺胺嘧啶的效果影响及优化调控
- 磺胺嘧啶及其他的抗生素等微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存在影响水环境质量,不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威胁着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平衡。目前针对磺胺嘧啶的去除工艺多集中在生物降解、氧化以及吸附等方法,纳滤膜工艺应用相对较少。纳滤膜能够去除比...
- 王涵
- 关键词:纳滤磺胺嘧啶混凝铝盐混凝剂
- 磁混凝预处理紫菜生产废水及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SPFS)、聚丙烯酰胺(PAM)和磁种联合投加的方式对条斑紫菜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在PAC和SPFS投加比例为1∶1,投加总量300 mg/L,PAM和磁种投加量为5,300 mg/L条件下,色度、浊度、COD、NH_(3)-N去除率分别为86.13%,95.67%,53.23%,47.86%;磁种作为絮体核心提高了絮体的密实度和沉降性能;磁混凝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色素蛋白物质,对类富里酸和类色氨酸物质去除效果明显。污染物去除机理为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以及网捕卷扫作用。
- 王丽娟米浩
- 关键词:聚合硫酸铁色素蛋白混凝机理
- 一种基于铝盐混凝预处理的水中病毒含量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铝盐混凝预处理的水中病毒含量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高病毒检测效率的方法包括向待测水样中加入絮凝剂,然后向进行絮凝处理后的包裹病毒的胶体中加入释放剂,使得胶体溶解,病毒从胶体中释放。本发明的病毒含量检测方...
- 杨敏于丽娜田哲
- 磁混凝预处理小城镇混合污水的效能与混凝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针对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混合进水浓度高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了磁混凝技术在典型小城镇混合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与技术升级改造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优化的混凝条件为:pH=7,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600 mg·L^(-1)和4 mg·L^(-1),慢搅速率为30 r·min^(-1).三维荧光光谱耦合区域面积积分法(FRI)和平行因子法(PARAFAC)的分析结果表明,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以色氨酸类、酪氨酸类及富里酸类3种组分为主,内源性特征明显.磁种可显著提升混凝效果,优化的磁种投加量为400 mg·L^(-1),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9.7%和82%.在磁混凝过程中,磁种作为絮体形成的核心并促进絮体生长,可显著提升絮体的比重、密实度与沉降性能,进而强化固液分离效率,沉降时间缩短为1/6.同时,密实度的增加和微磁场的作用可进一步提升絮体颗粒间的结合力,强化水力冲击下混凝过程的稳定性.因此,与传统混凝工艺相比,磁混凝技术在典型小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能.
- 张淳徐东耀康赛李晨璐郑利兵魏源送
相关作者
- 杨敏

- 作品数:836被引量:5,554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饮用水 酵母菌 饮用水中 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
- 李德亮

- 作品数:173被引量:68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络合萃取 光催化 废水处理 分析化学 对甲基苯磺酸
- 张凌

- 作品数:98被引量:2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络合萃取 对甲基苯磺酸 废水 仪器分析 降解
- 董秉直

- 作品数:221被引量:1,572H指数:2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 研究主题:膜污染 混凝 超滤膜 饮用水处理 饮用水
- 刘音颂

- 作品数:39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
- 研究主题:废物资源化 废水 煤气化废水 煤化工废水 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