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8篇“ 灌肠法“的相关文章
- 大黄煎剂灌肠法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5年
- 本文从大黄煎剂灌肠法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依据、临床疗效等方面的近年概况进行综述。肝性脑病是肝病终末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以性格行为异常、意识障碍、昏迷为主,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目前,对肝性脑病治疗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亦取得了不错成果,但单纯运用西医治疗难度大,不良反应多。为寻求有效合理且预后良好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运用大黄煎剂灌肠法治疗肝性脑病,能够明显缓解肝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氨。
- 黄钰雯陈月桥叶绿萍陈玉潘李轶张燕燕
- 关键词:肝性脑病大黄煎剂
- 自制“四黄汤”保留灌肠法治疗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为了验证使用中药方剂治疗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的效果,将大黄、黄连、黄柏、黄芩按比例配伍制成“四黄汤”水提物浸膏,采用保留灌肠法给药治疗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患犬,另以犬五联血清治疗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四黄汤”治疗26例,死亡7例,治愈19例,治愈率73%;用犬五联血清治疗30例,死亡12例,治愈18例,治愈率60%。结论:“四黄汤”保留灌肠法对肠炎型犬细小病毒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1种值得推广应用的临床治疗方法。
- 景书灏张洁熊朝海李海波
-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病四黄汤保留灌肠法
- 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对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分析改良后保留灌肠法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期间,研究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干预对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资料抽取64例回顾分析,均接受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随机分作A、B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比较观察效果。结果 B组护理有效率高于A组,B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A组,B组药液保留时间长于A组,B组药液外溢率0%低于A组37.50%, 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 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法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提升显著,而且可以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护理满意度高,适于临床推广。
- 陈益平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效果
- 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Meta分析
- 2024年
- 本课题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得出在临床治疗时对于患者安全问题及改善症状方面的评价,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 采用PICOS策略制定检索词,根据检索词对2012年至2022年间发表的文献进行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维普中国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图书馆数据库。将上述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的文献应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管理,并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及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分析,评估完成后使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共纳入病例1831例,治疗组937例口服中药联合灌肠治疗,对照组894例口服或静脉滴注西药治疗。结论 1.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在总有效率的治疗效果方面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2.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副作用率及复发率低于西药治疗组;3.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改善TNF-α指标方面疗效优于西医组;改善炎症因子指标IL-1β、IL-6方面,效果不及西药治疗组,有待扩大样本纳入足够量的文献进一步深入研究。
- 董钰婷戈启铃刘钰杨丽娟
-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药内服保留灌肠META分析
- 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内痔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内痔及改善内痔术后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12年-2022年公开发表在国内外数据库中,以中药保留灌肠为主要治疗措施治疗内痔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研究,患者18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疗法,中药保留灌肠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相对危险度(RR)=1.15,95%置信区间(CI)为(1.06,1.26),P=0.002],且不易发生术后不良反应[RR=0.26,95%CI为(0.13,0.51),P<0.0001],治疗后肛门坠胀发生率[RR=0.36,95%CI为(0.21,0.63),P=0.0004],便血发生率[RR=0.53,95%CI为(0.31,0.90),P=0.02]均低于其他治疗措施。结论:相比于其他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中药坐浴、栓剂、口服药物及利多卡因灌肠等,中药保留灌肠方法简便,安全性良好,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疗效,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但由于受到纳入文献质量、数量及研究设计的限制,尚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本研究结论加以支持。
- 罗云霞杨天宇许洪明陈鹏
-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内痔META分析
- 中药保留灌肠法护理应用在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分析中药保留灌肠法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所起到的实际效果,方法 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 选定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分层法分组,两组各纳入36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中药保留灌肠护理)。结果 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更高;研究组患者的盆腔炎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深度明显得到改善,且对治疗和护理操作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大,P<0.05。结论 针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工作,可从中医的角度进行思考,引入中药保留灌肠法,通过为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落实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科学调整用药,确保做好中医宣传护理,强化饮食干预,关注并发症护理,如此则可提升整体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因而,在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可积极推广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法。
- 徐秋月
-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
- 四步高位灌肠法对早产儿胎粪排出延迟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四步高位灌肠法对早产儿胎粪排出延迟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4月在陕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生儿病区住院治疗的63例胎粪排出延迟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灌肠方法,观察组早产儿采用四步高位灌肠法。观察比较2组早产儿灌肠有效率、首次排粪质量、胎粪排尽时间和灌肠总次数。结果观察组灌肠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且首次排粪质量多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早产儿胎粪排尽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灌肠总次数少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应用四步高位灌肠法可以提高胎粪排出延迟早产儿的灌肠有效率,增加首次排粪质量,缩短胎粪排尽时间,减少灌肠总次数。
- 魏海霞谢小敏马姣媚李国曦罗燕江逊
- 关键词:早产儿高位灌肠
- 改良灌肠法在儿童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在儿童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患儿84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清洁灌肠,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对比两组患儿肠道准备依从性、肠道清洁度、结肠镜检查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肠道准备的总依从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PS)左侧肠道清洁度评分、中间清洁度评分、右侧清洁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结肠镜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灌肠法在儿童结肠镜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提高患儿检查依从性,改善肠道清洁度,有利于后续诊断及治疗的进行。
- 吴小青喻林林邬淑钱胡云余梦霞
-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改良灌肠法肠道清洁度
- 改良灌肠法与传统灌肠法对消化道疾病患者肠道清洁效果的比较
- 2023年
- 目的:探讨用改良灌肠法对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肠道清洁的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需灌肠的消化道疾病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患者采用改良灌肠法进行肠道清洁,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传统灌肠法进行肠道清洁。对两组灌肠患者的清洁效果、不舒适感、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清洁达标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试验组的不舒适率(1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18%(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改良灌肠法的清洁效果、灌肠时引起的不适感、相关护理满意率均明显优于传统灌肠法。
- 徐永素田茂容徐霞李倩黄艳华戴清香胡德敏
- 关键词:灌肠法不舒适感
- 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女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女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0月就诊于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并诊断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住院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入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抗炎加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对照组应用改良前的中药保留灌肠法,观察组应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与局部体征积分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中医证候治疗指数平均达到95.64%,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治疗指数85.61%;观察组局部体征治疗指数91.57%,明显高于对照组82.57%。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疗法能明显提高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愈率,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也能改变患者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容,以此改善瘀血状态。此改良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 刘向娥张丽王瑞杰张熙渊
- 关键词:湿热瘀结型中医证候
相关作者
- 黄炳辉

- 作品数:12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启东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上呼吸道感染 药物疗法 灌肠法 儿童 上感
- 戴月映

- 作品数:24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港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新生儿 治疗新生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先天性巨结肠
- 贾妍

- 作品数:27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卵巢癌 灌肠法 康妇消炎栓 腺癌
- 刘丽霞

- 作品数:21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便秘 灌肠 难治性便秘 换药 老年
- 张苏闽

- 作品数:150被引量:75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 溃结灌肠液 灌肠 克罗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