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7 篇“ 热带风暴 “的相关文章
手套(热带风暴 33-236)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手套(热带风暴 33‑236)。;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穿戴在手上的手套。;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俯视图已经... 王根来 张洁利用海-气-浪耦合模式(COAWST)对北印度洋一次强热带风暴 “Fani”(2019)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22年 利用最新研发的区域海-气-浪耦合数值模式(Coupled 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COAWST),对印度洋一次超强热带 气旋“Fani”(2019)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Fani”4月26日从热带 印度洋面上的低压扰动中生成,在移动北上的过程中逐渐增强为强热带风暴 ,并于5月3日在印度登陆,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利用COAWST耦合数值模式,在印度洋区域设计了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Fani”发展增强到登陆时间段(4月30日12时—5月3日12时)大气物理量场、海洋表面温度及通量场,以及海浪参数的相应变化。通过与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for Climate Stewardship (IBTrACS)的实测风暴 路径、强度数据,以及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对比结果表明:模式模拟“Fani”的移动路径与观测较为接近,但是在强度模拟上偏弱;大气地表2 m温度场、潜热和感热通量与ERA5再分析资料存在一定偏差,但模拟的海表面温度场强度和特征与ERA5再分析资料都比较接近;在强烈的热带 气旋与海洋相互作用下,耦合模式给出在气旋发展阶段,海浪有效波高达到近10 m;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耦合模式可以有效描述热带 气旋-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印度洋强热带风暴 具备一定的模拟能力。 陈志强 陈志强 徐建军热带风暴 有时会给后续风暴 “充电”2021年 2018年,热带风暴 联合一股高温热浪提高了后续飓风的强度——随着地球变暖,这种“风暴 燃料”的情景也会逐渐频繁上演。这次飓风季己经被记入史册。此次飓风季的第25个被命名的飓风“德尔塔(Delta)”正在步步逼近于已经遭受重创的墨西哥海湾(Gulf Coast),然而此次飓风季还有几周才到尾声。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墨西哥湾的高温海水对飓风“德尔塔”进行“燃料超能补充”的这种情况正变得越发平常,正因为这些因素的组合使得快速发展的强风暴 变得更加危险。 刘原岳关键词:热带风暴 地球变暖 高温热浪 飓风 强风暴 气候变暖 热带风暴 :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2021年 展览“热带风暴 --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将艺术家们的作品融入了印尼艺术史迂回曲折的长河之中,近乎完整地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印尼现当代发展的历程。展览重视审美语言的多样性,囊括了绘画、雕塑和影像作品。两条叙事主线一方面概括了不同发展阶段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另一方面通过聚焦艺术家、团体和学派以及其间的联系来勾勒印尼艺术世界的轨迹。每件艺术作品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提醒我们回顾过往、关注现在以及放眼未来。 吉丽 无关键词:艺术博物馆 现当代艺术 热带风暴 影像作品 热带风暴 艾云尼持续性强降水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以热带风暴 艾云尼(1804)为研究对象,利用常规、非常规观测以及NCEP分析资料等探讨了“弱”台风的持续性强降水成因。大尺度环流背景导致“艾云尼”引导气流很弱,台风移速缓慢,长时间维持在我国近海。南海季风爆发初期的异常强西南季风和台风马力斯(1805)的偏东急流将水汽、动量持续向台风环流输送。净水汽收支诊断显示:台风影响前期,水汽主要来自南边界;后期,东边界水汽流入增加,维持了台风环流的持续性水汽输入,造成广东沿海水汽通量辐合及高湿、高能环境条件的持续。广东沿海长时间维持较强东南向岸风,在海岸线及沿海地形作用下低层辐合持续,叠加高空辐散,为强降水的持续产生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触发提供了有利动力条件,对流层低层东南风风速增强与降水量陡增吻合较好。台风中尺度对流系统活跃,伴随5个阶段的中尺度对流雨带的发生、发展。沿海地区对流不断新生、中尺度螺旋雨带发展、台风本体降水和外围中尺度对流雨带的叠加以及两条暖湿输送带中海上对流的移入等,共同造成广东沿海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持续存在和持续性强降水的产生。 杨舒楠 路屹雄 张芳华 陶亦为关键词:台风暴雨 持续性强降水 水汽收支 中尺度对流系统 2006年6月北大西洋上热带风暴 Alberto变性后爆发性发展机理分析 2021年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的ERA5客观再分析资料、气象卫星合作研究所(Cooperative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Studies,CIMSS)提供的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对2006年6月14~20日发生在北大西洋上的一个爆发性气旋进行分析。该气旋由热带风暴 阿尔贝托(Tropical Storm Alberto)变性后发展而来,是2000—2016年的17个夏季(6、7和8月)发生在北大西洋上的中心气压加深率最大的爆发性气旋个例。该气旋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为初始、发展、成熟和衰亡四个阶段。本文旨在分析气旋演变过程中的云系特点、气旋爆发前后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和高低空相互作用。分析显示,低层强烈的温度平流导致的大气斜压性是利于气旋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500 hPa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可为气旋发展提供动力强迫;高层异常PV的下传对气旋发展有促进作用;潜热释放(Q2/CP)主要位于对流层的中低层,这有利于气旋发展。利用Zwack-Okossi方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在该气旋发展过程中绝对涡度平流项和非绝热项的贡献为正,且非绝热加热对气旋快速发展的贡献最大,而温度平流项和绝热项对气旋发展起阻碍作用。 倪晶 傅刚关键词:爆发性气旋 位势涡度 强热带风暴 “碧利斯”(0604)极端降水研究回顾 被引量:5 2020年 强热带风暴 “碧利斯”于2006年7月14日在我国福建省登陆,登陆后一路西行,在福建、浙江、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多个省份产生强降水,其陆上维持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降水极端性之强,在历史上极为罕见。“碧利斯”引发的降水主要有三个极值中心,分别对应着降水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降水极端性最为突出,在湖南、江西和广东交界处发生了暴雨增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此次过程,本文对“碧利斯”产生极端降水的机制做了回顾总结,分别从有利的大尺度形势、中尺度系统的影响、地形作用、云微物理过程以及动力因子的诊断分析五个角度进行,最后对“碧利斯”极端降水区别于其他极端降水个例的机理以及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马蕴琦 任福民 冯恬 邱文玉关键词:碧利斯 极端降水 热带风暴 前后电梯设备的管理预案及后续应对处理2020年 在热带风暴 登陆的地区,高层建筑物中的电梯容易遭受影响而出现故障,一些电梯被迫停止运行。以下笔者介绍一下热带风暴 前后电梯设备的管理预案及后续应对处理。1热带风暴 到来前的电梯管理预案电梯的物权拥有者、配置有电梯的物业管理单位及电梯管理人员当得到热带风暴 登陆消息后,应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到以下几点。 龚玉山关键词:电梯设备 高层建筑物 电梯管理 物业管理单位 热带风暴 保险创新工具在热带风暴 综合风险防范中的应用 2020年 基本情况,2019年10月12~14日,由国际科学理事会未来地球计划核心项目—综合风险防范项目发起,北京师范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主办的“保险创新工具在热带风暴 综合风险防范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中方主席为北京师范大学叶谦教授,英方主席为英国伯明翰大学Gregor Leckebusch教授。来自英国、美国、新加坡、孟加拉、印度、巴西、南非和新西兰等国家的10名国际专家和来自中国高校、科研机构、业务部门和保险与再保险企业的4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叶谦关键词:保险创新 热带风暴 海气热通量和垂直风切变对强热带风暴 “温比亚”(2018)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的1h降水、NCEP提供的海温、海气界面热通量以及风场等资料,分析了海温、海气界面热量交换以及环境垂直风切变对强热带风暴 "温比亚"(2018)强度和降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比亚"生命史过程中,垂直风切变对其强度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垂直风切变不是影响其强度变化的唯一因素,"温比亚"登陆前27~29℃的高海温海域为其强度的增强提供了大量潜热。"温比亚"深入内陆期间,其降水分布具有显著的非对称结构。在环境垂直风切变的作用下,"温比亚"强降水位于顺切变方向及其左侧。 李瑞 尹承美 胡鹏 孙长征关键词:降水结构
相关作者
季永华 作品数:77 被引量:534 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海岸带 农田林网 山桐子 热带风暴 苗期 周光益 作品数:155 被引量:2,151 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热带山地雨林 生物量 酸雨 常绿阔叶林 无瓣海桑 梁宝荣 作品数:14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北海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特大暴雨 夏季 0907号热带风暴天鹅 台风 热带风暴 张纪林 作品数:105 被引量:1,015 H指数:19 供职机构: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海岸带 树种 农田林网 冬青 复合农林业 刘爱鸣 作品数:151 被引量:520 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台风 热带气旋 暴雨 大暴雨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