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8篇“ 物候学“的相关文章
- 物候学
- 竺可桢
- 关键词:物候学普及读物
- 物候学
- 竺可桢
- 关键词:物候学
- 物候学
- 竺可桢
- 关键词:物候学
- 物候学
- 竺可桢
- 关键词:物候学
- 闲谈物候学
- 2024年
-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在自然环境下,动物的复苏、始鸣、交配、繁育、蛰眠、迁移,植物的萌芽、抽叶、开花、结果、落叶,自然界的解冻、下雨、打雷、结冰等现象,都称为“物候现象”。
- 王济宪
- 关键词:物候学自然环境自然界季节性
- 基于物候学的整合光学和雷达数据的全球水稻制图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候学的整合光学和雷达数据的全球水稻制图方法包括:获取合成孔径雷达中VH极化后向散射系数时间序列数据和光学影像中陆地表面水分指数与增强型植被指数;根据VH时间序列数据得到水稻淹水与移栽的物候期时间窗口...
- 董金玮赵紫章
- 中国物候学创始人竺可桢
- 2023年
- 竺可桢是中国近现代气象学、地理学的一代宗师,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他在多个科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同时还是一位教育家,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精神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 黎以径(编绘)
- 关键词:物候学办学精神一代宗师气象学地理学
- 宛敏渭先生的一生:奠基物候学和开创近代安徽气象事业
- 2023年
- 宛敏渭是中国本土培养的气象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对专业知识精进不已。1949年以前他筹建安徽省近代第一个官办气象测候所,独立自主观测记录了安徽珍贵气象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重点开展了农业气象和物候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建设了中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统一的观测标准,提出现代物候学观测方法,完善物候学和农业气象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体系。
- 张丽孙大兵司红君
-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物候学气象学家气象事业
- 江西省不同地区松墨天牛的物候学特征和种群动态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通过分析松墨天牛在江西南北不同地区的季节性物候特征和种群动态规律,为提高当地松墨天牛的种群监测预报水平和制定精准防控策略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方法 ]在江西境内沿约1°的纬度梯度自南向北分别设立全南、南康、万安、南城、湾里和浮梁等6处的马尾松纯林作为监测点,通过悬挂诱捕器的方式进行林间种群监测,统计松墨天牛在各地的成虫的始见期、终见期和活动高峰期等物候学特征以及种群密度和雌雄性比等指标。[结果 ]松墨天牛在江西的始见期在3月下旬—5月上旬之间且自南向北明显延迟,终见期在10月上旬—12月上旬之间且自南向北明显提前,成虫发生期持续5~9个月且自南向北呈明显缩短趋势。成虫的活动高峰期出现时间自南向北逐渐延后且峰值由2个过渡到1个。种群密度以赣中地区最大,偏南或偏北地区的种群数量均明显下降。松墨天牛在江西各地的成虫偏雌性,性比在1∶0.74至1∶0.87之间且不存在地区间的差异。松墨天牛全年诱捕量和该地马尾松死亡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地理纬度和当地气候条件明显影响松墨天牛的季节性物候发生期和成虫活动高峰期,种群密度与其寄主的死亡率呈明显的正相关。
- 潘友粮刘庆彭观地陈元生李金曹洋刘兴平
- 关键词:发生期物候种群密度松墨天牛
- 物候学
- 本书通俗易懂,特别是大量运用了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材料包括诗词,证明了中国历史上气候是变化的,气温在春秋汉唐时代高,南北朝,宋元时期低。在汉唐时代北方或中原的不少物种在宋元以后由于气温下降不能生存,逐渐移植到了南方。是我国著...
- 竺可桢
相关作者
- 戴君虎

- 作品数:91被引量:1,288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物候 气候变化 木本植物 高山林线 物候期
- 陶泽兴

- 作品数:33被引量:16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物候 木本植物 气候变化 开花 物候学
- 张福春

- 作品数:10被引量:37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物候 物候学 植物物候 春季
- 葛全胜

- 作品数:371被引量:7,844H指数:5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物候 全球变化 气候 温度变化
- 吴海荣

- 作品数:70被引量:89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研究主题:外来杂草 截获 进境 检疫 紫茎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