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篇“ 特发性门脉高压“的相关文章
- 14例特发性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今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PH)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NCPH)中IPH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方法:...
- 李多师
- 关键词:特发性门脉高压症
- 特发性门脉高压肝移植术后随访第3年再发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复习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IPH)患者接受肝移植(LT)后第3年出现病情"再发",并进行了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我们诊治的IPH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检索MEDLINE、EMBASE、万方等数据库经LT治疗的IPH患者的研究报道,分析其治疗和转归.结果本文报道的病例为57岁女性,因消化道出血、腹水行LT术,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IPH;术后随访第3年病情复发,行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病理学检查提示结节性再生性增生(NRH)、轻度汇管区炎症及纤维化,提示IPH再发;文献检索到81例LT治疗的IPH患者,其中42例在LT前诊断为肝硬化;LT后最长随访时间为248个月,8例死亡,其中5例分别在首次LT后3.5月~14年进行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NRH,3例分别于LT后第7月、第3年和第14年出现具有门脉高压表现的NRH.结论具有严重的门脉高压或肝功能衰竭的IPH患者需要LT治疗.少数患者在LT后可能出现IPH"再发".
- 张维侯维刘晖宋文艳王莉琳王征郑素军
- 关键词:特发性门脉高压肝移植预后复发
-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相关药物性肝损伤致特发性门脉高压1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肝纤维化、特发性门脉高压(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 IPH)几类疾病可独立存在,亦或以因果关联的方式罕见地出现在同一个个体。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药物、非药物制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1-3],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4]或肝脏形态改变等,可能需要肝移植或最终导致死亡[2,5]。
- 穷拉姆晏维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免疫抑制剂特发性门脉高压病理改变
- 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特发性门脉高压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特发性门脉高压在临床上少见,虽作为排他性诊断,但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诊断及治疗指南,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旨通过总结2021年8月6日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治疗的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
- 唐铭黄卫
- 关键词:特发性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病例报道
- 特发性门脉高压1例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IPH)的病例分析,探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病例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病人肝组织病理学表现:肝小叶结构存在,肝板排列基本整齐。局灶肝细胞疏松肿胀及气球样变,中央静脉周围肝窦扩张,肝板结构轻度紊乱。汇管区未见纤维化及炎症,但可见结构改建及明显门静脉扩张,汇管区纤维化并不明显,未见桥接坏死及纤维间隔形成。汇管区内小胆管未见破坏。肝组织病理学表现:特染结果:D-PAS(-),Masson(+),网织染色(+),铜染色-罗丹宁(-)。结论IPH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属排他性诊断,病理学诊断对确诊IPH具有重大意义;目前IPH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和预防门脉高压的并发症。
- 张先姚李梦梦王姣张国梁
- 关键词:门静脉压门脉系统特发性门脉高压肝硬化病例报告
- 特发性门脉高压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19年
- 特发性门脉高压(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 IPH)临床少见,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命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临床表现为门脉高压但无肝硬化的存在。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未完全清楚。因缺乏特异的检测指标,所以临床诊断较困难。该病的病理表现多样,肝脏活组织检查能除外肝硬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进而协助该病的诊断。治疗方面主要是针对门脉高压引发的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
- 任艳郑素军
- 关键词:门脉高压特发性
- 特发性门脉高压误诊为肝硬化1例报道被引量:5
- 2019年
- 特发性门脉高压(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是一种以门脉高压相关表现为主,肝功能正常,不伴肝静脉或门静脉梗阻的罕见疾病。本文报道1例将IPH误诊为肝硬化的病例,旨在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 黄海锋舒建昌陈健鑫朱永建吕霞
- 关键词:特发性门脉高压肝硬化误诊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特发性门脉高压症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9年
-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 IPH)是以窦前性门脉压增高为特征性表现的综合征。目前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免疫、感染、遗传变异等有关。临床表现为脾大、食管静脉曲张、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而肝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降低门脉高压预防消化道出血是治疗关键。近年来免疫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将1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特发性门脉高压症的病例报道如下。
- 庄琳杨晓玲常江
- 关键词:特发性门脉高压症类风湿关节炎
- 特发性门脉高压综合征一例报告
- 2018年
- 目的:掌握特发性门脉高压症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科近期收治的一例特发性门脉高压征(I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及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本例患者入院后予以降门脉压、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再未出现呕血症状,便色转黄,生命征平稳;因拒绝转外科手术,在我科采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有关IPH的研究较少,推荐按照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指南进行治疗。预后主要取决于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及其并发症的处理,一般优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
- 程艳春
- 2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特发性门脉高压(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住院治疗(资料完整)的21例IP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21例IPH患者中,男女比例6∶15,平均发病年龄(38.1±12.7)岁,临床以门脉高压症表现为主,肝功能无明显减退,主要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21例肝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板排列基本正常,无假小叶形成,汇管区扩大,门静脉周围纤维化,门脉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浸润,血管紊乱,中央静脉及小叶间静脉扩张,肝窦扩张,窦周纤维化。结论 IPH患者门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不平行,门脉高压表现较重,确诊仍须病理学检查,治疗以防治并发症为主。
- 马雪梅任辉金波申力军吴勤路筝楚金东刘博于晓莉赵平李捍卫
- 关键词:门脉高压特发性门脉高压病理
相关作者
- 马安林

- 作品数:43被引量:3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双环醇 酒精性肝病 临床病理 黄疸 肝损伤
- 张梅

- 作品数:144被引量:47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1型糖尿病 胰岛 胰岛移植 1型糖尿病患者
- 陆建平

- 作品数:21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彩色多普勒超声 介入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超声 超声检查
- 金波

- 作品数:51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 研究主题: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 埃博拉 乙型肝炎 出血
- 任浩

- 作品数:13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TQ 肠道细菌 MS RRNA 代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