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1篇“ 环境水文地质“的相关文章
基于OBE理念的环境水文地质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025年
环境水文地质学实验课的设计是基于环境水文地质学专业知识理论,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并重点培养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实验工作作风。该文将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三个方面详细阐述采用OBE理念构建环境水文地质学实验课的课程建设。同时,还将探讨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来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改革思路。最重要的是,我们将以学习目标达成度为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他们在实验课程中建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郑天元刘涛郑西来郑建国王栋
关键词:环境水文地质学课程建设
基于抽水法的煤矿矿区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查研究
2024年
煤矿过度开采会加重矿区场地环境污染,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决定污染程度,在解决矿区污染前,应先勘查矿区场地环境水文地质。为此,提出矿区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技术研究方法。以榆林市矿区为研究对象,根据榆林市矿区自然环境分析了矿区场地环境污染因素,基于分析结果制定勘查方案。通过抽水法对矿区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查点的布设及样品采样,开展了矿区地下水化学分析、水位高程测量、抽水试验等勘查工作。经研究发现,矿区污染场地生活区污水处理站渗漏水会给矿区含水层带来一定污染影响,此外,矿区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含水层的渗透性及补给条件差,加重了地下水污染。
魏婧张亚宁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查
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应用研究
2024年
为了尽可能地保护环境,以免现场作业给环境施加压力,生态文明理念应贯穿于作业的全过程。探讨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有效应用,分别从勘察内容与流程、勘察关键点等方面展开分析,了解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应用的重点。对污染场地进行采样分析,判断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保护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等,从而为今后污染场地环境保护、勘察等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李宏亮
关键词:污染场地水文地质勘察生态文明理念
一种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取样器,涉及取样器领域。该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取样器包括支撑固定底座,支撑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纳箱,收纳箱的内部设有隔板,隔板上固定连接有取样泵,取样泵上连接有用于地下水取...
郭小品万勇
一种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用水质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用水质检测仪,涉及水质检测仪领域。该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用水质检测仪包括水质检测仪主体,所述水质检测仪主体背面固定连接有背面防护罩,所述背面防护罩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电极棒进行收纳的电极...
郭小品万勇
长三角典型场地环境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物迁移的影响研究
梁雨蕾
长三角地区环境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重金属污染物迁移的影响
2024年
基于大量勘察资料和文献调研,对长三角典型水文地质特征及地层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土壤—地下水系统典型地层组合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其对重金属污染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的环境水文地质分区以平原区为主,面积占比达49.2%,地下水类型以孔隙水为主,其次为以基岩裂隙水为主的低山—丘陵区,面积占比为36.2%,而以孔隙裂隙水及孔隙岩溶水为主的丘陵平原区的面积占比为14.6%。典型地层组合可概化为4类,其中:组合A中饱和带以高渗透性土层为主,对流弥散作用强,土壤吸附能力弱,重金属易随地下水流动迁移;组合B中饱和带高/低渗透性土层交互,重金属易在高渗透性土层中迁移,不易在低渗透性土层中迁移;组合C中饱和带以低渗透性土层为主,对流弥散作用较弱,重金属易被土壤吸附,不易迁移;组合D中饱和带以破碎基岩为主,且基岩埋藏较浅,重金属迁移与包气带厚度及介质类型和基岩岩性及破碎程度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王蓉梁雨蕾陈忠清
关键词:地层组合污染迁移
煤炭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环境水文地质
本书系统阐述了原生环境水文地质、人为环境水文地质的研究方法,论述了地质环境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与地方病的关系,重点介绍了氟病、地甲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成因,分析了人类长期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任加国
一种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检测装置,包括雨量计本体,雨量计本体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筒,安装筒外壁周侧开设有三个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转板,转板一端转动连接有插板,该种环境水...
余昌辉杨乐乐赵旭徐超王俊杰窦祺枫郑翔刘梦格魏哲齐
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运用探讨
2023年
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环保工作的落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工业行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当地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操作,并将勘察结果进行记录,为后期环境治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在落实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保证在落实地质勘察工作的时候,可以严格按照勘察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真正意义上使得我国环保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提升,满足目前社会进步发展中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应用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我国环境治理工作的高质量落实提供保障。
向长峰

相关作者

朱远峰
作品数:31被引量:143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海岸带 岩溶水资源 岩溶 地下水资源 环境水文地质
高茂生
作品数:76被引量:41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黄河三角洲 地下水 海岸带 沉积环境 滨海湿地
吴敦敖
作品数:27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研究主题:地下水 土壤 污染 浅层地下 铬
翁焕新
作品数:269被引量:1,263H指数:2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污泥 污泥干化 烟气余热 成粒 污水处理厂污泥
邱汉学
作品数:38被引量:38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地下水 海水入侵 非点源污染 水资源 包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