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0篇“ 现代汉语虚词“的相关文章
- 现代汉语虚词
- 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 世界银行贷款资助项目:本书分为:现代汉语虚词概说、现代汉语副词、现代汉语介词、现代汉语连词、现代汉语助词、现代汉语语气词、类虚词和准虚词七章。
- 张斌主编
- 关键词:虚词汉语
- 现代汉语虚词
- 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汉语虚词》编写组编
- 关键词:虚词汉语
- 现代汉语虚词
- 本书介绍现代汉语虚词四百九十二条。
- 景士俊著
- 关键词:虚词汉语
- 论现代汉语虚词与穆旦诗歌节奏的建构
- 2024年
- 大量虚词入诗对穆旦诗歌节奏有根本性影响:虚词改变了传统诗歌双音步为主的节奏机制,建构了灵活多变的超音步节奏机制;打破了汉语诗歌“连续强重音”状态,形成具有轻重起伏和快慢交替的语音节奏。助词、介词等虚词的连续重复或间隔重复,构成绵密、对称、整齐的视觉节奏,介词宾语的多变体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节奏“有约束的自由”的特征;虚词“同位重复”的布局形成结构相同、平行展开的意群或诗节,构成均齐的视觉节奏。虚词与实词相结合起到情感和意义“增值”的审美作用;穆旦诗歌中情绪节奏与语思节奏密不可分,二者均呈现出复杂,多重,多向,多变的特征,形成“多声部”、多变的节奏。穆旦诗歌节奏是立体多元的现代诗歌节奏,穆旦竭力在传统诗歌节奏和西方诗歌节奏之间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汉语的“声音”之路。
- 叶琼琼
- 关键词:虚词
- 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建设
- 2024年
- 国际中文教学资源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而目前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虚词知识库较为缺乏。现代汉语虚词是国际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国际学生在虚词使用中产生的偏误较多,现有工具书对虚词的释义也存在不少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对虚词功能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最终设计出简便、易懂的知识库检索平台。形成了包括原始资源库、初始知识库和核心知识库三个模块的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的基本框架结构;确立了包括知识采集、知识重构和知识服务三个阶段的知识库建设方法与流程;设计了包括学生入口和教师入口、集知识检索、知识学习和知识拓展功能于一体的检索平台。该知识库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虚词的基本语法知识信息。
- 王雪燕
- 关键词:知识重构
- 现代汉语虚词与郭沫若《女神》的节奏特征
- 2023年
- 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注重“内在律”的情绪节奏实践,在大量语气助词、副词、介词结构对应中的排比重叠应用,实现了情绪节奏与语义节奏的互动;以虚词的合理使用构成自由灵活式、圆融平衡式和回旋递进式的语形节奏,推进了情绪节奏的放纵与收敛;形成诗句轻重音和声调、语调的变化,虚词的反复及押韵,构成了现代的韵律节奏。《女神》以大量虚词调适语音节奏的急缓、停延、长短、高低等要素,与情绪节奏、语义节奏、语形节奏等互动,打破了传统诗歌固定的格律形式,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节奏新形态。
- 钱韧韧
- 关键词:虚词《女神》诗歌节奏散文化
- 现代汉语虚词“太”的语义解读与句法层级的互动
- 2023年
- 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的语义解读与句法层级的互动关系是构式语法的研究范式。“太”在句中具有关联和评价作用,其多种具体语义解读是在多种解释性成分的影响下逐渐浮现的。这些成分包括谓词、构式及语篇等。谓词的语义特征是影响“太”意义表达的关键因素,其否定构式也影响“太”的语义解读。语篇方面,主要通过和后续语境的对比影响“太”的语义解读。
- 王雪燕
- 关键词:预设隐含
-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第9辑
- 第九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由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与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于2020年10月以线下(宁波大学)与线上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
- 齐沪扬
- 现代汉语虚词与冯至《十四行集》的沉思特质
- 2021年
- 冯至《十四行集》浓郁的沉思特质与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有密切关系。冯至讲究美的形式与语调的自然,以虚词的巧妙运用,特别是介词、关联词语的合理运用与语气词的规约使用,表达诗人在特殊的战争年代中的知性体验和生命思考。冯至以虚词的嵌入、充实、删减等方式,形成单复句式的舒展与凝练、倒装句法的稳定与变异、跨行跨节的连锁与隔断等现象,显示出流动、凝定、拗折、向上的沉思脉络。冯至以十四行变体的形式规约抒情,以奔突跌宕的诗思增强诗歌语言的弹性与柔韧度,拓展了现代汉语诗歌的表意空间,形成对新诗散文化诗美的升华。现代汉语虚词的有效入诗,推动了《十四行集》以理束情、情理结合的现代思维趋向,给中国现代诗歌增添了一种知性抒情和沉思内敛的新趣味。
- 钱韧韧
- 关键词:冯至《十四行集》现代汉语虚词
-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虚词“和”的句法语义研究
- 现代汉语“和”类虚词包括“连、同、跟、和、共”等,它们在语法功能上大都兼有连、介两种词性,而在“和”类虚词中,虚词“和”的连、介词性判定一直是学者们较为关注的问题。现有研究中,学者已分别从句法、语义角度对虚词“和”介、连...
- 孙莹
- 关键词:连词介词语义句法特征
相关作者
- 钱韧韧

- 作品数:26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现代汉语虚词 诗歌 虚词 诗体 新诗
- 王泽龙

- 作品数:163被引量:44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现代诗歌 新诗 诗歌 现代诗歌 意象艺术
- 昝红英

- 作品数:136被引量:563H指数:1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自然语言处理 用法 现代汉语 知识图谱 中文
- 张坤丽

- 作品数:76被引量:222H指数:9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知识图谱 中文 现代汉语 电子病历 用法
- 王雪松

- 作品数:60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新诗 诗歌节奏 中国现代诗歌 节奏 中国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