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1篇“ 甘丙肽“的相关文章
大鼠伏核甘丙肽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2023年
目的研究伏核甘丙肽对正常大鼠、炎症痛大鼠和神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炎症痛动物模型采用鹿角菜碱足底皮下注射的方法制备,神经痛动物模型采用左侧坐骨神经结扎的方法制备。测量大鼠的后爪缩爪潜伏期(hind-paw withdraw latency,HWL)和后爪缩爪阈值(hind-paw withdraw threshold,HWT)来反应痛阈;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伏核甘丙肽受体(galanin receptors,GalRs)的表达。结果(1)伏核注射甘丙肽引起正常大鼠(P_(左)<0.05;P_(右)<0.01)、炎症痛大鼠(P_(左)<0.001;P_(右)<0.001)和神经痛大鼠(P_(左)<0.001;P_(右)<0.001)的HWL延长,且正常大鼠(P_(左)<0.001;P_(右)<0.01)、炎症痛大鼠(P_(左)<0.001;P_(右)<0.001)和神经痛大鼠(P_(左)<0.001;P_(右)<0.001)的HWT增加;(2)比较甘丙肽对3种大鼠的镇痛作用,甘丙肽对炎症痛大鼠(HWL:P_(左)<0.05,P_(右)<0.05;HWT:P_(左)<0.01,P_(右)<0.05)和神经痛大鼠(HWL:P_(左)<0.05,P_(右)<0.05;HWT:P_(左)<0.001,P_(右)<0.001)的镇痛作用比对正常大鼠的镇痛作用强;但比较甘丙肽对炎症痛大鼠和神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足底皮下注射鹿角菜碱后3 h(P<0.001)和坐骨神经结扎后14 d(P<0.001)引起大鼠伏核神经细胞GalR1的表达上调,且注射鹿角菜碱后3 h(P<0.05)和坐骨神经结扎后14 d(P<0.05)大鼠伏核神经细胞GalR2的表达也上调。结论伏核甘丙肽对正常大鼠、炎症痛大鼠和神经痛大鼠都具有镇痛作用,甘丙肽通过和其受体结合对大鼠具有镇痛作用。
彭煜航李焱娟曲婧红唐代欢张宏伟吴睿徐世莲
关键词:甘丙肽神经痛炎症痛镇痛作用伏核
一种经听神经声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听神经声传导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的方法,通过声音调节装置对声音的强度、频率进行设定,调节后的声音刺激耳蜗,使听神经内甘丙肽受体产生信号刺激,信号经听神经传入下丘脑听觉接收区,以调节脑内甘丙肽水平,干预神经...
李彤王晓刚
甘丙肽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丙肽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中的用途。在体内,甘丙肽干预后,NAFLD模型小鼠肝脏的炎症评分、CD68阳性细胞计数、MCP‑1水平和炎症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均显着降低。甘丙肽还减轻了四氯化碳诱...
陈源文何玲楠黄超徐雷鸣
甘丙肽通过调节自噬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机制的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NAFLD的发生与脂质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自噬、氧化应激、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密切相关,除了...
朱书园
关键词:甘丙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噬AMPK甘丙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噬AMPK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血清甘丙肽、神经丝轻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血清甘丙肽(GAL)、神经丝轻链(NfL)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SD患儿(ASD组)和6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儿童自闭症评估量表(CARS)评分将ASD患儿分为轻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36例)。检测血清GAL、NfL水平,分析GAL、NfL与CARS参数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AL、NfL诊断ASD的价值。结果ASD组血清GAL、Nf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926、25.029,P<0.05);重度组血清GAL、NfL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53、5.602,P<0.05);ASD患儿血清GAL、NfL水平与CARS参数人际关系、情感反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焦虑反应、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活动水平、CARS总分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介于0.241~0.698之间,P<0.05);GAL、NfL诊断AS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0.796,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84,大于单独GAL和NfL的诊断效能(Z值分别为3.323、2.402,P<0.05)。结论ASD患儿血清GAL、NfL水平显著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ASD辅助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邹丹刘海莲黄美容杨帆杜国平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甘丙肽病情
天麻止痫汤分别联合托吡酯和卡马西平治疗对癫痫患者记忆能力及甘丙肽、铁调节转运体1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天麻止痫汤分别联合托吡酯和卡马西平治疗对癫痫患者记忆能力及甘丙肽、铁调节转运体1(IREG1)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5例癫痫患者,其中21例予天麻止痫汤联合托吡酯治疗(A组),23例予天麻止痫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B组),22例予托吡酯治疗(C组),19例予卡马西平治疗(D组)。评价4组的治疗效果、记忆能力、甘丙肽和IREG1水平等指标,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4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完全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和D组(P<0.05),B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和D组(P<0.05),A组和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癫痫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其他3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视觉再认、图片回忆、视觉再生、联想学习、理解、顺背和倒背数字和记忆商数(MQ)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其他3组(P<0.05);4组治疗后甘丙肽水平升高(P<0.05),IREG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A组治疗后甘丙肽水平高于其他3组,IREG1蛋白表达量低于其他3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止痫汤联合托吡酯或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总有效率、安全性均较好,且对患者记忆能力影响较小;而天麻止痫汤在改善癫痫症状、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抑制甘丙肽和IREG1异常表达方面更具优势。
姚秀娜
关键词:托吡酯卡马西平记忆能力甘丙肽
由spexin溶液结构引导的对甘丙肽受体2和3的环肽激动剂的鉴定
基于甘丙肽受体2(GalR2)和甘丙肽受体3(GalR3)相关病症以及spexin缺陷型病症的spexin溶液结构的隐藏构象,设计并合成针对人GalR2和GalR3的环肽激动剂。LH101、LH102和LH101(Ac)...
卞兆祥黄韬林成源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以甘丙肽受体和KCTD5为研究对象
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是最大的一类细胞膜上受体,负责多种胞外信号的感知和传导。GPCR被胞外信号激活后引起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解聚或者β-arrestin招募,进而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二级信使的积...
蒋文通
关键词:脱敏
基于SPEXIN的甘丙肽2型受体激动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基于spexin的甘丙肽2型受体的激动剂及其用途。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肽的激动剂,其对甘丙肽2型受体具有改善的特异性并具有改善的稳定性,其中基于肽的激动剂参与调节体内生理功能,例如摄食、焦虑、情绪和成瘾,...
成在英黄钟益金东勋孙基熏李由那尹星植阿尔法科斯阿德·雷耶斯-阿尔卡拉斯
文献传递
甘丙肽对抑郁症状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甘丙肽(galanin, GAL)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可能靶点被关注已久,但目前仍未有广泛应用的GAL类抗抑郁药物。GAL可与3种G蛋白偶联受体(GalR1~3)结合,GalR1和GalR3介导促进抑郁的作用,GalR2介导抗抑郁的作用。GAL的N端有生物活性的片段GAL (1-15),通过其受体GalR1-GalR2异聚体(heteromer),介导比GAL更强的调节抑郁效应。GAL (1-15)还可以通过GalR1-GalR2异聚体与5-羟色胺1A受体(5-HT1AR)相互作用形成GalR1-GalR2-5-HT1AR异聚体的方式,加强5-HT1AR激动剂的抗抑郁效果。此外,GAL及其受体还与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等递质或因子交互作用调节抑郁。本文梳理GAL及其受体对抑郁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对以GAL及其受体为靶点开发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薛冰马寅燕梁璟李勇辉李勇辉
关键词:甘丙肽抑郁

相关作者

史明仪
作品数:54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甘丙肽 心肌缺血 内关穴 D-半乳糖 胰岛素敏感性
徐志卿
作品数:97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甘丙肽 神经生物学 酵母双杂交 抑郁症 蛋白纯化
袁崇刚
作品数:53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甘丙肽 神经干细胞 帕金森病 MPTP 小鼠
方彭华
作品数:22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甘丙肽 生理学 教学方法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性
杨予涛
作品数:53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神经生物学 甘丙肽 酵母双杂交 蛋白纯化 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