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29篇“ 甘蓝型杂交油菜“的相关文章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油蔬两用潜力分析
2024年
为了分析甘蓝型油菜在川南地区的油蔬两用潜力,选用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和2个蔬菜品种,从经济效益、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蔬两用种植技术虽然降低了菜籽产量,但是能增加经济效益。摘薹处理损失了主茎和主茎角果,同时减少了单株一次分枝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进而间接影响每角粒数,导致菜籽减产。甘蓝型油菜菜薹是一种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丰富的功能蔬菜。该研究证实了油蔬两用是一项适宜推广的种植技术。
王武全刘佳明杨华伟余敏刘珞忆郑永涛胡苓曾德志
关键词:菜薹农艺性状营养品质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赣油杂03294
2023年
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提供大量的食用植物油脂和饲料蛋白,为保障我国植物油脂安全供应具有重大作用。利用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创制的保持系、不育系、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鉴定筛选而育成了新品种赣油杂03294。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105.63kg/hm^(2),比对照中油杂12号增产9.0%。含油量为47.48%,硫苷含量26.31μmol/g,芥酸0.39%,适宜江西及长江中游油菜产区种植。
汤洁辛佳佳周继中郑小和涂玉琴张洋胡森涛周红华张南峰程坚谷德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三系杂交种
甘蓝型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的产量优势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明甘蓝型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的产量优势机理,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6—2019年度国家油菜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植株、品质性状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性状因子。【结果】杂交油菜的最高产量为254.98 kg/667m^(2),平均产量169.31 kg/667m^(2);常规油菜的最高产量为204.28 kg/667m^(2),平均产量159.83 kg/667m^(2);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平均产量提高5.93%。影响杂交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含油率、分枝部位、有效分枝数、角果密度、单株有效角、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常规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含油率、分枝部位、有效分枝数、角果密度、角粒数和千粒重。【结论】杂交油菜在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单株有效角、千粒重、单株产量较常规油菜显著增加,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油菜
赵继献胡权戴祥来
关键词:杂交油菜植株性状品质性状
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的选育方法。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紫叶白花保持系与不育系选育:是将紫青菜紫叶性状转育到保藏号为CGMCC No.17384的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
朱宗河郑文寅周可金余燕高智谋潘月敏张华建羊国根张彩娟朱哲逸徐青青
文献传递
高芥酸甘蓝型杂交油菜绵油31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4
2022年
绵油3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国豪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有甘蓝型油菜高芥酸隐性核不育系绵703AB-2作母本,以优质高芥酸隐性核不育恢复系绵恢957-204作父本,组配而成的工业用高芥酸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登记编号为GPD油菜(2019)510008。该品种广适、高产、高油、高芥酸、抗性好,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冬油菜区秋季种植。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制种产量从80kg/667m^(2)提高到现在的130kg/667m^(2),产量大幅提高,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农户收入逐年提高。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介绍。
徐黎峰侯锡学李守国宋俊峰杨荣合张敏王强吴泽江胡言辉唐剑王得名赵婧霞贾茜茜张瑜邓孝全
关键词:高芥酸油菜高产制种技术
高产多抗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汉安油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2年
汉安油8号系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内油4270AB做母本,恢复系12-626F做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油菜双低优质杂交种。该品种2018~2020年参加国家冬油菜新品种(长江上游组)试验,2018~2020年参加长江中游、下游引种试验,产量优势均表现突出。2021年7取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510169。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和安康、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冬油菜生态区秋季种植。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合理整地、适期播种、科学配方施肥、化学防治草害、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期收获等。
宋艳霞李卓玺黄辉跃汪仁全陈新媛荣飞雪李明钟光跃王相权关淑仙杨杰智黄丽萍王仕林
关键词:杂交油菜
甘蓝型杂交油菜宝杂油5号高效制种技术被引量:2
2021年
甘蓝型杂交油菜宝杂油5号在宝鸡塬区的高产高质制种技术进行了探索,其要点是:选择地力中等以上、集中连片、地理隔离条件佳的制种基地;施足底肥、适期播种、培育壮苗,严格父母本行比1∶2;适期打薹使花期相遇,在薹高10~25cm时打薹,以长度15~25cm、含1~2个分枝为宜;喷施化学杀雄剂控制母本前期低温微粉现象,在薹高15cm左右、蕾长1~2mm时喷施2~3μg/mL的化学杀雄药剂,可以抑制微粉花朵数,提高杂交种纯度;终花期后,及时收割父本,避免混杂。
白红涛张海斌史卫中马智辉亢桂丽马卫东苏鹏远
关键词:制种微粉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密油400’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5
2021年
‘密油400’是以隐性核不育两系D6AB为母本、恢复系18RC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在2017-2019年参加贵州省油菜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188.13 kg/667 m2,比对照‘油研50’增产6.22%;平均产油量84.74 kg/667 m2,比对照‘油研50’增产16.06%。‘密油400’全生育期208.6 d,密度在2.37万株/667m2下,株高176.00 cm,一次有效分枝数5.95个,主花序长50.40 cm,主花序角果数68.00个,主花序结角密度1.40个/cm,单株有效角果数212.40个,每角粒数20.47粒,千粒重3.90 g,单株产量13.43 g。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芥酸含量为0.16%,硫甙含量为22.78μmol/g,含油量为47.19%。该品种株紧凑,耐密植,适宜在喀斯特山区进行轻简化高效栽培利用。
喻时周秦信蓉秦信蓉程尚明杜才富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选育种子生产
一种甘蓝型杂交油菜的制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杂交油菜的制种方法,所述方法是在现有杂交系统的基础上,将父本叠加转育油菜的雌性不育特性和非转基因抗除草剂特性等两个性状。前一个特性可保证父本只开花并提供正常花粉,但不结实,从而在制种环节实现父母本可...
龙卫华浦惠明胡茂龙高建芹张洁夫陈松付三雄彭琦陈锋周晓婴张维王晓东
文献传递
一种甘蓝型杂交油菜的制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杂交油菜的制种方法,所述方法是在现有杂交系统的基础上,将父本叠加转育油菜的雌性不育特性和非转基因抗除草剂特性等两个性状。前一个特性可保证父本只开花并提供正常花粉,但不结实,从而在制种环节实现父母本可...
龙卫华浦惠明胡茂龙高建芹张洁夫陈松付三雄彭琦陈锋周晓婴张维王晓东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赵继献
作品数:165被引量:574H指数:14
供职机构: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研究主题:油菜 甘蓝型油菜 杂交油菜 甘蓝型 优质杂交油菜
唐国永
作品数:53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杂交油菜 杂交油菜 油菜 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
余青兰
作品数:65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杂交油菜 油菜 芥菜型油菜 杂交油菜 青杂3号
李钧
作品数:20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蓝型杂交油菜 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甘蓝型 杂交油菜 甘蓝型春油菜
王华
作品数:46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甘蓝型 甘蓝型杂交油菜 隐性核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