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5篇“ 生化成分“的相关文章
- 市售茶饮料主要生化成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基于市售茶饮料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与感官品质关联性,使用感官评价、色差分析及生化成分测定等探究其品质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儿茶素组分、生物碱组分浓度,并对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表明:所选市售茶饮料以调味茶饮料为主,茶饮料色泽和原料茶类基本一致,添加物会影响色泽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在纯茶类中含量最低,茶多酚和氨基酸质量浓度奶味茶饮料较高。儿茶素分布与原料茶类呈现聚集,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浓度最高。结论为所选市售茶饮料的感官品质和成分含量受原料茶类和添加物影响,其中儿茶素总量保持0.06mg/mL~0.95 mg/mL之间,以红茶饮料的儿茶素含量最低,仅0.06mg/mL~0.38 mg/mL。但实验所检测的所选市售茶饮料质量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 王迪谭朝一陈银燕刘洋滕杰
- 关键词:茶饮料儿茶素主成分分析
- 紫阳群体种夏秋黑毛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初探
- 2024年
- 以紫阳群体种夏秋季1芽4叶新梢为原料,先按照黑毛茶制法加工成黑毛茶,通过对紫阳群体黑毛茶加工过程中感官品质和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以探究紫阳群体种夏秋季鲜叶加工黑毛茶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变化和黑毛茶品质特点。结果表明,紫阳群体种黑毛茶加工过程中,随着茶叶含水量的减少,茶叶中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均呈递减趋势。其中,茶多酚含量在加工过程中一直降低,由21.87%降至16.30%,降幅为25.46%。除可溶性糖外,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在渥堆过程中降低最多。成品黑毛茶汤色浅黄、明亮、香气纯正、滋味纯厚,叶底黄褐、肥厚完整,在外形、汤色和香气得分上低于对照,但其茶汤滋味和叶底得分高于对照。加工的成品黑毛茶中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糖、咖啡碱和的含量分别为42.63%、1.58%、4.40%、17.24%、2.20%、0.36%、2.21%和2.98%。
- 马卓涛齐玉岗
- 关键词:生化成分
- 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 2024年
- 以紫阳群体种1芽1叶(以下简称叶)为原料,研究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生化成分变化情况,在温度20~25℃、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进行室内自然萎凋,摊叶厚度2~3 cm,分别在萎凋0、8、10、12、14、16、18、20 h时取样并微波固样,磨碎测定其生化成分含量。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萎凋叶水浸出物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不同萎凋时间其含量差异不显著;萎凋叶茶多酚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萎凋8~20 h时不同萎凋时间茶多酚含量差异不显著,含量趋于稳定,在整个萎凋期间,茶多酚含量下降了5.60%;萎凋叶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萎凋12 h相比,萎凋20 h的萎凋叶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了14.63%;萎凋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萎凋开始至萎凋结束,其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18.02%;在温度20~25℃、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紫阳群体种鲜叶在萎凋18~20 h时达到萎凋适度。萎凋过程中,水分在生化成分变化过程中同时作为反应物和反应介质,萎凋叶含水量变化对茶叶生化成分产生了重要影响,应采取合理措施,协调萎凋叶含水量和生化成分含量变化情况,使其达萎凋最适程度。
- 齐玉岗徐婷何竹梅纪昌中
- 关键词:鲜叶生化成分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娟’茶树叶片花青素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娟’茶树叶片的花青素含量、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对‘紫娟’茶树叶片分别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ABA、SA、乙烯利和Me JA)进行诱导处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紫娟’茶树叶片的花青素含量;根据国标的方法测量‘紫娟’茶树叶片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并对茶树的一芽两叶分制成的干茶进行感官审评。50μmol·L^(–1)ABA、300 mg·L^(–1)SA、100 mg·L^(–1)乙烯利和150 mg·L^(–1)Me JA均显著诱导‘紫娟’茶树叶片花青素及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提高,但SA和ABA诱导分别导致了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的降低。此外,喷施ABA、SA或Me JA后的‘紫娟’茶样感官审评打分均高于对照。在生产中通过喷施适宜浓度的ABA、SA或Me JA不仅可以增加‘紫娟’茶树叶片的花青素及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而且还可以提高茶叶的感官品质。结果为调控‘紫娟’茶树叶片花青素及主要生化成分的累积奠定了基础,并为改善茶叶品质提供了新的途径。
- 白艳邹瑞王建昭李孟吴田
- 关键词:花青素生化成分植物生长调节剂
- 凤凰单丛茶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和生化成分的变化
- 2024年
- 目的:优化凤凰单丛茶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分光光度计法等对凤凰单丛茶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茶叶挥发性香气和非挥发性生化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及分析。结果:加工过程中,凤凰单丛茶的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烷烃类和芳香环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非挥发性生化成分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则逐渐增加。茶叶香气中,吲哚、α-法尼烯、橙花叔醇等含量大幅增加,是凤凰单丛茶茶叶重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论:加工过程中,凤凰单丛茶的苦涩味和青草气逐渐减少,花果香味气体逐渐增加,形成了凤凰单丛茶特有的花果香味和香醇口感。
- 李张伟
- 关键词:凤凰单丛茶挥发性香气
- 海拔对信阳毛尖茶生化成分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信阳毛尖茶生化成分与海拔的关系,该研究以不同海拔的信阳毛尖茶为对象,测定茶样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明确不同海拔信阳毛尖茶的生化成分差异。结果表明,低海拔茶样中游离氨基酸、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非酯型儿茶素含量更高,咖啡碱、黄酮类物质、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在高海拔茶样中含量更高;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信阳毛尖茶可根据海拔进行区分,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非酯型儿茶素和酯型儿茶素是区分不同海拔信阳毛尖茶的关键差异性成分。
- 陈凌芝孔亚帅张向娜王晶晶赵冰心孙慕芳王晓尹鹏郭桂义
- 关键词:信阳毛尖茶海拔生化成分
- 机器发酵与传统发酵红茶的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分析
- 2024年
- 为评价一种红茶发酵机器的适用性,以云抗10号、雪芽100号、矮丰、长叶白毫4个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的一芽三叶鲜叶为原料,分别应用发酵机和传统方式发酵,制作滇红茶,通过茶叶生化成分的测定和感官审评,比较两种发酵方式红茶的品质特征。结果发现,机器发酵红茶各项品质数据与传统发酵红茶无显著性差异,且机器发酵红茶各项指标变异系数普遍低于传统发酵红茶,品质更为稳定。相比传统发酵红茶,机器发酵红茶品质略高,且机器发酵用时短,叶温稳定,更适合批量生产。
- 张景池刘琨毅刘琨毅范家坤王兴华崔廷宏韩利艳蒋勋赵明
- 关键词:红茶感官品质生化成分传统发酵
- 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分析
- 2024年
- 为明确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为科学合理利用掌克古茶树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本研究以43份掌克古茶树两年生无性系苗为材料,田间调查其主要形态性状,测定春梢一芽三叶生化成分,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6.55%~37.3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5~2.04;春梢生化成分变异系数为14.49%~28.75%,多样性指数为1.44~1.93。各形态指标和生化成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13个指标简化为5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68.28%。在欧式距离10处,43份材料被分为三大类群;类群Ⅰ包含24份材料,类群Ⅱ包含10份材料,类群Ⅲ包含9份材料。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到类群Ⅲ的ZK7、ZK11、ZK13、ZK15、ZK16、ZK22、ZK19、ZK23、ZK37等材料综合性能较好,具有较高选育价值。
- 宋勤飞宋勤飞张雪寒尹杰牛素贞
- 关键词:古茶树生化成分
- EM菌发酵兔粪浸出液对小球藻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 2024年
- 研究了EM厨余堆肥菌发酵处理的兔粪浸出液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生长及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绿素等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兔粪浸出液处理组中,7%浓度组小球藻在第12天时达到最大现存量,为1.06×10^(7)个/mL,而对照组最大现存量只有6.45×10^(6)个/mL;7%浓度组的小球藻与对照组相比生长差异表现明显。5%、7%浓度组在第8天时其藻细胞密度已接近对照组的最大现存量,分别为6.02×10^(6)个/mL和6.80×10^(6)个/mL,表明适宜浓度的兔粪浸出液处理对小球藻的生长有刺激作用。低浓度组中3%浓度组的小球藻生长不理想,但蛋白质积累最高,含量达到17.31 m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6%浓度组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32.7 mg/L,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3.19、1.58 mg/L和0.57 m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 罗静波陈树睿
- 关键词:EM菌生化成分
- 三痹汤延缓椎间盘退变及T2 Mapping参数与椎间盘生化成分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1)研究三痹汤对椎间盘退变的延缓作用,明确三痹汤对退变椎间盘生化成分的影响;(2)探讨T2 mapping参数与椎间盘生化成分的相关性,验证T2 mapping技术评估椎间盘退变的科学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 孙广达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三痹汤生化成分
相关作者
- 唐茜

- 作品数:168被引量:917H指数:18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茶树品种 生化成分 茶叶 川西茶区
- 黄亚辉

- 作品数:180被引量:884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茶叶 Γ-氨基丁酸 生化成分 乌龙茶
- 李远华

- 作品数:49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
- 研究主题:生化成分 植物学性状 茶树 茶叶 武夷岩茶
- 郑红发

- 作品数:153被引量:741H指数:16
-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绿茶 茶树 工夫红茶 Γ-氨基丁酸 生化成分
- 袁海波

- 作品数:396被引量:1,569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研究主题:绿茶 红茶 茶叶 鲜叶 工夫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