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48篇“ 电休克治疗“的相关文章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发热原因分析
2024年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作为治疗难治性重性抑郁、双相情感障碍和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首选方法,然而,它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电休克治疗(ECT)相关的发热很少被提及,但临床上MECT发热的现象却时常出现,本文就MECT发热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发热的相关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
刘飞邹晓敏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发热电休克
改良电休克治疗恶性综合征1例
2024年
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作为精神科罕见但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若处理不当死亡率极高。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可作为严重NMS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国内少有报道。本文对1例改良电休克治疗NMS的案例进行报道,希望能为NMS治疗提供参考。
刘蓓胡书威曹国兴
关键词:恶性综合征改良电休克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
一种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声门通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声门通气装置,包括弧形管,所述弧形管包括直角端,所述直角端底部固定连接弧形端,所述弧形端用于配合抵住患者舌头对声门进行通气,所述直角端端部固定连接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包括圆角矩形管...
谢植远韦杏妮卢广德余虹苏菊香覃评意李美玲
一种自动推荐治疗参数的电休克治疗系统和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推荐治疗参数的电休克治疗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信息输入设备、服务器和治疗设备;信息输入设备用于接收患者的静态医疗信息和精神状态评估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治疗设备用于采集患者治疗时的治疗参数和脑数据...
翁深宏陈丹王帆
一种电休克治疗疗效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休克治疗疗效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通过收集患者在正常治疗过程中的脑数据和疗效评估结果,利用滤波、切片、降采样和特征提取将原始数据整理为统一格式的数据集,应用孪生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自注意力机制,对治...
陈丹王帆翁深宏徐学霖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用护齿口咽通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用护齿口咽通气装置,包括外气管、齿垫、口咽气管,所述齿垫是牙床U形状扁平结构的硅胶垫,齿垫外连接外气管,内连接弧形口咽气管,齿垫内设气道,将外气管与口咽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放置在患者...
马玉红林晓方谷凌云娄巧李悦居婕
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分为传统组、实践组,各60例。传统组行药物治疗,实践组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评分、认知功能、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精神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践组精神症状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以及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践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低于传统组,完成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践组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减轻精神病相关症状,维持良好认知功能,有效性较高。
沈洁
关键词:精神病无抽搐电休克
右单侧刺激电休克治疗对重性抑郁障碍的干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右单侧刺激电休克治疗(right unilateral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RUL-MECT)对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纳入70例MD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进行基于年龄法的RUL-MECT,对照组进行双侧颞叶刺激MECT,每组分别进行8次治疗。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成套认知功能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定向力测验(orientation recovery tests,ORT)对被试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记录干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17得分(32.89±5.68 vs.33.54±4.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次干预,研究组HAMD-17得分为(6.83±4.68)分,对照组得分为(7.20±4.60)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效应、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MCCB得分上,连线测试、符号编码、语言记忆、空间广度、数字序列、迷宫测验、视觉记忆、情绪管理、持续操作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语言记忆、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言语流畅性、持续操作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记忆、持续操作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定向力恢复时长研究组短于对照组[(508.57±104.48)s vs.(631.66±212.27)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8.6%vs.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UL-MECT与双侧刺激MECT相比,抗抑郁疗效相当,对认知功能改善及定向力恢复要优于双侧刺激组MECT。
谭佩傅一笑罗庆华杜莲邱田邱海棠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定向力
脑磁图引导精准调控电休克治疗的定位装置、方法、设备
本发明涉及神经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脑磁图引导精准调控电休克治疗的定位装置、方法、设备,装置包括脑磁波采集模块、神经活动分析模块、光脉冲调控模块、多模态成像模块、纳米定位模块、生物感应分析模块;所述脑磁波采集模块基于传感...
孟雅婧方媛邱昌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4年
探讨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 时间:2022.08-2023.09;方向:精神科;目标:难治性抑郁症;病例数量:110例;组别区分:单双数字抽签;组别称呼:休克组与参照组,各55例。休克组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组间情绪分值、生活情况、神经功能、WCST评分、睡眠水平。结果 休克组的焦虑、抑郁情绪、生存品质、神经因子情况、相关评分以及睡眠情况均比较好,(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显著,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好转。
谢雪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难治性抑郁症

相关作者

任艳萍
作品数:107被引量:758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研究主题: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疗效 抑郁症 抑郁发作
闵苏
作品数:473被引量:2,765H指数:2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电休克 麻醉 参附注射液 麻醉学 电惊厥疗法
姜玮
作品数:42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电痉挛治疗 抑郁发作 精神分裂症
苏亮
作品数:51被引量:498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精神分裂症 焦虑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 抑郁症
黎平
作品数:57被引量:299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 电休克 电惊厥疗法 二异丙酚 麻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