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篇“ 疟疾联防“的相关文章
- 西南地区疟疾联防机制与边疆健康共同体塑造研究——以1950年后云南疟疾防治为例
- 2024年
- 中国疟疾防治的政策和制度建设,以及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与云南的联防机制及严密的边疆疟疾监管体系有密切关系。1950—1979年间建立起了初步的疟疾防治政策,1980—2000年间疟防制度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1世纪后国内专项疟疾防治研究项目及其制度推广取得明显成效。在疾病防治体系塑造中,云南疟疾防控的内外能力得到增强,疟疾防治研究机构的建立是疾病防治体系塑造的基础,在疾病防治体系的塑造中彰显其内控能力增强的内显性效应,疟疾控制的国际化实践暨境内向境外防治的格局彰显了其严防疟疾源头的外显性效应。但在新的国际局势及环境危机背景下,疾控能力的提升也遇到了新危机,因势优化的新型防治策略,成为新疾控防治体系建设及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目标实现的当务之急。
- 周琼
- 关键词:疟疾
-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消除疟疾联防联控突发疫情处置技术
-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虫媒传染病,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按蚊传播的一种人体寄生虫病,全球每年有2000万人感染疟疾,200多万人死亡,主要集中在非洲及其东南亚地区。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相关国家老挝、越南、柬埔寨和缅甸疟...
- 杨锐
-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消除疟疾联防联控突发疫情处置技术:英文=Technical Guide for Joint Malari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Lancang-Mekong River Subregion
- 杨锐
- 贵阳市输入性疟疾联防联控模式的建立被引量:2
- 2020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合作逐渐增多,我国赴非洲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越来越多,输入性疟疾数量也随之出现上升趋势。疾控中心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针对输入性疟疾发生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本文总结了贵阳市疾控中心和涉外企业、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海关等部门共同协作,在疟疾防控中建立和不断完善输入性疟疾联防联控模式。
- 蒋智蒋智
-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联防联控
- 中缅边境地区2008—2014年疟疾联防联控试点防治措施与成效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地区疟疾联防联控效果。方法自2008年以来,我国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通过与缅甸克钦地区建立中缅边境地区疟疾疫情信息及其会议交流机制、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境外边境地区疟疾防治能力水平、建立境外边境地区疟疾监测哨点等联防联控措施,观察疟疾发病人数和人群发病率的变化。结果通过近7年来的疟疾联防联控措施,在2008—2014年间我国盈江县和缅甸克钦地区的疟疾发病人数和人群发病率均显著下降。但由于缅北内战,缅甸克钦地区2013和2014年疟疾流行情况加重,也给我国的疟疾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结论中缅边境地区疟疾联防联控措施成效显著,但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应继续加大联防联控力度。
- 蔺应学周代莉郭祥瑞余国翠陈立飞思志生
- 关键词:疟疾联防联控
- 2013年粤桂琼疟疾联防广西区疟疾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13年粤桂琼疟疾联防广西区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联防区2013年广西区8市县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广西区8个市县报告疟疾病例31例,占全广西全年总病例数的2.48%(31/1251);8市县人群发病率为3.7/10万。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为0.48%,其中间日疟4例,恶性疟25例,三日疟和混合感染各1例;来自非洲感染病例29例,东南亚地区感染病例2例;有67.74%疟疾病例集中出现在6~7月份,2013年8市县报告的31例疟疾病例与2012年报告的16例疟疾病例相比,疟疾病例数上升了93.75%,8市县与全广西一样全年无输入性疟疾继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2013年三省(区)疟疾联防区广西的8个市县流动人口疟疾病例与2013年广西全省疟疾病例急速上升一样,疟疾病例数明显增加,流动人口疟疾监测仍需加强。
- 韦树娇黎军林康明李锦辉郭传坤黄亚铭杨益超韦海艳
- 关键词:疟疾联合管理流动人口
- 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广西片区2012年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2012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广西区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联防广西片区8市县2012年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粤桂琼三省(区)疟疾联防广西片区共报告疟疾病例16例,占全广西病例总数的7.27%(16/220),比2011年占全广西病例比例(15.18%)下降了52.09%;年发病率为0.02/万,与2011年持平。全年共血检常住居民发热病人17 595人次,未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血检流动人口7 334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16例,阳性率为0.22%,其中间日疟6例,恶性疟9例,三日疟1例;病例分布于玉林市、陆川县、容县、北流市、桂林市、全州县,所报告16例疟疾病例均为到非洲、东南亚地区务工感染返乡人员。全年无输入性疟疾继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2012年广西片区疟疾疫情平稳。加强对到非洲、东南亚地区务工返乡流动人员的疟疾监测是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
- 林康明黎军韦树娇黄亚铭李锦辉郭传坤韦海艳杨益超
- 关键词:疟疾联防流动人口
- 海南省疟疾联防20年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分析和评价海南省疟疾联防机制对控制疟疾疫情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1991~2010年海南省14个疟疾联防市县疟疾疫情报表、流动人口报表、血检登记表和疟疾监测资料,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海南省14个联防市县20年共报告疟疾病人94 314例,死亡34例,年平均发病率92.4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03/10万,占全省疟疾发病病例的98.58%,占全省疟疾死亡病例的94.44%。疟疾发病从1991年的8 920例下降到2010年的74例,降幅为99.17%。海南省疟疾联防区本地居民发热病人血检3 319 846人次,检出疟疾阳性62 369例,阳性率为1.89%。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643 468人次,检出疟疾阳性29 144例,阳性率为4.53%,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占病例总数的31.85%,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明显高于本地居民(χ2=16787.07,P<0.01)。结论海南省通过连续20年的疟疾联防,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 王光泽王善青胡锡敏朱其先曾文蔡红林李雨春蒙锋
- 关键词:疟疾联防流动人口
- 粤桂琼流动人口疟疾管理19年广西片疟疾联防效果评价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分析粤桂琼流动人口联合管理区广西片1992~2010年疟疾监测结果,评价联防联控措施。方法收集1992~2010年广西片8县(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及重点人群疟疾间接荧光抗体(IFAT)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19年间广西片共血检当地发热病人78.8万人次,流动人口19.2万人次,两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3%和0.38%,共检出疟疾病例759例,本地感染病例占总病例的3.69%(28/759),输入性病例占96.31%(731/759)。重点人群IFAT抗体阳性率为0.06%(211/373 825)。结论广西片参加三省疟疾联防19年来,疟疾年带虫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1999年起至今无当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发生,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从1992年的3.23%降至2010年的0.029%,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措施有效,联防联控效果显著。
- 郭传坤黎军李锦辉黄亚铭林康明毛玮杨庆利
- 关键词:疟疾联防流动人口
- 盈江县实施中缅边境地区疟疾联防项目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中缅双方疟疾联防工作机制,提高双边疟疾防治能力,有效控制中缅边境地区疟疾流行。方法跨国实施疟疾联防,调查境外疟疾流行现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结果中缅双方建立了疟疾防治协调机制,在缅方边境地区涂片检查发热病人231人,阳性95份,阳性率41.13%,确诊疟疾95例,其中恶性疟55例,间日疟32例,混合感染8例,对现症病人进行了规范治疗;居民带虫率调查439人,阳性43人,阳性率9.79%;媒介监测2户,捕获微小按蚊26只。结论疟疾联防提高了中缅双方疟疾防治技术和应急能力,证实境外疟疾流行态势严峻,联防是控制和减少境外疟疾疫情输入的重要措施。
- 杨增源马杰蔺应学罗启松郭祥瑞邹进杨世全
- 关键词:疟疾防控措施
相关作者
- 黄亚铭

- 作品数:273被引量:84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疟疾 流动人口 流行病学 疟疾防治 少数民族
- 李锦辉

- 作品数:115被引量:44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疟疾 流动人口 疟疾监测 疟疾防治 粤桂琼
- 郭传坤

- 作品数:74被引量:36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疟疾 流动人口 疟疾监测 疟疾防治 疟疾联防
- 林康明

- 作品数:103被引量:425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疟疾 流动人口 输入性疟疾 疟疾监测 粤桂琼
- 韦海艳

- 作品数:128被引量:542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疟疾 流动人口 疫情分析 疟疾防治 疟疾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