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9篇“ 病理结果“的相关文章
- 183例眼眶占位性病变病理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183例眼眶占位性病变病理结果,为眼眶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2年12月—2022年8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眼科收治的183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眼眶占位性病变组织来源分类及变性质分类。结果:183例眼眶占位性病变中,以脉管瘤(41例,22.41%)最多,其次为眼眶囊性病变(32例,17.49%)、淋巴造血系统肿瘤(30例,16.39%)。良性肿瘤138例,占眼眶占位性病变的75.41%,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35例,25.36%)、皮样囊肿(17例,12.32%)、泪腺多形性腺瘤(14例,10.15%)较多。恶性肿瘤45例,占眼眶占位性病变的24.59%,其中以非霍奇金淋巴瘤(20例,44.45%)、鳞癌(7例,15.56%)、转移癌(6例,13.33%)较多。结论:眼眶占位性病变病理类型较多,临床应根据病理分类和分型,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等进行诊断,减少误诊及漏诊,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 余肖任德奎洪瑾
- 关键词:眼眶占位性病变病理诊断
- DSA下肢深静脉造影与手术病理结果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一致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肢深静脉造影与手术病理结果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南丰县人民医院就诊收治的6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与DSA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DSA诊断符合率,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手术病理结果中,68条均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DSA下肢深静脉造影均顺利完成,患者未发生造影剂过敏等不良反应,造影结果中65条为大隐静脉曲张;DSA判断下肢静脉曲张与手术病理结果的Kappa值为0.901,P<0.05,一致性较佳,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灵敏度为92.65%、特异度为33.33%、阴性预测值为16.67%、阳性预测值为96.92%。结论:DSA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与手术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一致性,DSA是临床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诊断手段,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
- 曾宇波李梦媛
-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DSA手术病理
- 结肠息肉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表现及病理结果。方法选择北京核工业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结肠息肉患者68例,均予内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分析病变位置、大小、形态等内镜下特征,并分析病理类型、癌变情况及息肉大小、患者年龄与癌变的关系。结果该68例患者检出息肉104枚,单发36例、多发32例。息肉主要位于乙状结肠,占比42.31%;息肉直径0.2-4.1cm,平均(1.45±0.34)cm;病变均为隆起型,有蒂3.85%、亚蒂11.54%、无蒂84.62%。在病理类型上,炎症18.27%、增生性息肉32.69%、腺瘤性息肉49.04%(包括:管状腺瘤80.39%、管状绒毛状13.73%、绒毛状5.88%);该次息肉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癌7枚,占比6.73%(7/104),均发生于腺瘤性息肉。息肉直径>1cm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癌率31.58%,高于≤1cm组的1.18%(P<0.05);年龄≥40岁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癌率18.75%,高于<40岁组的1.39%(P<0.05)。结论结肠息肉好发于乙状结肠,普遍为隆起无蒂,大小不一,腺瘤性息肉占比高,对直径>1cm、年龄≥40岁的患者应警惕存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癌风险。
- 钟斌
- 关键词:结肠息肉内镜表现病理结果年龄息肉直径
- 一种基于ASCUS宫颈样本病理结果的分析方法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ASCUS宫颈样本病理结果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扫描全玻片得到宫颈细胞数字图像;S2、将特定大小的图像输入目标检测模型检测可疑的阳性细胞,输出细胞在图像中的位置,并记录;S3、将可疑阳性细胞图...
- 李诚郝宗杰曹得华严姗庞宝川
- 黔东南地区591例肾活检病理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黔东南地区591例肾活检患者的病理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因肾脏疾病开展肾活检的591例黔东南地区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肾活检病理类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不同民族患者的肾活检病理类型分布差异。结果:591例患者中,男性占57.02%,女性占47.98%;年龄分布方面,儿童占12.01%,青年占29.61%,中年占32.83%,老年占25.55%;民族分布方面,侗族占24.02%,汉族占13.71%,苗族占58.21%,其他占4.06%。591例黔东南地区患者的肾活检病理结果显示,膜性肾病(MN)占比最高,为33.50%;IgA肾病(IgAN)位居第二,占比是25.72%;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位居第三,占比是14.38%;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MsPGN)位居第四,占比是13.20%。不同性别及年龄患者的FSGS、MsPGN、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或潜在FSGS、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糖尿病肾病(DN)及高血压肾损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MN发生率高于女性组,IgAN及LN发生率低于女性组,中年组MN发生率高于儿童组、青年组、老年组,青年组IgAN及LN发生率高于儿童组、中年组、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患者的肾活检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IgAN是黔东南地区肾活检中的常见病理类型,不同性别及年龄患者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存在差异,但不同民族患者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基本相同。
- 马国英王艳鹿岑丹伍铭艳
- 关键词:肾活检病理检查肾脏疾病
- 超声引导下负压与非负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病理结果及超声特征
- 2024年
- 目的超声引导下负压与非负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病理结果及超声特征。方法选取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负压组、非负压组,每组各46例,分别实施超声下负压细针穿刺、超声下非负压细针穿刺,比较两组病理诊断效能,分析不同超声特征下两组细胞病理学结果。结果经Bethesda报告系统诊断,负压组有确定意义样本占比为97.83%(45/46),较非负压组82.61%(38/46)高(P<0.05)。负压组、非负压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相近(P>0.05);负压组诊断准确度较非负压组高(P<0.05);负压组在超声检查中病灶粗钙化、血流不丰富征象中细胞学检查有明确意义占比分别为100.00%、100.00%,较非负压组的14.29%、75.76%高(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超声下负压细针穿刺诊断效能较非负压细针穿刺高,可能与负压细针穿刺能提升粗钙化结节、血流信号不丰富结节更易获得有明确意义的细胞学结果有关。
- 周娟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病理结果
- 胃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前活检结果与ESD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 2024年
- 胃上皮内瘤变是胃腺上皮异型或非典型性增生导致胃上皮细胞向恶性肿瘤转变的状态,根据组织学形态结构改变中细胞的异型性和结构紊乱程度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T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TN),其中HGTN为早期胃癌,需及时采取内镜治疗[1]。
- 朱红梅王诗怡孙常波姜宏刚骆震
- 关键词:胃上皮细胞组织学形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理结果
- 基于ASCUS宫颈样本病理结果的分析方法
- 本申请提供基于ASCUS宫颈样本病理结果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扫描全玻片得到宫颈细胞数字图像;S2、将特定大小的图像输入目标检测模型检测可疑的阳性细胞,输出细胞在图像中的位置,并记录;S3、将可疑阳性细胞从大图...
- 李诚郝宗杰曹得华严姗庞宝川
-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T和MRI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方法:在2015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选取7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MRI检查和CT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经过CT与MRI检查诊断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100.00%)比对照组(85.71%)明显更高,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患者的肿瘤病理切片呈现出亮黄颜色。病灶内可见明显的出血、坏死,同时有2例患者的病灶呈现出钙化,且钙化具有不规则形态,肿瘤细胞的排列和实性团索状为主,它的间质内包含窦样血管所构成的网状间隔,呈现出小管状结构的排列;另外7例患者有出血症状,其余26例可见假包膜。结论:临床上对于肾透明细胞癌诊断中,采用MR诊断比CT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其应用效果更为显著,更有应用价值。
- 周敏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病理结果MRI
- 胃食管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前后病理结果对比研究
- 2024年
- 研究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实施前、后患者胃食管上皮内瘤变病理病变情况差异。方法 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本院实施病理活检确诊为胃食管上皮内瘤变患者52例,采取胃食管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处置病灶,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实施比对。结果 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计算诊断符合率为75.00%。术前、术后病理结果相比,病理升级患者25例、病理未升级者27例,病理升级危险单因素分析可见,病变黏膜发红、表面结节样改变、微血管表现分型等因素,与病理升级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胃食管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实施后,病理结果与术前相比虽然存在较高诊断符合率,但仍具有差异,且患者术后胃食管上皮内瘤变病理升级可有多种因素导致其发生,因此存在病理升级风险,患者经由手术治疗后,需定期实施活检做患处病变情况监测。
- 沈佳妮
- 关键词:胃食管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理结果
相关作者
- 宋福林

- 作品数:205被引量:347H指数:8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尸检 超微结构 脑膜瘤
- 谢明星

- 作品数:1,315被引量:2,987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超声
- 丛淑珍

- 作品数:151被引量:1,500H指数:2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 甲状腺结节 胎儿
- 张卫方

- 作品数:87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氟脱氧葡萄糖F18 放射性核素显像 PET/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 陆宇平

- 作品数:124被引量:723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胃病患者 中药 胆总管结石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