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041篇“ 白细胞介素1“的相关文章
- 白细胞介素17及白细胞介素1β在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中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IL-1β与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手术治疗的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的组织样本,将患者分为乳头状瘤组和疾病进展组。对样本行RNA原位杂交判断HPV分型,免疫荧光检测IL-17及IL-1β表达,分析其表达的组间差异及与HPV高危亚型的相关性。结果乳头状瘤组及疾病进展组间IL-17及IL-1β免疫荧光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疾病进展组中IL-17及IL-1β阳性率显著升高(t=5.460,P<0.001;t=10.030,P<0.001)。HPV高危亚型与IL-17及IL-1β表达相关,HPV高危型患者中IL-17及IL-1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中,IL-17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54,P=0.0004)。结论IL-17及IL-1β与成人喉乳头状瘤疾病进展及HPV高危型感染状态有着密切相关性,HPV高危型加剧组织局部IL-17及IL-1β聚集,造成局部免疫微环境改变,进而引发疾病进展。
- 郭伟尹高菲李暖张洋黄志刚
- 关键词:成人乳头状瘤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Β
- 青藤碱可有效抑制白细胞介素1β介导的髓核{1}凋亡被引量:3
- 2024年
- 背景: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基础,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目的:探讨青藤碱是否可以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髓核{1}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胰酶联合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大鼠髓核{1},并绘制{1}生长曲线,采用CCK-8法筛选合适的青藤碱药物浓度。将髓核{1}分为对照组、青藤碱组、白细胞介素1β组、青藤碱+白细胞介素1β组、锌原卟啉(血红素氧合酶1抑制剂)组、锌原卟啉+青藤碱组、锌原卟啉+白细胞介素1β组、青藤碱+锌原卟啉+白细胞介素1β组。分别检测各组髓核{1}增殖活性、活性氧含量、凋亡率及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培养的大鼠髓核{1}呈现多角形、三角形、短楔形等形态,其呈现“S”型曲线生长,接种第1-3天生长缓慢,第4-6天生长迅速,第七八天生长速度缓慢,进入“平台期”,{1}数量不再增加;②当青藤碱的浓度≤80μmol/L时,髓核{1}的增殖活性不会受到显著影响(P>0.05);③白细胞介素1β可以显著降低髓核{1}的增殖活性,增加活性氧含量,导致{1}凋亡(P<0.01);④当采用青藤碱干预后,不仅可以促进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P<0.05),而且可以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髓核{1}增殖活性降低、活性氧含量和凋亡率增加(P<0.05),其作用可被锌原卟啉逆转(P<0.01)。
- 王倩卢子昂李利和吕超亮王盟张存鑫
- 关键词:青藤碱白细胞介素1Β血红素氧合酶1髓核细胞细胞凋亡椎间盘椎间盘退变
- 白细胞介素1B基因连锁不平衡与原发性冻结肩的易感性
- 2024年
- 背景:国内外大量文献证实白细胞介素1β的升高与原发性冻结肩相关,白细胞介素1B(IL-1B)基因多态性能够影响白细胞介素1β相关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使得体内细胞因子水平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原发性冻结肩的发生率。拟通过对白细胞介素1B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冻结肩易感性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原发性冻结肩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突破口,寻找原发性冻结肩的易感基因。目的:探索白细胞介素1B基因中3个基因位点连锁不平衡与原发性冻结肩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一组为184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另一组为260名健康对照人群。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两组白细胞介素1B基因位点-511C/T(rs16944)、+3954C/T(rs1143634)和-31C/T(rs1143627)的基因型,并比较分析这3个位点连锁不平衡概率以及形成单倍体与原发性冻结肩患病风险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原发性冻结肩中rs1143634位点和rs1143627位点CT基因型比例明显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对照组中rs16944、rs1143634、rs1143627位点趋于平衡(D’值<0.1),而原发性冻结肩组中rs1143627与rs1143634位点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连锁不平衡(D’值=0.595);单倍体型TTT相较于CCT型可使得原发性冻结肩风险增加6.66倍(TTT,OR=6.66,95%CI=1.59-27.88,P=0.0097)。结果表明,在原发性冻结肩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B基因rs1143627与rs1143634位点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连锁不平衡;由3个基因位点形成的单倍体型TTT可能会增加罹患原发性冻结肩的风险。
- 申成凯刘坤刘伟良吕成昱赵海军
- 关键词:原发性冻结肩白细胞介素1B基因位点
- 白细胞介素1β调控信号素3A表达诱发椎间盘退变的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信号素3A是重要的神经血管生长抑制因子,目前尚不清楚信号素3A是如何参与盘源性腰痛发病的,研究信号素3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潜在机制可为防治盘源性腰痛提供新的靶点和理论依据。目的:通过激活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影响信号素3A的表达,探讨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检测人未退变与退变髓核组织内的信号素3A mRNA表达。分离培养SD大鼠髓核{1},传代至第3代时分3组培养: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48 h,退变组加入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干预48 h,退变+抑制剂组加入5μmol/L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BAY11-7082干预1 h后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干预48 h。干预结束后,采用CCK-8法检测{1}活力,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1}凋亡,RT-qPCR检测{1}基质、血管、神经标志物及信号素3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标志蛋白、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蛋白p65及p-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RT-qPCR检测显示,人退变髓核组织内的信号素3A mRNA表达低于未退变髓核组织(P<0.05);②CCK-8检测与Annexin V/FITC染色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退变组髓核{1}活力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与退变组比较,退变+抑制剂组髓核{1}活力升高、凋亡率降低(P<0.05);③RT-qPCR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退变组Ⅱ型胶原蛋白、聚蛋白多糖、信号素3A的mRNA表达降低(P<0.05),CD31、神经丝蛋白200的mRNA表达升高(P<0.05);与退变组比较,退变+抑制剂组Ⅱ型胶原蛋白、聚蛋白多糖、信号素3A的mRNA表达升高(P<0.05),CD31、神经丝蛋白200的mRNA表达降低(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退变组Ⅱ型胶原蛋白、聚蛋白多糖、信号素3A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CD31、神经丝蛋白200、p65及p-p65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退变组比较,退变+抑制剂组Ⅱ型胶原蛋白、聚蛋白多糖、信号素3A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CD31
- 黄杰黄杰韩嘉恒刘江刘江张燕丁宇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椎间盘退变盘源性腰痛
- 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1}模型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建立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对进一步解释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评估和筛选骨性关节炎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评价{1}1β诱导大鼠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药物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参考。方法:取3周龄SD大鼠髋关节软骨,机械剪切和酶消化分离软骨细胞并进行鉴定。软骨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 ng/mL和10 ng/mL{1}1β组,分别诱导24 h和48 h。MTT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增殖活力;Real-Time PCR检测Ⅱ型胶原蛋白、蛋白聚糖、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Ⅱ型胶原蛋白、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成功分离并培养原代大鼠软骨细胞;②10 ng/mL{1}1β诱导软骨细胞24 h可使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5 ng/mL{1}1β组则需诱导48 h;③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5 ng/mL和10 ng/mL{1}1β诱导软骨细胞24,48 h,Ⅱ型胶原蛋白、蛋白聚糖、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相比10 ng/mL组,5 ng/mL{1}1β诱导软骨细胞48 h可显著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 mRNA表达(P<0.05);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10 ng/mL{1}1β诱导软骨细胞24 h,Ⅱ型胶原蛋白、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5 ng/mL{1}1β诱导软骨细胞48 h,Ⅱ型胶原蛋白、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5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⑤提示干预24 h后10 ng/mL{1}1�
- 乔虎军王国祥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细胞活力
- 甲基莲心碱可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1}凋亡
- 2024年
- 背景:细胞凋亡参与了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形成过程,因此抗软骨细胞凋亡可能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途径。甲基莲心碱具有抗炎、抗肿瘤、抗凋亡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大鼠软骨细胞,分5组干预: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2 h后常规培养24 h,低、中、高浓度药物组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2 h后分别加入5,10,20μmol/L甲基莲心碱培养24 h。培养结束后,检测细胞凋亡、细胞上清中软骨糖蛋{10}39及Ⅱ型胶原水平、凋亡相关蛋{10}的m RNA与蛋{10}表达、PERK/ATF4信号通路相关蛋{10}的m RNA与蛋{10}表达。(2)取对数生长期大鼠软骨细胞,分4组干预:对照组与模型组干预同上,药物组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2 h后再加入20μmol/L甲基莲心碱培养24 h,激活剂组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处理2 h后再加入20μmol/L甲基莲心碱、PERK/ATF4信号通路激活剂CCT020312培养24 h。培养结束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凋亡相关蛋{10}与PERK/ATF4信号通路相关蛋{10}的m RNA与蛋{10}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增殖活性降低(P<0.05),软骨糖蛋{10}39水平升高(P<0.05),Ⅱ型胶原水平降低(P<0.05),Bcl-2蛋{10}的m RNA与蛋{10}表达降低(P<0.05),Bax蛋{10}的m RNA与蛋{10}表达、caspase-3 m RNA表达、Cleaved-caspase-3蛋{10}表达均升高(P<0.05),PERK、ATF4、CHOP m RNA表达升高(P<0.05),p-PERK、ATF4、CHOP蛋{10}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甲基莲心碱可逆转白细胞介素1β对软骨细胞的上述影响,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2)与药物组比较,激活剂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增殖活性降低(P<0.05),caspase-3、ATF4、CHOP m RNA表达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ATF4、CHOP蛋{10}表达均升�
- 周观金李亚楠李涛
- 关键词:甲基莲心碱白细胞介素1Β软骨细胞细胞凋亡内质网
-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抑制脂多糖促奶牛外周血单个核{1}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
- 2024年
- 试验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以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为判断指标,探讨{1}1受体颉颃剂(IL-1Ra)通过抑制{1}1β(IL-1β)的活性,对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PBMCs被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第1组是阴性对照组(Neg组),完全培养基培养30 h;第2组损伤组(Dam组),是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6 h后,再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第3至7组(R0.25、R0.5、R1、R5组和R10组)细胞分别经浓度为0.25、0.5、1、5、10 ng/mL的IL-1Ra培养6 h,接着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结果表明:与Neg组相比,Dam组的细胞活力、抗氧化相关酶[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浓度、炎症因子{1}-6(IL-6)和IL-1β含量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Dam组相比,R1组显著逆转了氧化损伤引起的上述抗氧化活性的降低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升高,其他IL-1Ra处理组对上述指标的逆转效果不同程度地低于R1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LPS通过诱发PBMCs产生大量IL-1β进而导致细胞氧化损伤,IL-1Ra剂量依赖性地缓解了LPS引起的氧化损伤,添加剂量以1 ng/mL为宜。
- 郭咏梅齐敬宇闫素梅赵艳丽郭晓宇
- 关键词:氧化应激
- 椎间盘退变程度与髓核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及白细胞介素1β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24年
- 背景:研究表明,miRNA水平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miR-142-3p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因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而行手术的患者82例,术前均行MRI检查,根据Videman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退变组(n=36)、中度退变组(n=26)和重度退变组(n=20),获取82份髓核组织标本,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以及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评估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β表达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仅穿刺皮肤与肌肉后处死)、轻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1周后处死)与重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2周后处死),每组10只,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蛋白表达,以及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人髓核组织:miRNA-142-3p的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Ⅰ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Ⅱ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的趋势(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椎间盘退变程度与miRNA-142-3p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呈正相关(P<0.05);②大鼠髓核组织:�
- 周树良徐良钱学峰曾金才朱立帆
- 关键词:髓核组织白细胞介素1Β
- 高通量透析联合金水宝片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1}1β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与口服金水宝片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透析患者血浆(vas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肾透析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思路。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为低流量透析。对照组给予高通量透析(HFHD),治疗组在高通量透析的基础上口服金水宝,3片/次(0.42 g/片),3次/d,连续3个月,对比两组研究前后的血红蛋{1}(Hb)、{1}蛋{1}(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Hb与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BUN、Scr水平均降低,Hb和Alb水平均增高,且治疗组的Hb和Alb水平高于对照组,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EGF、IL-1β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VEGF、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治疗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维护其血管内皮功能,而高通量透析联合金水宝改善更明显。
- 林小堃张敏林中方卢敏然
-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金水宝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Β
- 血清白细胞介素1β、半胱胺酸天冬氨酸蛋{1}水解酶3水平与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半胱胺酸天冬氨酸蛋{1}水解酶3(Caspase-3)水平与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拟行介入栓塞术手术治疗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n=33)和未发生组(n=47)。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实验室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IL-1β、Caspase-3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1β、Caspase-3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患者血清IL-1β、Caspase-3水平、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未发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β、Caspase-3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均是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IL-1β与血清Caspase-3之间呈正相关(r=0.853,P﹤0.01)。血清IL-1β、Caspase-3及两者联合预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0.783、0.845,预测价值均较高,两者联合预测的AUC最大。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风险较高,血清IL-1β、Caspase-3水平升高与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有关,且两者联合预测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效能较高,可能成为临床预测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及治疗靶点的生物学指标。
- 张云鹏陈小帅王岩李玉明李昊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痉挛
相关作者
- 吴曙光

- 作品数:247被引量:1,012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白细胞介素1 吡喃葡萄糖 肿瘤 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
- 关启刚

- 作品数:65被引量:25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小型猪 通心络 白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 冠状动脉痉挛
- 石汉平

- 作品数:235被引量:2,022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肿瘤 肿瘤患者 失血性休克 白细胞介素1 创伤
- 郭甫坤

- 作品数:25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白细胞介素1 IL-1 白介素-1 NF-ΚB活化 反义寡核苷酸
- 高瀚

- 作品数:66被引量:186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大肠肿瘤 结肠肿瘤 白细胞介素1 G-CSF 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