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8篇“ 皮肤刺激性“的相关文章
一种评价皮肤刺激性的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评价皮肤刺激性的方法、装置及其应用,其中评价皮肤刺激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用户的皮肤状态动态影响信息;根据用户的皮肤状态动态影响信息来计算用户的第一效应系数、第二效应系数和第三...
关蕾叶甜甜李娜付佼佼
广藿香油及其成分皮肤刺激性探讨
2024年
目的对广藿香油及其成分进行皮肤刺激性评价。方法参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皮肤刺激性/腐蚀试验的方法,对广藿香油及其成分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进行家兔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结果广藿香油原液、26%和20%浓度的广藿香醇对家兔皮肤有中度刺激性,10%广藿香油、15%和10%浓度的广藿香醇对家兔皮肤有轻度刺激性,5%浓度的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对家兔皮肤刺激性。结论基于安全考量,使用时广藿香油应稀释到其广藿香醇不高于10%的浓度。
蔡金莲黄婉锋周宗洲张艳萍
关键词:广藿香醇广藿香酮皮肤刺激性
新条例下注册备案化妆品皮肤刺激性监测结果评价
2024年
目的对注册备案化妆品的皮肤刺激性毒理学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提示安全风险,为化妆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皮肤刺激性或腐蚀试验方法,对1417批化妆品及原料进行毒理学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共完成急皮肤刺激试验140件,进口品种占97.1%;呈"轻刺激性"6件,均为进口普通用途产品。共完成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1277件,进口品种占97.5%;呈“轻刺激性”52件,包括进口普通用途产品37件、进口特殊用途产品10件、国产普通用途产品2件、国产特殊用途产品3件,分别占各类产品总数的3.1%、21.3%、8.3%、37.5%,特殊用途产品发生皮肤刺激性比例较高,功效宣称均为防晒类产品。皮肤刺激反应中,急皮肤刺激的红斑反应均起始于24 h,均未发现水肿反应,平均最高积分均值0.50~1.00分不等;多次皮肤刺激均发生红斑反应,起始时间1~8 d不等;发生水肿反应25件,占29.1%,发生水肿的起始时间3~8 d不等,每天每只实验动物积分均值0.50~1.95分不等。结论注册备案化妆品及其新原料多数来源于进口,存在一定比例的皮肤轻度刺激性,其中功效宣称"防晒"的特殊用途产品更易发生多次皮肤刺激反应。不同产品的评分均值区间分散,皮肤刺激性结果的判定与皮肤反应的起始时间、反应类型、反应程度之间未呈明显相关。建议持续进行数据的监测、统计、评分分布与趋势分析。
冯震黄坚刘元乾唐黎明
关键词:化妆品毒理学皮肤刺激
山蜡梅叶挥发油抑菌喷雾剂的皮肤刺激性及过敏评价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山蜡梅叶挥发油抑菌喷雾剂对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方法:对山蜡梅叶挥发油抑菌喷雾剂进行家兔单次给药皮肤刺激试验和多次给药皮肤刺激试验,并于多次给药后取受试部位进行皮肤病理组织检查。同时采用豚鼠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单次给药后,家兔的受试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多次给药期间,部分家兔出现轻度红斑,其余家兔无明显异常。病理组织检查显示山蜡梅叶挥发油抑菌喷雾剂多次给药后对皮肤刺激作用。皮肤过敏试验未引起豚鼠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山蜡梅叶挥发油抑菌喷雾剂无皮肤刺激性及过敏
万丽君邢丽媛杨怡琴徐焕华伍振峰邱咏薇
关键词:挥发油皮肤刺激性皮肤过敏性
南鹤虱水提物及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皮肤刺激性的初步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南鹤虱的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方法:参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妆品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通过皮肤刺激性实验,分析南鹤虱的水提物及乙醇提取物皮肤应用的安全,为南鹤虱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一次给药皮肤刺激性实验中,小鼠的皮肤反应刺激强度得分均小于0.5分;连续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实验中,小鼠的皮肤反应刺激强度得分均为0分,表明南鹤虱的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正常皮肤及划伤皮肤均无刺激性。结论:南鹤虱的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正常皮肤及划伤皮肤均无刺激性,为今后开发南鹤虱护肤的相关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思烨叶明星陈山珊丘志龙苟文韬颜伟泓张伟云
关键词:水提物乙醇提取物皮肤刺激性
祖师麻皮肤刺激性观察和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机制预测
2024年
目的:观察祖师麻干浸膏粉及不同萃取部位的皮肤刺激性,并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其刺激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观察连续给药7 d和停药后3 d皮肤状况。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查询祖师麻刺激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等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运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将核心靶点与祖师麻刺激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祖师麻干浸膏粉低、中剂量组对破损皮肤有轻微红斑、水肿反应;祖师麻干浸膏粉高剂量组、石油醚部位和二氯甲烷部位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有轻微红斑、水肿反应;乙酸乙酯部位和水层部位均无红斑、水肿反应。2)从祖师麻活成分中筛选出7种刺激性成分,通路富集的主要通路为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增殖的肉瘤基因(Ras)信号通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端粒结合蛋白(Rap1)信号通路和松弛素(Relaxin)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中瑞香毒素、木犀草素以及大黄素甲醚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最稳定。结论:祖师麻干浸膏粉高剂量下有轻微皮肤刺激性,可能是存在于石油醚和二氯甲烷部位中的瑞香毒素、木犀草素以及大黄素甲醚等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作用促进炎症介质的生成,引起皮肤轻微红斑和水肿。
赵苗苗马骏孙涛孙涛刘兴国田悦毛著鸿段海婧段海婧
关键词:祖师麻皮肤刺激性生物信息学木犀草素大黄素甲醚网络药理学
一种酮肟钾盐的抑菌、抗病毒效果及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2,3-丁二酮单肟钾盐的抑菌和病毒杀灭效果,并检测其皮肤刺激性,为酮肟钾盐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和动物试验方法,对2,3-丁二酮单肟钾盐的抑菌和病毒灭活效果及皮肤刺激性进行观察。结果2,3-丁二酮单肟钾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2.5 mg/mL;以浓度100 mg/mL作用10 min,对3种试验指示菌抑菌率均>99.9%;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该酮肟钾盐对大肠埃希菌细胞膜具有明显损伤作用。该酮肟钾盐与乙型脑炎病毒或肠道病毒71型孵育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病毒感染为阴;试验浓度下,该酮肟钾盐对白色豚鼠皮肤刺激性小。结论2,3-丁二酮单肟钾盐对细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对实验动物完整皮肤刺激性较轻。
舒婷彬岑金凤王云芹毛冠超裴志鹏顾铮岩张欣康徐庆强
关键词:抑菌抗病毒皮肤刺激性
基于斑贴及稳定试验剖析含烟酰胺化妆品皮肤刺激性成因
2024年
为探究含烟酰胺化妆品可能引起人体皮肤刺激性反应的主要原因,开展了健康志愿者烟酸、烟酰胺斑贴试验及含烟酰胺化妆品稳定试验研究。首先选取含烟酰胺化妆品进行斑贴试验,同时测定烟酸、烟酰胺含量水平;随后进行了不同含量烟酸溶液(0.000 5%,0.001%,0.01%,0.025%)和3%烟酰胺溶液斑贴试验,并开展了含烟酰胺化妆品稳定试验。结果发现:45个含烟酰胺化妆品中,17个会引起皮肤反应(占总数的37.8%),41个检出烟酸(占总数的91.1%),含量为0.000 15%~0.026 6%;采用自建皮肤反应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皮肤反应评分总和与烟酸含量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406,P=0.006),与烟酰胺含量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099,P=0.517)。0.000 5%烟酸、0.001%烟酸、3%烟酰胺溶液对皮肤刺激性与阴对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025%烟酸、0.01%烟酸对皮肤刺激性与阴对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烟酰胺化妆品在25℃放置8周烟酸含量稳定,在55℃放置8周烟酸含量呈现逐渐增加趋势。
王亚茹莫庭源赖红霞周悦谢嘉颖谭建华
关键词:烟酸烟酰胺化妆品皮肤刺激性
依克多因和2'-岩藻糖基乳糖组合物修复视黄醇对皮肤刺激性的分析
2024年
将视黄醇添加在护肤品中可以起到抗皱、抗衰老和祛痘等功效,但是很多皮肤耐受弱的消费者在涂抹完这类产品之后会出现刺痛、红斑、灼烧和过敏等刺激反应,导致视黄醇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了修复由视黄醇造成的皮肤屏障受损,文章创新地将加入不同比例的依克多因和2'-岩藻糖基乳糖的视黄醇乳液对受试者造模,通过测定损伤皮肤经皮水分散失值(TEWL)的变化情况来评价修复效果。最终得到结论,依克多因和2'-岩藻糖基乳糖的质量比为0.1~15∶1时,对视黄醇造成的皮肤屏障损伤的修复效果最佳。
张亚孙欣王瑞妍
关键词:视黄醇
退黄散的皮肤刺激性和过敏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退黄散对皮肤刺激作用及过敏反应,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选取家兔4只,雌雄各半。采用自身对照法,对家兔脊柱两侧进行备皮(3 cm×3 cm),左侧予退黄散,右侧予温水,1次/d,连续给药14 d,观察抹药局部是否有红斑、水肿等现象,对皮肤进行刺激反应及强度评分,末次给药后取给药部位皮肤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情况;豚鼠皮肤过敏试验:选取豚鼠30只,雌雄各半,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温水)、阳对照组(2,4二硝基氯苯:致敏浓度1%、激发浓度1%)和给药组(退黄散药液适量),每组10只。于第1、7、14天在豚鼠左侧备皮区域致敏,末次致敏结束后第14天对右侧备皮区域进行激发,在激发后1、24、48和72 h观察豚鼠皮肤是否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并计算各组豚鼠反应平均值和致敏率。结果:退黄散对家兔皮肤刺激,病理检查未见组织病理学改变;在豚鼠皮肤过敏实验中,皮肤未出现红斑及水肿现象,致敏率为0%。结论:退黄散对家兔皮肤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具备较好的安全,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蔡敏芳邓万娟罗萍罗玲艳杨康杰朱丽钱海兵
关键词:退黄散刺激性过敏性家兔

相关作者

治洪
作品数:45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研究主题:化妆品 致突变性 AMES试验 遗传毒性 刺激性
周绪正
作品数:452被引量:84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研究主题:氯 伊维菌素 混悬液 药物组合物 急性毒性
陈铭
作品数:4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海绵骨针 皮肤角质层 海绵 骨针 经皮吸收
朱全刚
作品数:340被引量:1,30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巴布剂 皮肤 经皮给药 来氟米特 HACAT细胞
张少平
作品数:36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研究主题:化妆品 血脑屏障 通透性 皮肤刺激性 局部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