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篇“ 盆地发育“的相关文章
超级克拉通盆地发育的构造背景及其形成模式探讨
2019年
克拉通盆地是所有盆地类型中最稳定、最长寿的盆地,也是地壳和地幔长期垂向变形最重要的地质记录。地史上面积最大的克拉通盆地(超级克拉通盆地)原型面积常超过200×10^4 km^2,对探讨克拉通盆地成因演化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目前世界各地的研究可以识别出10余个不同时期的超级克拉通盆地。本文根据超级克拉通盆地基底性质、盆地发育的超大陆构造演化背景及其构造特征,将超级克拉通盆地划分为A型盆地和B型盆地两种类型,它们分别以西西伯利亚盆地和刚果盆地为代表。A型盆地形成于超大陆裂解之前至初始裂解的背景下,基底为前期造山带,为短波长盆地盆地形态不规则性强,内部均一性相对较低,克拉通盆地边缘可能渐变为弧后盆地或前陆盆地。B型盆地形成于超大陆裂解末期(即下一个超大陆汇聚之初),基底为古克拉通陆块,为长波长盆地,盆地多呈对称的宽缓碟型。A型盆地处于短期活动的热地幔柱之上,伴随早期裂谷作用及其随后的热衰减成盆;B型盆地常处于热点和地貌高地之间的部位,盆地沉降长期受地幔持续缓慢下沉控制。
李江海洛怡宋珏琛
关键词:超大陆旋回克拉通盆地冷点
云南东川盆地发育阶段及其与区域构造运动的关系
2019年
东川盆地是小江断裂带中段新生代发育的一系列盆地之一,根据其发育阶段可分为上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全新世3个阶段,根据其发育持续性显示东川盆地为继承性盆地。本文结合前人资料综合分析了东川盆地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制,认为:东川盆地在上新世-早更新世为拗陷盆地;在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为半地堑断陷盆地;在晚更新世-全新世盆地规模缩小,也可称为收缩型断陷盆地;东川盆地形成与区域运动密切相关,受小江断裂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
孔凡全郑立龙石海涛黄诚
关键词:小江断裂带盆地断层活动
太行山山前断层的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对渤海湾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
太行山山前断层处于渤海湾盆地与太行山隆起的转换位置,是中国东部地形、地貌及构造分区的重要界线。长期以来,限于资料及其精度的原因,对该断层的研究较为薄弱。开展太行山山前断层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控盆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全...
单帅强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
文献传递
加勒比地区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加勒比板块被科科斯板块、纳兹卡板块、南美板块、北美板块以及大西洋所围限。加勒比板块周缘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论文以加勒比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加勒比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原型盆地发育特征、构造演化与原型盆地发...
王聪
关键词:原型盆地油气成藏
文献传递
前寒武纪沉积盆地发育特征与深层烃源岩分布——以塔里木新元古代盆地与下寒武统烃源岩为例被引量:63
2016年
基于全盆地野外露头、钻井、地震资料,系统分析塔里木新元古代盆地地层序列、分布及其构造演化特征。受Rodin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事件的控制,塔里木新元古代发育南北分异的伸展性沉积盆地,充填火山岩、碎屑岩、冰碛岩、碳酸盐岩等岩石类型,中间被古陆分隔。北部盆地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西北部阿克苏地区和东北部满加尔—库鲁克塔格地区为沉积中心,最大沉积厚度约2 500-3 500 m。南部两个盆地呈北东向展布,叶城、和田地区为沉积中心,最大沉积厚度约1 500-2 000 m。新元古代盆地演化分为南华纪、震旦纪两期,分别对应裂陷阶段和坳陷阶段,后者范围大而厚度小,两期沉积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下寒武统烃源岩分布受新元古代盆地发育特征控制,继承南北分异的格局,具有良好生烃潜力。
吴林管树巍任荣王晓波杨海军靳久强朱光有
关键词:新元古代南华系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
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发育的区域构造格局与演化被引量:17
2015年
中国西北地区是不同地质时期多个全球性大地构造单元的组成部分,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构造特征,经历了中、新元古代—古生代期间地壳增生、洋-陆转换、板块开-合旋回、晚二叠世以来盆地的叠加改造和新生代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远源效应等长期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研究表明,现今盆地多位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过前震旦系不断增生作用所形成的陆块基底之上,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塔东北地区基底可能以古元古界为主,而巴楚地区则以晋宁期的变质基底为主。准噶尔盆地前震旦纪存在多个独立发育的块体,古生代总体具有多岛洋的性质。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及邻区的诸多中小型盆地的基底主要为中元古代形成。敦煌盆地、北山地区众多中小型盆地坐落在中小地块或者古生代活动陆缘的岛弧之上。西北地区早古生代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板块开-合旋回,但不同地区有不同表现方式。北疆地区至少存在寒武纪—早奥陶世、志留纪和泥盆纪3个主要时期的蛇绿岩,反映了在早、晚古生代各存在一定规模的洋盆。在不同带的早古生代洋盆具有不同的闭合时间。塔里木盆地周缘南天山洋、西昆仑洋及阿尔金、祁连、东昆仑、北山地区早古生代洋盆的发育时间为寒武纪早期,经过了中、晚寒武世到早奥陶世早期洋盆的扩张,早奥陶世晚期构造应力场转为挤压体制。志留纪中晚期至早泥盆世,西北地区存在全区性的板块拼合与碰撞以及不同程度的变形变质过程。西北地区晚古生代又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板块开-合旋回,天山全区、准噶尔南部、东西两侧分别进入碰撞后新的大规模的伸展阶段,均形成了有限洋盆,其时代略有差别,上、下石炭统之间可能存在构造转换。塔西南地区早石炭世伸展作用形成了晚古生代的西昆仑洋和陆缘裂陷盆地,中二�
何治亮高山林郑孟林
关键词:盆地基底
岩浆底辟干扰下的裂陷盆地发育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裂谷盆地的沉积、构造、岩浆活动以及形成机制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认识。裂谷盆地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岩浆活动,但是岩浆活动对裂谷盆地发育有何影响尚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古近纪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构造、沉积和岩浆活动的综...
毛黎光
关键词:新生代渤海湾盆地裂谷盆地
文献传递
岩浆底辟干扰下的裂陷盆地发育特征--以古近纪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为例
目前学术界对裂谷盆地的沉积、构造、岩浆活动以及形成机制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认识。裂谷盆地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岩浆活动,但是岩浆活动对裂谷盆地发育有何影响尚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古近纪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构造、沉积和岩浆活动的综...
毛黎光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裂谷盆地
东北亚晚中生代—新生代北东向断裂和盆地发育被引量:16
2014年
东北亚地区的北东向构造在晚中生代—新生代经历了形成、发展和壮大3个阶段。晚侏罗世它作为新生构造出现但表现形式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因地而异:蒙古东部受制于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北东向的宗莫德段)的坍塌而出现一组北东向的伸展盆地;大兴安岭(含塔木察格)地区发生陆内的热造山作用,是对东亚大陆边缘区北东向郯庐断裂带和长乐—南澳断裂带形成并沿之发生移置地体斜向汇聚—剪切造山作用的响应。早白垩世在蒙古东部—中国北部出现一组北东向张扭盆地且有共同的成盆动力学背景。晚白垩世早—中期大兴安岭和海拉尔—塔木察格地区隆起,出现"两坳夹一隆"的格局。随新近纪陆内地区进一步伸展,蒙古东部和中国北部的白垩纪盆地均被更新世的坳陷上叠且面积扩大;蒙古中北部地区有北东向正断层形成并控制了地堑发育和玄武岩喷发,表征了北东向构造向西扩大。
吴根耀曹瑞成蒙启安朱德丰李强
关键词:盆地发育
北美板块东缘晚元古代以来构造演化与原型盆地发育特征
论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和沉积盆地分析方法为指导,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晚元古代以来北美板块构造运动史、北美板块东缘构造演化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开展了研究,对丰富原型盆地理论、板块构造学说,以及指导我国海...
王倩倩
关键词:原型盆地生储盖组合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吴根耀
作品数:133被引量:1,589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盆地 盆山耦合 塔里木盆地 交界区 油气勘探
任建业
作品数:141被引量:2,529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盆地 琼东南盆地 层序地层 断陷盆地 层序地层格架
袁益让
作品数:93被引量:318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数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差分方法 半导体器件 收敛性 渗流力学
王文洽
作品数:48被引量:324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数学学院
研究主题:并行计算 数值模拟 各向异性扩散 边缘锐化 图像增强
羊丹平
作品数:36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理工学院数学系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边界元法 初边值问题 抛物型方程 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