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5篇“ 睡眠结构“的相关文章
病程对抑郁发作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病程对抑郁发作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障碍科)确诊的抑郁发作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病程长短分为短病程(SD,≤2个月)组(n=33)和长病程(LD,≥24个月)组(n=22)。患者完成整夜多导睡眠监测、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的评估。结果:2组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期持续时间及其所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D组比较,LD组的REM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持续时间更短(P<0.05)、REM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EM%)减少(P<0.05)。结论:病程可显著干扰抑郁发作患者的REM睡眠结构,减少REM期睡眠
周雨顺陈贵海马子杰厉雪艳张海琳
关键词:抑郁发作病程睡眠结构快速眼动睡眠
焦虑障碍患者焦虑情绪与睡眠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焦虑情绪与睡眠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1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住院治疗的焦虑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导睡眠监测(PSG)。将睡眠效率(SE)≤85%的患者纳为低睡眠效率组(LSE组,n=57),将SE>85%的患者纳为正常睡眠效率组(NSE组,n=23)。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情绪。采用χ^(2)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睡眠结构参数。采用偏相关分析检验焦虑障碍患者睡眠结构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结果:NSE组平均年龄低于LSE组(P<0.05),2组在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受教育年限、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E组睡眠潜伏期、N1潜伏期和N2潜伏期显著长于NSE组,LSE组的N2持续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NSE组(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SE组焦虑情绪与N2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N3期持续时间呈负相关(P<0.01)。在NSE组中未发现上述结果。结论:焦虑障碍伴低睡眠效率患者的深睡眠时长与焦虑情绪呈显著负相关,良好的睡眠质量可能有助于改善焦虑障碍患者焦虑情绪。
吴乃付
关键词:睡眠结构焦虑障碍
不同年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结构参数差异及其与日间脑功能状态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睡眠结构参数差异及其与日间脑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200例OS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年组(<40岁,n=67)、中年组(41~65岁,n=78)和老年组(>65岁,n=55),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导睡眠监测(PSG)睡眠结构参数,采用静息态脑电波测量日间脑功能状态定量,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结构参数与日间脑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在不同年龄层对PSG结果及脑功能状态的诊断价值。结果中年组患者快波睡眠次数、N2期睡眠比率、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期比率、脑混沌(brain chaos,BC)指数、外专注(external focus,EF)指数、内专注(internal focus,IF)指数均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慢波睡眠次数、内源性焦虑(endogenous anxiety,EA)指数、反应速度(reaction speed,RS)指数较青年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慢波睡眠次数、快波睡眠次数、N2期睡眠比率及REM期比率是不同年龄OSA患者日间脑功能状态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波睡眠次数与BC指数、RS指数、IF指数呈负相关;快波睡眠次数和N2期睡眠比率与BC指数、EF指数呈正相关;REM期比率与BC指数、EA指数、IF指数呈正比。在中年组中,当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AHI≥15次/h及AHI≥30次/h时,快波睡眠次数、N2期睡眠比率及REM期比率对其诊断OSA及严重程度有高度预测价值;在青年组和老年组中,AHI≥30次/h时快波睡眠次数可高度预测青年组患者诊断中度、重度OSA价值,N2期睡眠比率和REM期比率可高度预测老年组患者诊断中度OSA价值。结论OSA患者睡眠及脑状态在不同年龄分层中有显著差异性,41~65岁患者睡眠质量最差且日间脑功能状态改变明显,患者睡眠结构慢波睡眠次数、�
张硕楠王爽张思宇
关键词:年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效率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睡眠结构、效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诊断为OSAHS共52例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于该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后除外OSAHS诊断的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安排OSAHS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在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前填写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微觉醒指数、睡眠后觉醒时间(Wake-time After Sleep Onset,WASO)、睡眠效率、N3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N3/TST%)和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REM/TST%)等指标与MoCA量表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以MoCA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来分析认知功能下降的预测指标。结果1.OSAHS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最低脉氧饱和度水平(LaSpO_(2))减低(Z=-7.290,P<0.001),AHI(Z=-7.394,P<0.001)、ESS评分(Z=-2.558,P<0.05)升高。2.与对照组相比,OSAHS患者在MoCA总分(Z=-4.405,P<0.001)、视空间与执行能力(Z=-2.818,P=0.005)、注意(Z=-2.695,P=0.007)、语言(Z=-2.476,P=0.013)、抽象(Z=-2.328,P=0.020)、延迟回忆能力(Z=-2.978,P=0.003)方面均有所下降,而命名(P=0.182)、定向能力(P=0.181)无统计学意义。3.MoCA总分与LaSpO_(2)(r=0.624,P<0.001)、N3/TST%(r=0.425,P<0.001)、REM/TST%(r=0.541,P<0.001)呈正相关,与AHI(r=-0.714,P<0.001)、微觉醒指数(r=-0.641,P<0.001)、ESS(r=-0.527,P<0.001)呈负相关。受试者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与AHI(r=-0.541,P<0.001)、ESS(r=-0.470,P<0.001)呈负相关,与LaSpO_(2)(r=0.403,P<0.001)、REM/TST%(r=0.468,P<0.001)呈正相关;注意能力与AHI(r=-0.459,P<0.001)、微觉醒指数(r=-0.562,P<0.001)呈负相关;抽象能力与REM/TST%(r=0.400,P<0.001)呈正相关;延迟回忆能力与AHI(r=-0.498,P<0.001)、ESS(r=-0.469,P<0.001)、微觉醒�
苏艳娜黄诚文刘美新庞桂芬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睡眠结构
LGI-1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伴睡眠结构异常和认知障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分析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LGI-1 AE)并发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患者,男性,68岁。因记忆力减退2个月,抽搐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LGI-1 AE,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后症状好转。在排除任何药物影响下,分别于急性期及恢复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及包括睡眠多导图(PSG)检查的睡眠评估。结果:急性期评估提示患者存在严重认知障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2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19分。PSG检查,总睡眠时间明显缩短(265 min),睡眠全程碎片化,睡眠效率降低,N3和快速眼动期(REM)睡眠完全缺失。恢复期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改善(MMSE评分30分,MoCA评分26分),PSG检查总睡眠时间正常,睡眠潜伏期13.5 min,睡眠碎片化明显改善,睡眠效率提高(84.3%),N3期睡眠26 min(5.1%),REM期睡眠69 min(13.6%)。结论:LGI-1 AE患者睡眠结构的异常与认知障碍在发病和转归方面同步,可能是LGI-1 AE患者认知障碍的病因之一。睡眠障碍的病理起源可能为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素和LIM同源框(lhx6)通路可能成为纠正睡眠结构同时治疗认知障碍的新靶点。
刘洋刘志孙可金嘉慧任俊
关键词:睡眠障碍睡眠多导图
百乐眠胶囊联合黛力新对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相关指标、睡眠质量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百乐眠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对睡眠障碍(SD)患者睡眠结构相关指标、睡眠质量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98例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黛力新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乐眠胶囊治疗,对比2组患者睡眠结构相关指标[包括睡眠潜伏期(SOL)、总睡眠时间(TST)和睡眠效率(SE)]、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神经递质水平[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SOL、PSQI评分、NE水平均明显降低,TST、SE均明显增加,5-HT、GAB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OL、TST、SE、PSQI评分,以及NE、5-HT、GAB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乐眠胶囊联合黛力新可调节SD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睡眠结构相关指标,提高睡眠质量。
蔡三江计颖谭远华
关键词:睡眠障碍百乐眠胶囊黛力新睡眠质量
血清copeptin、adropin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能量平衡相关蛋白(adropin)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5月—2023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诊治OSAHS患者178例。根据不同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52)、中度组(n=80)、重度组(n=46),比较不同病情程度OSAHS患者血清copeptin、adropin及睡眠结构情况;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copeptin、adropin与OSAHS患者睡眠结构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AHS患者发生AS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opeptin、adropin对OSAHS患者发生AS的预测价值。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copeptin、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均依次升高,血清adropin、总睡眠时间、快速眼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EM%)均依次降低(F=25.130、52.510、100.580、218.980、45.310、59.140,P均<0.001)。OSAHS患者血清copeptin与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呈正相关,与总睡眠时间、REM%呈负相关(r=0.675、0.570、-0.685、-0.590,P均<0.001);OSAHS患者血清adropin与总睡眠时间、REM%呈正相关,与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呈负相关(r=0.539、0.683、-0.568、-0.631,P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opeptin升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升高、合并高血压、吸烟史是OSAHS患者发生AS的危险因素,血清adropin升高则为保护因素[OR(95%CI)=1.905(1.226~2.808)、1.585(1.093~2.076)、1.881(1.280~2.730)、1.696(1.195~2.553)、0.552(0.396~0.770),均P<0.01];血清copeptin、adropin及二者联合预测OSAHS患者发生A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780、0.877,二者联合的AUC大于单独检测(Z/P=4.234/0.006、3.861/0.011)。结论血清copeptin升高、adropin降低可导致OSAHS患者睡眠结构紊乱,并促进颈AS形成,且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OSAHS患者颈AS形成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陈杰刘涛范艳锋裴俊芳赵瑾窦占军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肽素睡眠结构颈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失眠障碍心肾不交证与肝郁气滞证睡眠结构的初步探究
2024年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心肾不交证与肝郁气滞证睡眠结构的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74例CID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心肾不交组和肝郁气滞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收集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心肾不交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肝郁气滞组(P<0.05)。两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快速眼动睡眠期、N1期、N3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肾不交组患者睡眠表浅,睡眠效率低,总睡眠时间短。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CID患者多辨证为心肾不交证,在睡眠结构上两种证型具有明显差异,心肾不交证患者睡眠表浅、效率低,肝郁气滞证患者则多梦。
钟霖袁彩彩张震中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心肾不交肝郁气滞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结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激素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结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艾司唑仑片治疗。对照组40例予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组40例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耳迷走神经刺激,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中医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HPA轴相关激素和神经递质[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5-羟色胺(5-HT)、5-羟吲哚醋酸(5-HIAA)]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自主神经功能指标[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SDNN)、相邻心动周期差值均方平方根(RMSSD)、窦性RR间期平均值(NNMean)]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睡眠结构[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EM%)、非快速动眼睡眠相3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3%)、非快速动眼睡眠相2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2%)、非快速动眼睡眠相1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1%)]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36/4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8/40),治疗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失眠多梦、胸闷胁痛、心烦易怒、口干舌燥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CORT、ACTH、5-HT、5-HIA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SDNN、RMSSD、NNMean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REM%、S3%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S2%、S1%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REM%、S3%均高于对照组(P<0.05),S2%、S1%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HAMD-17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耳迷走神经刺激能�
冯建杰吕威郑明明孟欢欢姜燕
关键词:入睡和睡眠障碍
睡眠结构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初探
2024年
目的:采用心肺耦合(CPC)睡眠分析技术探讨子时丑时睡眠结构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的199例患者,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将其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析2组间子时丑时睡眠结构差异;根据CPC监测的睡眠质量评分,将患者分为睡眠质量良好组、一般组、较差组,分析3组患者间子时丑时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与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子时丑时睡眠时长缩短、熟睡占比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夜睡眠质量较差组患者的子时丑时熟睡占比少于良好和一般组,且子时丑时呼吸紊乱指数高于良好组和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子时丑时熟睡占比减少(<0.75)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661,P=0.023)。结论:子时丑时睡眠结构异常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李晨露田秋慧肖琦凡张素巧唐彬朱宇清
关键词:睡眠结构原发性高血压

相关作者

薛蓉
作品数:229被引量:879H指数:18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高危人群 睡眠障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社区脑卒中 高危人群
赵忠新
作品数:661被引量:4,327H指数:2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睡眠剥夺 睡眠障碍 失眠 睡眠 帕金森病
严金柱
作品数:67被引量:224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研究主题:睡眠结构 多导睡眠图 癫痫 癫痫患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宋永斌
作品数:211被引量:493H指数:11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
研究主题:小鼠 急性低压低氧 低压低氧 睡眠质量 氧化应激
季晓林
作品数:103被引量:267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研究主题:癫痫 睡眠结构 癫痫患者 多导睡眠图 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