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7篇“ 硫转移酶“的相关文章
一种基于GSH-DTNB显色高通量快速检测谷胱甘肽转移酶对除草剂代谢活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GSH‑DTNB显色高通量快速检测谷胱甘肽转移酶对除草剂代谢活性的方法,该方法为:取纯化GST蛋白和除草剂溶液,以GSH溶液作为反应起始剂启动反应,孵育后,加入DTNB溶液作为反应终止剂终止反应得到反...
冯致科韦建国张战战班雅欣
转移酶样结构域2抗体与老年高血压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025年
目的 研究血清转移酶样结构域2(thiosulfate sulfurtransferase-like domain containing 2,TSTD2)抗体与年龄≥60岁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subclinical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ubA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高血压科收治的≥60岁890例患者,根据是否确诊EH分为EH组384例和对照组506例。根据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EH患者分为subAS组122例和无subAS组262例。用均相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TSTD2抗体水平,并分析血清TSTD2抗体与EH和subAS的关系。结果 EH组血清TSTD2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315.50(1414.50,8782.00)AU vs 2106.50(666.25,5934.00)AU,P<0.01];subAS组血清TSTD2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无subAS组[8051.0(5004.75,11998.25)AU vs 2660.0(1078.75,6682.50)AU,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STD2抗体水平预测EH患者发生subAS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是血清TSTD2抗体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调整多种风险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STD2抗体高水平是EH患者发生sub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070,95%CI:7.161~31.712,P=0.000)。结论 血清TSTD2抗体水平升高与≥60岁EH患者subAS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新生物标志物。
白洁周茜张芸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一种棉花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hGSTU19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棉花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hGSTU19及其应用,其序列在四倍体陆地棉(G.hirsutum)TM‑1A亚组中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述基因GhGSTU19在干旱胁迫下表达增加。在添加甘露醇进...
关雪莹潘佳莹汪露瑶韩进吴虹宇聂可
一种棉花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hGSTU19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棉花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GhGSTU19及其应用,其序列在四倍体陆地棉(G.hirsutum)TM‑1A亚组中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述基因GhGSTU19在干旱胁迫下表达增加。在添加甘露醇进...
关雪莹潘佳莹汪露瑶韩进吴虹宇聂可
一种红色荧光谷胱甘肽转移酶-铜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铜纳米簇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色荧光谷胱甘肽转移酶‑铜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其中,铜纳米簇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以谷胱甘肽转移酶为保护剂,在室温条件、特定的蛋白浓度、时间、pH条件下制备铜纳米簇原液...
付丁伊周梦艳余明娣司梦旭吴思锐
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汉族育龄女性胚胎停育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分析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1、GSTT1及GSTP13种基因的多态性与汉族育龄女性胚胎停育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在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育龄女性3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胚胎停育组125例,对照组195例。以受试者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为样本,提取基因组DNA,检测获取GSTM1、GSTT1及GSTP1基因多态性结果。统计分析GST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胚胎停育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GSTM1基因缺失型频率(65.6%)高于对照组(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3,P<0.05)。该基因缺失型是胚胎停育易感性的危险因素(OR=2.01,95%CI=1.26~3.19)。病例组GSTT1基因缺失型频率(55.2%)高于对照组(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56,P<0.05)。该基因的缺失型是胚胎停育易感性的危险因素(OR=2.63,95%CI=1.66~4.20)。对GSTM1、GSTT1基因联合分析后发现,2个基因中有1个及以上为缺失型,与2个基因均为非缺失型相比,两组胚胎停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M1(+)/GSTT1(-)基因型的育龄女性发生胚胎停育的危险性是GSTM1(+)/GSTT1(+)基因型的2.68倍,其95%CI=1.29~5.59;GSTM1(-)/GSTT1(+)基因型的育龄女性发生胚胎停育的危险性是GSTM1(+)/GSTT1(+)基因型的2.04倍,其95%CI=1.06~3.90。当2个基因均为缺失型时,胚胎停育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增加,GSTM1(-)/GSTT1(-)的育龄女性发生胚胎停育的危险性是GSTM1(+)/GSTT1(+)的5.37倍,其95%CI=2.70~10.67。对照组GSTP1 A313G位点AA、AG及GG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67.7%、27.7%及4.6%,病例组分别为53.6%、42.4%及4.0%,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0,P<0.05)。对照组中A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为81.5%,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为18.5%,病例组中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74.8%,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25.2%,两组基因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0,P<0.05)�
姜玉婵刘晓玲李珍鲁衍强
关键词: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多态性胚胎停育
三角帆蚌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类胡萝卜素转运功能分析
2024年
为了阐明谷胱甘肽转移酶Pi类基因(HcGSTP1)在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转运中的作用,并探讨该基因表达与三角帆蚌壳色的相关性。本实验克隆并鉴定了三角帆蚌HcGSTP1基因,对其进行了序列特征和进化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了HcGSTP1基因在三角帆蚌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利用RNAi技术对其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HcGSTP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131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区为618 bp,编码205个氨基酸,包含一个GST-N-pi结构域和GST-C-Pi结构域。qRT-PCR结果显示,HcGSTP1基因在紫蚌肝胰腺和斧足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蚌,且在紫蚌边缘膜和中央膜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cGSTP1基因在外套膜的外褶、背膜区、腹膜区、部分中褶以及外褶与中褶连接处出现明显的阳性信号。RNAi技术结果显示,HcGSTP1基因在边缘膜中表达的干扰率达83.74%,同时发现边缘膜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降低了30.12%。上述实验结果初步证实HcGSTP1基因参与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的转运,进而可能会影响贝壳及珍珠呈色,为深入理解三角帆蚌类胡萝卜素转运及贝壳和珍珠颜色形成机制补充了分子依据。
颜玲钟婧妍袁永斌张瑶胡宏辉陆婷婷白志毅
关键词:三角帆蚌
一种转移酶及其核酸分子、表达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移酶及其核酸分子、表达方法和应用。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转移酶的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或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
李英陈有朋吕文博闫修瑜
一种基于转移酶的纳米多孔金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氰化物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转移酶的纳米多孔金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氰化物检测中的应用。具体的,本发明采用学方法结合电化学方法,利用促反应的专一性以及纳米金材料的催化活性,构建生物传感器检测...
刘红蕾于蕙源荀鲁盈
梨小食心虫谷胱甘肽转移酶对吡虫啉的解毒功能研究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世界性的蛀果害虫,给果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梨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吡虫啉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果园常用杀虫剂的代谢以及梨小食心虫解毒与杀虫剂的互作目前尚不清楚。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
庞钦玮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RNA干扰原核表达

相关作者

邓长生
作品数:330被引量:1,547H指数:2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炎症性肠病 胃癌 大肠癌 胃腺癌 溃疡性结肠炎
张友才
作品数:94被引量:204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甲基化 基因多态性 大鼠肝癌 肝细胞肝癌 甲基化研究
吴昌学
作品数:212被引量:668H指数:13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 Β-地中海贫血 氟中毒 少数民族 氟化物中毒
袁鹏群
作品数:34被引量:223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全科医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全科医学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教学实践
王凯
作品数:333被引量:450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相似材料 模型试验 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