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篇“ 确认判决“的相关文章
我国行政诉讼继续确认判决论——基于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判决展开
2024年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一系列判决“创制”了我国的继续确认判决,进一步丰富了行政诉讼判决类型。根据初始诉讼请求之不同,继续确认判决可分为撤销型和履行型,且于我国实定法层面都有依据。继续确认判决概念的提出,有效解决了我国私益诉讼的主观模式与确认判决宣示性地位之间的抵牾。无论从诉讼标的抑或从诉的利益角度考量,当被诉行政行为违法时,于“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情形都不应一律判决确认违法,其宣示性地位应予纠正。继续确认判决在判断行政行为是否终结和是否违法的基础上,亦需判断是否存在确认利益,而相关判决同时发展了判断的正反两方面标准。在体系定位上,继续确认判决相较于撤销与履行判决具有补充性,其依申请的特点有别于其他确认违法判决,须存在财产和名誉方面的确认利益时方可作为赔偿判决的先行判决
查云飞
关键词:行政诉讼确认判决
行政协议确认判决研究
当下行政机关开展行政活动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行政协议以政府作为一方当事人的特殊协议(也作“行政合同”)被广泛应用。受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修订,以及2019年1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我国第一部行政...
李唯一
关键词:行政协议确认判决确认无效
行政程序轻微违法确认判决研究
2015《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后,该法所增加的“程序轻微违法”条款与“违反法定程序”条款将程序违法二分,分别配置“确认违法”和“撤销”的裁判方式,同时使得立法上关于程序违法的后果变得多元化。另外,该条款确立后也将实践中动...
敖玲
关键词:裁判标准
文献传递
行政诉讼确认判决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完整意义上的确认法律关系的判决,并论证行政事实行为可以作为确认判决的对象,进而对行政诉讼确认判决这一判决类型进行重构。在行政诉讼确认判决理论基础之上,对确认判决作出补充性与专属性的区隔,并认为行政诉...
高培培
关键词:确认判决确认违法判决适用要件
论行政诉讼的确认判决
2020年
确认判决发展至今,已经不单单狭义的研究法律关系,而对于法律关系所对应的行为,也已经纳入研究及调整范围。在确认之诉的体系当中,确认违法判决确认无效的判决具有同等的价值,作为一个类似兜底的裁判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确认违法的研究应当更加重要,实践当中仍有大量介于可以适用和不可以适用的灰色地带,对这些特殊情况,需要更多、更加具体的深入研究。
朱浩铭李玥
关键词:情况判决
确认判决可执行争议的“帕累托改进”对策
2020年
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对确认判决是否具有给付内容的认定产生分歧,由此产生了确认判决可执行、不可执行、部分可执行的争议。面对争议,在坚持确认判决不可执行的前提下,对确认之诉的功能、诉的类型之间的关系等相关法理以及司法实践的惯常做法和诉讼经济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限制确认之诉确认对象的范围和行使法官释明权两个对策,以期从源头预防性地解决实践中确认判决可执行争议。
邢晨仰
关键词:确认判决法官释明权
行政公益诉讼中继续确认判决的困境及完善路径——基于贵州省100份裁判文书的考察被引量:12
2019年
在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遵循检察建议积极履职并使公共利益恢复至圆满状态,此时公益诉讼人的诉讼请求已全部实现,人民法院通常会针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行为继续作出确认违法判决。从贵州省的100份裁判文书可看出,该判决缺乏实质意义且无法对行政机关产生实质性监督作用。为保障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及判决富有实效性,真正发挥其解决争议、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监督行政的制度宗旨,可考虑从细化检察建议规定、强化法院的自主审查力度、准许监察委在诉前程序时提前介入调查等角度进行优化。
明天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监察制度
论我国行政诉讼确认判决的定位被引量:46
2018年
我国行政诉讼法上的确认判决是行为诉讼中的判决,而非法律关系的一般确认诉讼的判决。只有确认事实行为违法判决确认无效判决具有独立性,其他的确认行为违法判决确认不作为违法判决均为撤销诉讼、课予义务诉讼的衍生品。撤销判决、履行判决不仅具有确认违法的功能,还能施以直接有效的救济,应当优先发挥撤销判决、履行判决的功能,只有无法作出撤销判决、履行判决时,才有发挥确认违法判决作用的空间。鉴于行政活动存在多样性,我国应增加新的判决种类,以期实现权利的无漏洞实效性救济。
王贵松
关键词:确认之诉确认违法判决
民事诉讼中间确认判决研究
中间确认判决,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终局判决作出前,法院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所基于的先决法律关系或基础权利存在与否的争议和事实所作出的判决。中间确认判决制度的确立,旨在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行使、提升审判的质效以及促进当事人...
吕逸榛
关键词:中间判决
文献传递
论否定型行政确认判决的局限及突破
2017年
行政确认判决是指法院确认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司法判断。我国确认判决制度,始于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执行解释》),该司法解释首次规定了行政确认判决的四种方式,即确认合法、确认有效、确认违法、确认无效。其中,确认违法和确认无效判决属于否定型确认判决
宋冬梅郝帅杨如冰
关键词:确认判决行政行为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法》司法判断判决制度

相关作者

梁凤云
作品数:49被引量:61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行政诉讼 司法解释 行政协议 法治政府 行政争议
曹志勋
作品数:53被引量:490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 民事 诉讼标的 诉讼请求 诉讼
张晋红
作品数:48被引量:597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东商学院法学院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 诉讼权利 诉讼制度 诉讼效率
王贵松
作品数:112被引量:1,850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行政 行政法 行政裁量 行政诉讼 法律
黄启辉
作品数:13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行政诉讼 刑讯逼供 社会认知 行政给付 行政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