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篇“ 碱性长石“的相关文章
- 碱性长石溶蚀微孔发育特征及其对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改造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6段3亚段为例被引量:9
- 2022年
- 长石次生溶孔是致密砂岩储层微-纳米级别孔喉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明确碱性长石溶孔发育特征及其对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改造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6段3亚段(长6^(3)亚段)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能谱分析获取各类长石的钾、钠元素分布特征及组成特点;基于ImageJ软件对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及参数提取,分别对具有典型溶蚀特征的波状条纹长石和斑块状条纹长石进行图像分析和理论计算,提出了基于溶蚀强度参数评价储层溶孔对储集空间贡献程度的方法;定量评价了长石溶蚀对孔隙发育的影响,精准刻画了长石发育特征、溶蚀率及孔隙度贡献率等参数。图像分析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碱性长石溶蚀微孔主要由弱溶蚀作用形成,形态特征为条带状和蜂窝状,面孔率大小分布在2.06%~35.20%,平均值为13.99%,因溶蚀作用形成的孔隙面积占比与碱性长石中K+富含区域面积大小呈负相关。
- 孙光远王哲麟刘培刚张志强
- 关键词:碱性长石储层物性致密砂岩储层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 一种从碱性长石花岗岩钽铌矿中浮选回收钽铌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碱性长石花岗岩钽铌矿中浮选回收钽铌的方法,先加入抑制剂,可有效地对矿石中脉石进行抑制,提高钽铌精矿的浮选品位,将pH调整剂、活化剂、捕收剂和起泡剂同时加入,可提高钽铌浮选的回收率和浮选捕收剂的利用率,辅...
- 高玉德曹苗邱显扬卜浩孟庆波何名飞王洪玲蒋碧妮
- 文献传递
- 一种从碱性长石花岗岩钽铌矿中浮选回收钽铌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碱性长石花岗岩钽铌矿中浮选回收钽铌的方法,先加入抑制剂,可有效地对矿石中脉石进行抑制,提高钽铌精矿的浮选品位,将pH调整剂、活化剂、捕收剂和起泡剂同时加入,可提高钽铌浮选的回收率和浮选捕收剂的利用率,辅...
- 高玉德曹苗邱显扬卜浩孟庆波何名飞王洪玲蒋碧妮
- 乙酸溶液对碱性长石的溶蚀作用及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本次以碱性长石为研究对象,在乙酸溶液条件下,将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进行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温度和溶液性质是碱性长石发生次生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低温下碱性长石以溶解为主;在高温下碱性长石以溶蚀溶解为主,形成港湾状、条带状溶孔和溶蚀残余骨架;伴随温度提升,实验样品质量损失增大。(2)残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规律性变化是矿物的溶蚀、溶解和新生矿物的沉淀的集中体现。随实验温度升高,K^+,SiO_2和矿化度浓度升高,K^+浓度在0.21 mg/L^16.29 mg/L之间,SiO_2浓度在4.26 mg/L^108.2mg/L之间,矿化度在32mg/L^234mg/L之间。新生高岭石的长、宽分布在2.5μm^4μm之间,厚度分布在0.2μm^0.4μm之间,长/宽比值分布在1.2~1.4之间。(3)PHREEQC数值模拟验证了长石溶蚀溶解作用和新生高岭石沉淀的实验结果,数值模拟可从理论上为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 宋土顺田壮刘立王善辉王键涛
- 关键词:乙酸碱性长石数值模拟
- 滁州碱性长石在玻璃中的应用
- 岩浆岩型碱性长石资源丰富,该长石在玻璃熔制过程中具有双碱效应.文章以滁州碱性长石为例,介绍了碱性长石的物质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玻璃熔制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长石中的各种矿物成分都对玻璃制造具有很高的价值,且岩浆岩型长石是一种几...
- 方伟博
- 关键词:碱性长石熔制过程
- 碱性长石中的微孔及微裂隙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扫描电镜(SEM)显示长石矿物中存在不同形态的微孔和微裂隙,大小从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不等,其表面形态主要有圆形、椭圆形和槽形。不同类型的长石微孔和微裂隙的分布不均匀,无色透明的长石比较致密,微孔和微裂隙较少;而半透明长石中的微孔和微裂隙较多,孔密度较大。N2吸附实验表明,碱性长石矿物的比表面积为1.833 m2/g;长石矿物的BET吸附等温线为II型,吸附回线类型为H3和H4型回线,表明长石中主要为圆形孔和裂隙形孔。
- 王志华刘瑞
- 关键词:碱性长石微孔扫描电镜吸附等温线
- 二长石地质温度计在估算乌拉山金矿碱性长石形成温度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3
- 2004年
-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田内主要出露晚太古代乌拉山群区域变质岩和规模不一的花岗岩体以及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脉状地质体。含金矿脉中主要矿物共生组合为碱性长石、石英、斜长石、碳酸盐矿物 (方解石、白云石 )和少量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显著特征为碱性长石交代作用强烈 ,碱性长石也广泛产于该地区其他各种类型的岩石中。本文采用电子显微探针分析了共生碱性长石和斜长石的化学成分 ,并采用三元二长石温度模型估计了碱性长石的平衡温度。结果表明 ,第一成矿阶段的碱性长石石英含金矿脉中碱性长石的形成温度为 3 5 3℃ ,第二成矿阶段石英含金矿脉中碱性长石的形成温度为 2 81℃ ,矿脉碱性长石形成压力约为 5kbar。这些结果与同类矿石中平衡共生的碳酸盐矿物和云母类矿物的地质温度计估计的形成温度以及共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非常一致。因此 ,乌拉山金矿床形成和富集的温度可估测为 2 6 0~ 3 80℃ ,压力约为 5kbar。此外 ,应用二长石温度计计算了本地区区域变质片麻岩和花岗岩中碱性长石的平衡温度 ,所得温度比采用共生铁铝榴石和黑云母温度计估计的温度要低约2 5 0℃。这表明共生的铁铝榴石和黑云母的平衡温度可能代表其寄主变质岩变质期温度及寄主花岗岩原生温度 。
- 胡萍赵令湖边秋娟
- 关键词:碱性长石形成温度
- 桐庐杂岩体中共存的两种碱性长石研究
- 2001年
- 桐庐同熔型火山—侵入杂岩中出现两种碱性长石,一种为无色透明,另一种为微红色,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透射电镜对其结构态、成分及出溶徽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成分差别不大,而结构差别较大,无色透明的为透长石,出溶叶片发育;微红色的为正长石或低透长石,出溶结构不发育。而且随着冷却速率的变慢,无色透明碱性长石的A1/Si有序度增大,微红色碱性长石的有序度降低。分析后认为这种共存现象是岩浆混和造成的,从而为桐庐杂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陈小明刘昌实耿建华王雪锋赵小宁
- 关键词:碱性长石透长石正长石
- 碱性长石在次固相下的微组构重组织:碱性长石流体相互作用被引量:5
- 2001年
- 辫状微纹长石通过粗化、微孔隙和亚颗粒的形成 ,最终发展为脉状微纹长石和条纹长石 ,粗化沿着不规则的前锋从晶体边缘往内部推移和扩展。亚颗粒和微孔隙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碱性长石的反应性和岩石的渗透性。通过沿着晶体边缘的拱状褶边、平行褶边以及褶头的过渡带往整个晶体内的推移和“繁殖” ,辫状微纹长石最终改造为脉状微纹长石和条纹长石。水从褶边向晶体内部的扩散促进了褶边的粗化以及过渡带的发展。流体长石相互作用机制包括 :体积扩散、管道扩散、溶解再沉淀。碱性长石流体的氧同位素交换机制主要是溶解再沉淀。碱性长石在次固相下的微组构重组织发生于约 4 75~ 4 0 0℃的温度下 ,区块性条纹长石的形成温度更低。碱性长石的微组构重组织导致放射成因氩的局部和部分丢失 ,从而给出年轻的表面年龄。
- 刘伟
- 关键词:碱性长石流体粗化氧同位素
- 碱性长石结晶动力学的高温高压实验被引量:1
- 2000年
- 花岗岩-NaF-H2O体系中碱性长石结晶动力学的实验研究证明: 在碱性长石结晶过程中存在成核延滞, 在700℃时延滞时间约18 h, 650℃时约6 h;碱性长石的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都随结晶时间而变化, 即它们在整个结晶过程中并非常数. 提出把成核延滞时间引入到成核速率和晶体生长速率计算公式中的新思路, 并由此获得了较为可靠的成核速率和晶体生长速率.
- 李福春朱金初饶冰赖鸣远金章东
- 关键词:碱性长石结晶动力学高温
相关作者
- 陈小明

- 作品数:106被引量:1,230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花岗岩 玄武岩 锆石 电子探针 碲矿床
- 董元华

- 作品数:344被引量:3,669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土壤 多氯联苯 有机氯农药 磷 废水
- 刘昌实

- 作品数:84被引量:1,489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花岗岩 地球化学 同位素 火山-侵入杂岩 火山岩
- 李建刚

- 作品数:69被引量:15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研究主题:高钾 番茄青枯病 连作 番茄 土壤微生物群落
- 樊祺诚

- 作品数:197被引量:1,155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火山 长白山天池火山 岩浆演化 火山活动 射气岩浆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