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5篇“ 社会包容“的相关文章
- 奥林匹克运动促进社会包容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呈现
- 2025年
- 奥林匹克运动对于提高社会包容性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借鉴理查德·拜利的社会包容分析框架,从空间、功能、关系和权力4个社会包容维度分析奥林匹克运动促进社会包容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呈现路径。研究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在4个不同的社会包容维度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空间维度:通过缩小人群间经济差距、增进国际理解与友谊、促进全球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社会成员间的邻近性。功能维度:围绕提升个体综合素养、塑造个体社会包容意识、营造个体能力发展环境等方式,提高社会个体的综合能力,以个体带动社会整体的包容性发展。关系维度:通过增强弱势群体自我价值认同、激发并培养共同体意识、促进全球认同的生成,有效激发个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权力维度:通过推动体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体育权力的相对平等,构建自愿、平等共赢的治理模式,维持体育权力的相对平衡。
- 叶凡希孙葆丽
-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社会包容社会排斥社会公平包容性发展
- 道德性正义、自然性差别与社会包容——关于正义本质的一种分析
- 2024年
- 将秩序性正义与道德性正义这两个范畴明确区分开来,是准确把握正义本质的关键。柏拉图的正义概念是对秩序性正义的重要阐释,意指金人、银人、铁人与铜人“各尽所能、各司其职”“恰到好处”。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与道德性正义相关,表明需要借助道德性正义来解决人与人之间自出生起便存在的自然性差别。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是建立在自然性差别基础之上的,他希望通过社会包容的方式来解决自然性差别,让更多的弱者借助二次分配改变生存状态。因此严格地说,道德性正义是与社会包容紧密相连的正义准则。
- 欧阳英
- 关键词:社会包容柏拉图罗尔斯
- 社会包容对流动人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 2024年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纲”,流动人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利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探讨社会包容对我国流动人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及居住时间的作用。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历和婚姻状况上存在异质性;流动人口对社会包容的评价越高,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越高;居住时间正向调节社会公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负向调节社会宽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为铸牢流动人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证支持,也能够为推进社会包容的建设提供现实路径。
- 陈立鹏陈立鹏
- 关键词:社会包容居住时间流动人口
- 社会包容视角下老年群体数字鸿沟弥合路径研究
- 2024年
- 信息时代老年群体面临“主体障碍”心理隔阂、“接入鸿沟”隙缝、“圈层融入”阻碍及“适老化”配设滞后等诸多现实困境。文章基于社会包容视角,整合政府、企业、服务方、家庭及社会等多元主体,提出通过完善微观政策体系、扩大无障碍产品高质量供给、推进适老终端安全机制建设、增设亲情远程指导功能及积极推进老年数字关怀等微观机制建设,从而不断增强老年群体在当前数字时代融入感和获得感,推进信息社会数字普惠性发展。
- 佟林杰文宇杰
- 关键词:社会包容老年群体数字鸿沟
- 社会包容性设计
- 本教材按照教育部相关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全书以培养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掌握并使用包容性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提升社会使命感为目标。在内容编排上贯穿了以包容性设计为主线的思想,将全书内容进行了有...
- 季茜编
- 技术创新与社会包容的交汇:AI手语主播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和价值
- 2024年
-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步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本文系统分析了AI手语主播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无限可能性,通过阐述AI手语主播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和价值,从而进一步探究了其发展和优化策略。
- 郑腾姣
- 关键词:AI
- 社会包容性发展视域下信任危机治理路径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社会包容性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经过程。在社会包容性发展的研究视域下,信任危机的本质一般被认为是基础信用的持续破坏所导致的社会发展危机。基于信任危机现实表现及其影响的综合分析表明,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实现社会包容性发展的必要外部条件。在对社会信任关系类型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诚”与“信”的背离是引发信任危机的根源所在,而信任错配与信任扭曲是造成信任危机的重要因素。推动社会互信,需要从基础保障、政治保障、技术保障和环境保障四个方面促进“诚”与“信”在社会交往中的辩证统一。
- 吴晶妹王昱崴
- 关键词:信任危机
- 人力资本、城市社会包容度与流动人口职业发展被引量:2
- 2023年
- 精准识别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职业发展的影响,对于实现劳动力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城乡包容性融合发展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14—2018年共3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考察人力资本、城市社会包容度与流动人口职业发展的关系,并对不同单位体制和流动范围进行异质性分析,其结果发现:内在的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职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职业前景上;外在的城市社会包容度可以有效提高流动人口职业发展水平,并会强化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职业发展的促进效应,且个体层面社会包容度对职业发展的正向调节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私营和外资企业、农村—城市上行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对其职业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上述结论对维系社会公平、构建包容性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证的参考依据。
- 刘传江刘传江李雪
- 关键词:流动人口人力资本
- 包容性博物——博物馆展览与社教中的社会包容理念与发展被引量:2
- 2023年
- 20世纪70年代,社会包容理念(Social Inclusion)在欧美社会兴起,认为所有公民应获得同样的社会权益,以此应对长久存在的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问题,其中“排斥”一词指“被部分或完全隔离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关系、制度和文化系统的任意一个部分的动态过程”,对个体或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常常互相作用。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阐释了中国的包容性发展,“积极践行包容性发展,让民众有更多获得感。我们要把提升包容性置于更突出位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资本和劳动、技术和就业的关系,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
- 潘天乐陈君达
-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包容性发展社会排斥社教
- 学习型城市促进社会包容的关键举措与特色经验--以爱尔兰都柏林市为例
- 2023年
- 在重视社会包容、经济多元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都柏林市通过规划以包容性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型城市愿景、设立以包容与融合为主题的学习型城市节日、构建以伙伴关系为支撑的学习型城市网络、开发人人参与高等教育的终身学习项目等关键举措创设了“公平与包容、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反思其建设实践,可为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经验参考:政策规划,完善学习型城市顶层设计;学习赋能,保证弱势群体的学习权益;以人为本,依托高校助力市民的健康学习;多元协同,搭建学习型城市合作网络。
- 李建攀朱敏王霞
-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社会包容终身学习
相关作者
- 徐延辉

- 作品数:113被引量:88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农民工 社会质量 社会资本 社会融入 经济社会学
- 洪伟达

- 作品数:59被引量:41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图书馆 弱势群体 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整合 社会责任
- 蒋永福

- 作品数:178被引量:3,632H指数:42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图书馆 图书馆学 知识自由 知识组织 图书馆学研究
- 周吉

- 作品数:10被引量:14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包容 高中生 原始物理问题 图书馆核心价值 图书馆核心
- 佟馨

- 作品数:4被引量:42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图书馆 社会责任 社会包容 义务性 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