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2篇“ 社会形态理论“的相关文章
-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多维阐释
- 2025年
-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准确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功探索了东方社会发展的独特道路,最终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展。
- 付巍
- 关键词:文明社会形态
- 对马克思晚年社会形态理论两种研究思路的辨析
- 2025年
- 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所表达的社会形态理论,是研究其晚年思想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因而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在将这些文本与马克思的自然科学笔记进行关联性解读时,分别从地质学和生态学的视角对马克思晚年的社会形态思想进行了阐释,以期重构其理论框架。地质学研究思路基于马克思的“地质学笔记”,对晚年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具体划分以及演进序列作出了新的诠释;而生态学研究思路则从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历史命运的关注中发现了其生态意识,认为马克思晚年共产主义思想出现了“重大转变”,走向了“去增长共产主义”。辩证审视这两种研究思路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能够更好地还原马克思晚年社会形态理论的思想原貌,深化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认知,从而为深入理解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性质提供新的视野。
- 张娥刘同舫
- 关键词:晚年马克思社会形态地质学生态学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体系建构的路径探索——以“黎虎三形态说”为中心
- 2025年
- 黎虎所提出的“无君群聚”社会—“王权众庶”社会—“皇权吏民”社会“三形态说”对于新时代探索建构中国自主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该理论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历史实际、学术话语本土化作为建构目标,从而科学回答了建构什么样的社会形态理论体系之问。该理论坚持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为古史分期的标准、在研判历史演进和社会运行机制中实现理论创新、在历史实际中检验理论等方法论原则,从而系统回答了怎样建构社会形态理论体系之问。反思此说及其他社会形态理论学说,新时代在建构中国自主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体系时,还要处理好学术话语本土化与话语体系共识性的矛盾,避免落入“一刀切”的窠臼。
- 潘静李文才
- 关键词:社会形态理论唯物史观社会主要矛盾
-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正本清源——基于马列著作的文本学考察
- 2024年
- 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认识上,长期存在“三种社会形态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或作“五种生产方式论”)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争论,其中后者则为中国史学界的主导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历史学界在内的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省思,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或阐释。但争论依然激烈,分歧继续存在,甚至对于马克思是否提出过社会形态理论这样的问题也未能形成一致性看法。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学者狃于寻章摘句以论证预设观点的研究方法,其结果既相悖于真正的学术探讨,也背离了马列著作的原义。立足于文本学考察,可知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问题上,从未明确提出过“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而只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社会形态”及其特征作过一些描述或设想,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明确阐述“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长期支配中国学术界的“五种社会形态(生产方式)论”,实为列宁和斯大林总结出来的“理论”,特别是后者将其教条化和神圣化,因而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李文才潘静
- 关键词:社会形态理论《德意志意识形态》斯大林
- 社会形态理论视域下劳动的历史溯源
- 2024年
-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物质性活动,是实现人之本质的哲学前提。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即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本身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劳动者的内在需要,不受外来力量的强迫和监督。作为一种自由生命的表现,劳动者原本可以完全按照自我意志、自由、自觉地劳动。然而,资本主义历史时期人的劳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 郑扬涛
- 关键词:物质资料生产历史溯源社会形态理论
- 晚年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革新的再探析
- 2024年
-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革新呈现为对社会历史的持续探索而不断地调整唯物史观整体致思方向的开放性过程。以人类史前史和东方社会史研究成果为理论前提并借助于地质学中用以描述地质层系构成的“原生、次生和再次生类型”概念,晚年马克思尝试性地构建具有历史普遍性与“历史具体”内在张力的社会形态演进图式。新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完善了关于人类原初社会形态的认识,论证了东西方社会形态演进的差异化路径,重新唤醒了东方社会作为“实际地改变和变革现存社会”推动力量的自觉意识,从而在尊重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指明了从具体民族的生产方式与历史前提来探索人之解放这一根本指向的具体化路径。
- 孟茁胡海波
- 关键词:晚年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公社制度地质构造
- 论望月清司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重构
- 汝曼曼
- 马克思经济的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 马克思经济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构成部分,深入剖析了人类社会的核心本质及其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实际上,经济的社会形态理论并不是马克思头脑中灵光乍现的结果,而是贯穿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全过程。马克...
- 张荣炜
-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
-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剖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整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开展社会形态研究提供理论前提。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诠释,纵向上...
- 薛立森
- 关键词:社会形态
- 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双重逻辑及其统一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形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开创,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发展规律提供视角,解释其为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发展市场经济等关键问题,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内在动力并规定发展方向和规律。唯物史观五形态与三形态理论构成中国式现代化中社会主义逻辑与市场经济逻辑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逻辑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政治取向,市场经济逻辑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形式和经济动力机制。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社会主义逻辑与市场经济逻辑的有机统一,并有效用社会主义逻辑驾驭市场经济逻辑,防止和纠偏资本逻辑主导市场经济,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健发展和迭代升级。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增强全面深化改革自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动力。
- 詹宏伟张鑫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相关作者
- 洪光东

- 作品数:31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科学发展观
- 牛方玉

- 作品数:22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形态理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 中国古代史 管理理论 公权力
- 戚嵩

- 作品数:38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沈浩精神
- 赵家祥

- 作品数:197被引量:8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杨学功

- 作品数:173被引量:60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计量工作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 全国质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