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篇“ 秃杉人工林“的相关文章
龄对秃杉人工林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2025年
为了解不同龄阶段下秃杉人工林土壤碳氮储量状况,探讨龄对人工林土壤有机碳以及全氮含量及储量的影响。选择地理位置毗邻、立地条件相似的区域,以5种龄(10年生、16年生、22年生、29年生和35年生)秃杉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分析地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及储量的变化特征,以及碳氮储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龄不断增加情况下,土壤密度逐渐下降,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以及全氮质量分数逐渐上升。10、16、22、29和35年生秃杉人工林土壤0~10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分别达到161.33、165.6、171.04、175.93和185.24 t·hm^(-2),全氮储量分别达到18.30、20.64、24.20、25.94和28.26 t·hm^(-2)。因此,秃杉人工林不断健康生长过程,对土壤有机碳以及全氮的生物积累所提供的有益作用也不断提升,促进土壤碳氮储量同步提升。
刘婧岩
关键词:秃杉人工林
秃杉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
2024年
秃杉为速生树种,也是一种优良的木材加工原料,在建筑、家具、造船、矿柱、农具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开展秃杉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对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多年的秃杉人工林培育经验及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我国秃杉人工林培育技术提供参考。
段金龙苏永杨雪峰段洪李志钦
关键词:秃杉人工林
秃杉人工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年
秃杉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是优良的木材加工原料。通过对天峨县秃杉人工林培育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秃杉人工林培育提供参考。分析秃杉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探讨在培育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采种育苗、规范化育苗、幼苗抚育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对策。
徐永腾
关键词:秃杉人工林
秃杉人工林树冠轮廓及冠幅模型研究
2023年
根据秃杉人工林标准地调查数据,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性,筛选最优因子,分别采用异速生长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构建秃杉树冠轮廓模型和冠幅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冠幅深度与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冠长均显著相关。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以胸径、树高拟合的最大冠幅深度模型较优。树冠轮廓模型以三参数幂函数的异速生长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冠幅呈正态分布,以胸径、树高、优势树高、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为模型最佳变量组合,模型残差上下分布比较均匀,不存在明显偏差,且材积随着冠幅的增大而增大,以二次方程模拟效果最佳。经检验,所构建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精度较高。
江华
关键词:冠幅秃杉
桂西北不同秃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被引量:7
2023年
2018年3月份,在广西南丹县山口场9、17、25、37年生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人工林中,分别选择邻近分布、立地条件基本一致地段,各设置3块20 m×20 m的样地;在每块标准地内按S形随机设置5个代表性采样点,按照土层深度(h)0林龄秃杉人工林各土层土壤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及龄对秃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龄,土壤密度为0.852~1.011 g·cm^(-3)、总孔隙度为53.69%~78.48%、最大持水量为53.11%~78.48%,同层土壤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均随龄增加而增加,土壤密度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②同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水解氮质量分数,均随龄增加逐渐升高,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速效钾质量分数总体也随龄增加呈增加趋势,土壤pH则随龄增加逐渐下降。③相关性分析显示,秃杉人工林土壤密度,与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主要养分指标均呈现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质量分数,与土壤氮素、磷素、钾素(除全钾)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④综合试验研究结果,秃杉人工林的生长过程,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主要养分质量分数。
何斌韦秀媚冯建强杨家强黄承标张日施
关键词:秃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桂西北
桂西北不同秃杉人工林土壤碳氮储量被引量:3
2023年
依据广西南丹县山口秃杉人工林的栽植和分布状况,于2018年3—4月份在广西南丹县山口场9、17、25、37年生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人工林中,分别选择邻近分布、立地条件基本一致地段,各设置3块20 m×30 m的标准样地;在每块标准样地内按S形随机设置5个代表性采样点,按照土层深度(h)0林龄秃杉人工林0~8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全氮储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随土壤深度加深而下降、随龄增加而增大。②9、17、25、37年生秃杉人工林土壤(0~8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42.47、144.42、151.90、160.64 t·hm-2,全氮储量分别为12.34、12.92、14.41、15.11 t·hm-2,均随龄增加而增加。③不同龄土壤,土壤碳质量分数(w(C))∶土壤氮质量分数(w(N))在8.23~13.43之间,随龄增长而减少、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④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全氮质量分数、w(C)∶w(N)、土壤密度4个指标之间,均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全氮质量分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两者也均与w(C)∶w(N)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但两者与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⑤综合试验测定结果,秃杉人工林的生长过程,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生物积累,从而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
覃祚玉罗星乐杨家强程飞何斌
关键词:秃杉人工林土壤全氮土壤碳储量
不同龄阶段秃杉人工林养分元素分布及其生物循环特征被引量:6
2023年
2018年3—4月份,在广西南丹县地理位置毗邻、立地条件相似的区域,以9、17、25、37年生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为研究对象,在不同龄的秃杉人工林中分别设置3个样地(20 m×30 m),测定样地冠郁闭度、分密度,木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等;在每个龄阶段样地外选择3株平均木并伐倒,分别测定树叶、树枝、干皮、干材、根系鲜质量,并按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测定生物量鲜质量,计算分各结构层次生物量;在每个样地内随机设置5个1 m×1 m木框架尼龙网收集器,按凋落叶、凋落枝、杂物等组分分别测定年凋落物归还量;选取不同结构层次植物各组分样品,分别测定N、P、K、Ca、Mg质量分数;以养分贮存量与分配、养分年净积累量、养分利用系数、养分循环系数、养分周转期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邓肯(Duncan)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龄阶段秃杉人工林养分积累、分布及其生物循环特征。结果表明:①木各器官5种养分元素质量分数均以树叶最高,其次是干皮、树枝和树根,干材最低;各器官中不同养分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N、Ca、K、P、Mg。②乔木层中,各器官养分元素积累量占总累积量比例随龄的增长发生变化,树叶养分元素占总累积量比例随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干材和树皮养分元素占总累积量比例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③9、17、25、37年生秃杉人工林养分元素总贮存量,分别为775.91、1120.41、1320.50、1570.39 kg·hm^(-2);其中,乔木层养分元素贮存量,分别占总贮存量的89.30%、86.66%、83.62%、82.04%,随龄增加而下降;灌草层养分元素贮存量,分别占总贮存量的5.01%、5.93%、6.55%6.43%、5.69%;凋落物层养分元素贮存量,分别占总贮存量的5.69%、7.42%、9.83、11.53%,均随龄的增加而增加。④9、17、25、37年生秃杉人工林,养分元素年积累量分�
南雅薇何斌黄光友韦家国吴庆标黄振格
关键词:秃杉人工林营养元素养分积累养分分布
不同年龄阶段秃杉人工林微量元素分布及其生物循环特征被引量:7
2023年
为了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秃杉人工林微量元素的生物循环特征,以广西南丹县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观测和室内样品分析,对不同年龄阶段(9、17、25和37年生)秃杉人工林的5种微量元素(Fe、Mn、Zn、Cu和B)分布及其生物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种微量元素在乔木层中平均质量分数为w(Mn)>w(Fe)>w(Zn)>w(B)>w(Cu);各微量元素在秃杉不同器官的质量分数存在差异且随龄变化而变化。(2)9、17、25和37年生的秃杉人工林微量元素总贮存量分别为15.828、29.675、35.428和48.379 kg·hm^(-2),其中乔木层微量元素贮存量随龄的增加而减少,分别占总贮存量的91.32%、88.00%、84.53%和83.59%;灌草层微量元素贮存量分别占总贮存量的2.41%、2.76%、3.94%、3.62%;凋落物层微量元素贮存量分别占总贮存量的6.27%、9.24%、11.52%、12.79%;各微量元素中Mn或Fe的贮存量最高,其次是Zn和B,Cu的贮存量最低。(3)乔木层中微量元素贮存量的分配随龄的增加发生变化,树干(干材和干皮)和树根的比例随龄增加而增大,树冠(树叶和树枝)所占比例则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4)分微量元素年积累量分别为1.606、1.536、1.218和1.041 kg·hm^(-2)·a^(-1),随龄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微量元素中Mn的年净积累量最高,其次是Fe、B和Zn,Cu的年净积累量最低。(5)微量元素年吸收量分别为2.800、3.344、4.527和4.630 kg·hm^(-2)·a^(-1),年归还量分别为1.164、2.651、3.309和3.589 kg·hm^(-2)·a^(-1),微量元素的利用系数分别为0.194、0.128、0.149和0.117 a,循环系数分别为0.416、0.793、0.731和0.775;周转期分别为12.417、9.851、9.203和11.014 a。因此,秃杉人工林生长9年生时微量元素的积累较快,但归还速率慢,周转期较长,会较多消耗地微量元素的有效养分;9年生后微量元素积累速率逐渐减慢,归还速率加快,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微量元素生物循环,维
何斌吴庆标莫少壮李嘉方
关键词:秃杉人工林年龄阶段微量元素生物循环
秃杉人工林分直径分布模拟的研究
2022年
以福建省连城邱家山国有场19 a秃杉中龄为研究对象,以Weibull分布函数、Logistic理论生长方程、Gompertz理论生长方程进行秃杉分直径累计分布模拟研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求算参数,卡方检验方法检验模拟效果。结果表明:以相关系数最大为标准,则总体表现为Logistic方程最优、其次是Weibull分布函数、Gompertz方程较差。卡方检验显示Logistic方程的通过率为88.9%,Weibull分布函数的通过率为66.7%,Gompertz方程的通过率为22.2%。因此,今后研究秃杉人工林分直径分布规律可采用Logistic方程。
黄晖
关键词:秃杉
广西南丹县秃杉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被引量:2
2022年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广西南丹县20年生秃杉人工林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秃杉各器官碳含量为436.4~501.2 g/kg,其由大到小依次为干皮、树枝、树根、干材、树叶。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含量分别为449.8、392.5和424.7 g/kg。土壤(0~80 cm)平均碳含量为19.0 g/kg,各土层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20年生秃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255.81 t/hm^(2),其中乔木层为99.43 t/hm^(2),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8.87%;灌草层为2.14 t/hm^(2),占0.84%;凋落物层为2.52 t/hm^(2),占0.98%;地土壤(0~80 cm)为151.72 t/hm^(2),占59.31%。秃杉人工林各器官碳储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关系,干材的生物量最大,其碳储量也最高,占植被层碳储量的59.48%,树枝、树叶、干皮和树根的碳储量共占36.05%。20年生秃杉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2.52 t/(hm^(2)·a),有机碳年净固定量为5.98 t/(hm^(2)·a),年净CO 2吸收量为21.93 t/(hm^(2)·a)。
刘凡胜韦明宝莫少壮杨正文何斌南雅薇惠柳笛
关键词:秃杉人工林碳储量碳分配

相关作者

何斌
作品数:168被引量:1,278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人工林 尾巨桉 生物量 营养元素 桂西北
黄承标
作品数:149被引量:1,145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马尾松 土壤理化性质 桂西北 人工林 混交林
吴庆标
作品数:60被引量:788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量 人工林 碳储量 营养元素 生态系统碳储量
陈玉萍
作品数:12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秃杉人工林 人工林 尾巨桉人工林 碳贮量 碳素含量
荣薏
作品数:13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秃杉人工林 厚荚相思人工林 人工林 尾巨桉 碳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