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0篇“ 科技综合实力“的相关文章
西湖区: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2019年
全省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列第6位,创历史最佳;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全市排名前进7个位次列第2位,取得历史性突破;高新产业投资额增幅列全市第1位;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连续13年保持全省第1位;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4家,创历史最佳;培育省级以上创新人才8名,创历史最佳……2018年.
西湖区科学技术局
关键词:综合评价专利授权科技金融
反映南阳市科技综合实力的文献情报研究
2016年
本文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为数据来源,采用传统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南阳市2006-2015年间发表的9673篇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科技论文进行计量统计,通过分析论文生产力年代分布、来源期刊、机构分布、研究热点主题等,以期对南阳市近十年科技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宏观的了解。
左亮亮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情报科技创新能力数据来源
吉林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研究
2016年
本文从吉林省科技发展情况着手,在吉林省科技基础情况、科技投入情况、科技产出情况基础上,构建了吉林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找出科技发展中的差距和存在问题,并应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辽宁、黑龙江和陕西省的科技综合实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吉林省科技实力存在问题,最后为吉林省的科技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杨思思李贺南宋微戴磊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基于R&D视角的高校科技综合实力评价与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从R&D视角建立包含高校R&D人员及活动单位、高校R&D经费支出、高校R&D项目与机构、高校R&D产出4个综合指标和19个分指标的高校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的高校科技综合实力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得出各地区高校科技综合实力排名;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梁燕张晓阳
关键词:科技综合实力指标体系
提升科技综合实力 支撑安徽转型发展
2014年
近年来,安徽省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支撑转型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13年,全省研发投入强度达1.85%,超越湖北省,居全国第9位,首次跃居中部第1位。科技部《全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3》显示: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国家知识产权局《2013年全国专利实力状况报告》显示:安徽省专利综合实力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强。
谢宏豹
关键词: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研发经费投入企业研发费用
江苏省高校科技综合实力评价与分析
2014年
高校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是提高高校科技管理能力的基础性策略。基于R&D资源清查数据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指标数据,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校科技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江苏省与其他省份R&D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校科技综合实力提升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必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保证资源投入,统筹各项科技计划,强化过程管理,转变人才观念,注重知识资源管理和科技条件建设,培养创新文化环境,从而促进江苏高校科技工作的不断发展。
周国华
关键词:高校科技综合实力
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评价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然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利用2009年科技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密切值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我国不同地区科技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三种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科技综合实力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的梯度分布特征;同时,在一个区域内部科技综合实力的水平也存在差异。
玄兆辉吕永波罗亚非
关键词:科技综合实力熵权法密切值法
区域科技综合实力评估分析
2012年
为了更好地把握河南省科技综合实力所处的水平和阶段,通过建立一套适合省(市)评价科技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方法对河南省科技综合实力做出评价,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合理化建议,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科技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优化配置科技力量,促进经济、科技快速协调发展。
李爱华
关键词:科技综合实力协调发展
基于灰色关联的温州各县区科技综合实力与区域技术创新活动关系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2009年发布的《温州科技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计算温州各县区在全省的科技综合实力排名与其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经费投入总额等七项科技进步指标的相关关系,最后分析计算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周欢怀卢淑静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R&D活动灰色关联分析
基于层次—因子综合评价法的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分析科技综合实力的构成要素,建立相应的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层次—因子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并对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进行了逐年评价。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评价结果不仅反映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发展趋势,而且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的提高提供了决策支持。
李旻暾王莉
关键词:科技综合实力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相关作者

刘思峰
作品数:888被引量:10,257H指数:49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灰色系统 区间灰数 灰色关联分析 群决策 GM(1,1)模型
胡坤
作品数:20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科技综合实力 时间序列 穿戴 野外 背负
李炳军
作品数:120被引量:963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灰色关联分析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数学模型
王莉
作品数:104被引量:189H指数:7
供职机构:平顶山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SUB 动力学研究 复合材料 电催化剂
吕金福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天津市统计局
研究主题:科技综合实力 城市 产业结构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