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2篇“ 程序性权利“的相关文章
行政自动化背景下相对人程序性权利保障研究——以交警非现场执法为例
2024年
近年来,自动化行政的概念在行政执法领域越来越受关注,其中交警非现场执法作为一种半自动化行政模式,因其与公众生活紧密联系,而受到广泛关注。交警非现场执法具有程序化,非接触化的特质,虽然有效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但也给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救济权等程序性权利保障带来挑战。在我国,围绕交警非现场执法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和顶层设计,但对于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保障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尽管现有研究已突出了法律与技术交融的重要问题,但对于如何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评估非现场执法活动的影响,尚未进行充分探讨。因此本研究将在法治框架内,融入技术与社会伦理学科的观点,以补充法律领域内的空白,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界定交警非现场执法的法律边界、程序及技术规范,以确保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
陆佳骏徐伟
关键词:非现场执法程序性权利
程序性权利与事实的准确
2023年
国家在政治与道德层面有义务为人们提供公平的程序以解决法律适用纠纷,由此人们享有程序性权利。这项义务源于将每个人当作法律秩序中自由且平等的成员来对待的国家责任。但是,对程序性权利的坚持可能会妨碍事实查明的准确,反过来又会导致对实质权利的保护不足。由此,国家也有义务给事实查明设置一个合理的准确度标准。因此,法律秩序应该在人们所拥有的程序性权利的约束下努力提高事实查明的准确。不过,解决人们之间的争端必须尊重他们作为自由人的地位,提供合理、准确程序的责任应当从属于提供程序性权利的责任。
严泽岷(译)
关键词:程序性权利程序公正
自动化行政中相对人程序性权利保护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科技在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行政行为方式。自动化行政行为大量出现,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使得行政案件能够实现“同案同判”的效果;另一方面,由...
何冠凝
论非现场执法中的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保障被引量:2
2023年
2021年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对非现场执法做出原则规定,但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等自动化方式的应用也带来新的问题。通过对非现场执法两阶段的分析,筛选出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的适用条件。而针对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发生告知不及时,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权被压缩,行政机关说明理由有待完善等问题,可从履行行政机关及时告知义务,强调行政机关听取意见环节,强化行政机关说明理由义务等方面对非现场执法加以规制。
李晓菲张闯
关键词:非现场执法行政处罚程序性权利
自动化行政中的程序性权利研究
自动化行政是通过自动化系统来辅助或代替人工行政的一种新型行政方式,具有自动化、数字化和代码化等特征。由于能够提升行政效率和保障行政公正,自动化行政成为目前开展行政活动的重要方式。根据数字技术对行政活动的影响程度,自动化行...
苗运卫
关键词:程序性权利正当程序
备案审查制度中的程序性权利保障研究
备案审查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宪法监督方式之一,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持续推进依法治国的全面建设,高度重视宪法实施与宪法监督工作,并对日后备案审查工作的开展做出了...
彭佳琪
关键词:宪法监督备案审查制度程序性权利法律保障
论监察对象的程序性权利:价值、类型与救济被引量:1
2022年
监察权作为一种新型国家权力,带来了新的权力监督与权利保障问题。监察对象的程序性权利既是对监察权进行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本身亦必须得到有效保障。基于不同的语境,监察对象程序性权利的价值包括实现监察程序的内在价值、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及法的安定等。以宪法与现行监察立法为参照,监察对象程序性权利可划分为程序性基本权利程序性一般权利、明定程序性权利和推定程序性权利。目前,对监察对象程序性权利的保障,不宜建构新的救济机制,而应对现行的复核与申诉制度进行深入改造。
王学辉唐成余
关键词:程序性权利监察对象
交警非现场执法中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近年来,交警非现场执法被广泛运用于治理超速、违规变道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虽然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交警非现场执法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但在执法实践中,由于告知行为不及时、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权利受到压缩等情况的存在,天量罚单等不...
马近斐
关键词:交警执法电子警察非现场执法程序性权利
现代权利理论争论程序性解决方案的贡献与缺憾——与彭诚信程序性权利观商榷被引量:2
2021年
彭诚信在其《现代权利理论研究:基于“意志理论”与“利益理论”的评析》一书中提出的程序性权利观,是对以意志理论和利益理论为代表的现代权利理论深刻反思的结果。这一新型权利理论具有从实体关涉到程序性关涉的研究视角与范式转换的重大意义,解决了现代权利理论难以拓展解释公法权利现象和权利在立法、司法及执法环节中的不同样态的问题。程序性权利观也存在一些缺憾,尤其是无法摆脱对权利实体问题的追问,在实践中呈现为一种综合意志理论和利益理论的尝试,却事实上无法弥合两者之间的深层哲学裂痕。因此,程序性权利观或许无法完成其超越现代权利理论的历史使命。
张玉洁
关键词:意志理论
程序性权利保障对被征地农民可行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森的理论框架,探究征地过程中程序性权利是否以及如何提升农民的可行能力,以有效保障其自身权益,从而为征地程序的规范和改革问题提供深入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程序性权利保障有助于提高农户的可行能力,其中,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可行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参与权没有通过显著检验,但其改善有助于提升农民的可行能力。家庭年收入和学历也对农户的可行能力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家庭成员中是否有村干部没有通过显著检验,地域差异与可行能力呈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程序性权利的保障通过增加农民对征地过程的有效参与、提升表达沟通能力、规范权力运行进而提升了农户争取自身权益的综合能力。因此,应当通过规范征地程序来保障农民程序性权利,同时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养。
刘向南李淑芳李可星
关键词:土地征收征地补偿程序性权利

相关作者

刘向南
作品数:51被引量:516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程序性权利 影响因素 宅基地 土地征用制度 征地制度
彭欣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环境保护法 程序性权利 《环境保护法》 比较法 和谐社会
武静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保护法 程序性权利 《环境保护法》 比较法 和谐社会
胡敏洁
作品数:73被引量:644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研究主题:行政 福利权 行政相对人 给付行政 行政任务
李希昆
作品数:127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保护法 可持续发展 环境侵权 《环境保护法》 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