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0篇“ 第二代杂交捕获“的相关文章
- 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析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诊断宫颈癌的效能。方法从2020—2022年我院收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中抽取116例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TCT、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HPV-DNA检测以及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CT、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HPV-DNA 2种诊断方法单一和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TCT、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HPV-DNA检测效能相近(P>0.05);2种联合诊断与单一诊断相比,联合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较高(P<0.05),漏诊率和误诊率较低(P<0.05);TCT、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HPV-DNA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相近(P>0.05)。结论TCT、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均具有良好诊断效能,两者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精准度和灵敏度。
- 崔佳胜熊忆南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肿瘤液基细胞学
-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D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DNA(HC2-HPV-D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接收的350例CIN可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均开展HC2-HPV-DNA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并将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HC2-HPV-DNA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显示,350例CIN可疑患者中慢性炎症138例,CINⅠ级132例,CINⅡ级45例,CINⅢ级35例;HC2-HPV-DN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54例,阴性196例,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提高,诊断阳性率呈现升高的趋势;HC2-HPV-DNA检测诊断CIN的灵敏度为56.60%,特异度为75.36%,漏诊率为43.40%,误诊率为24.64%。结论将HC2-HPV-DNA检测CIN用于疾病筛查中可有效减少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过度使用。
- 任玲
- 关键词: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人乳头瘤病毒阴道镜宫颈活检
-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与多重荧光PCR在口咽癌中对高危型HPV的检测比较
-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和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口咽鳞癌患者中对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验证HC2技术对高危型HPV检测的可行性。 方法...
- 路磊
- 关键词:口咽癌人乳头状瘤病毒第二代杂交捕获法
- 文献传递
- 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与原位杂交技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与原位杂交技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与原位杂交技术对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2017年1 500例妇女进行筛查,应用HC2与原位杂交技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价。结果根据对1 500例被筛查者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HC2技术检测CI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3%和76.2%,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5%和86.4%。结论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与原位杂交技术联合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能显著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黄文勇童娟汪亮亮
- 关键词:原位杂交技术宫颈上皮内瘤变
- FTA Elute指示卡联合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用于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FTA Elute指示卡(英国GE公司)联合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 2,HC2)在人群中开展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性。方法2012年5—6月,选择江西省铜鼓县参与“低成本子宫颈癌分子技术筛查方法研究(LCMCCSS)”项目复查的412名25~65岁妇女纳入研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价医师采样和自我采样时,FTA Elute指示卡和液体管联合HC2检测方法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CIN2+)的有效性。结果医师采样时,在维持液体管检测灵敏度(12/13)的基础上,FTA Elute指示卡会大幅提高检测的特异度,特异度由69.5%(266/383)增长到77.8%(298/383)(P〈0.001)。自我采样时,FTA Elute指示卡虽会提高检测的特异度,特异度由62.3%(238/382)增长到75.7%(289/382)(P〈0.001),但其灵敏度由液体管的10/13降为8/13(P=0.625)。对于FTA Elute指示卡采样标本,医师和自我采样一致率为86.1%(340/395);对于液体管采样标本,医师和自我采样一致率为79.5%(314/395)。医师通过FTA Elute指示卡采样,筛查效果最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98,95%CI:0.838~0.958)。结论FTA Elute指示卡联合HC2法检测筛查宫颈癌具有较好的有效性,通过进一步大样本验证,有望成为卫生资源匮乏地区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手段。
- 陈凤张希王少明胡尚英陈汶赵方辉何微张雨晴乔友林
- 关键词: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FTA
- 宫颈病变患者第二代杂交捕获-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结果分析
- 2014年
-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受多种因素共同调控,宫颈的局部感染是最普遍的高危因素[1],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能是引发宫颈癌的因素。宫颈癌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至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直至浸润癌的一系列由量变到质变连续发展的过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从宫颈炎性病变到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就显得尤重要[2]。为了解第2代杂交捕获(HCⅡ)-人乳头瘤病毒(HPV)-DNA 检测(HCⅡ-HPV-DNA)在宫颈癌及 CIN 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本研究对272例患者的宫颈分泌物作了13种高危型HPV 检测,并将结果同宫颈活检组织检查进行了对比,报告如下。
- 郭钰卫建平
- 关键词:第二代杂交捕获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高危型HPV
- 多重PCR法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分析比较
- 2013年
- 目的比较并分析多重PCR法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结果。方法分别采用HC2法与多重PCR检测HPVDNA,以细胞学诊断分组比较HPV阳性率,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结果中的一致性。结果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在175例受检妇女中,137例为阴性,38例为阳性,检测阳性率为21.74%,HC2法检测结果显示,135例为阴性,40例为阳性,检测阳性率为22.86%;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组(NILM)的13种HR-HPV阳性率为9.1%,低于宫颈细胞异常组的阳性率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2法和多重PCR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强(Kappa值为0.868)。结论多重PCR法与HC2法检测相比一致性强,特异性、灵敏度高,可以与细胞学或者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以提高其准确性。
- 石龙姣陆军
- 关键词:多重PCR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 第二代杂交捕获检测人乳头瘤病毒交叉反应对子宫颈筛查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交叉反应,分析其对子宫颈癌筛查的影响。方法 2006至2007年,中国山西襄垣、河南新密、新疆和田16~54岁的2625位妇女参加了子宫颈筛查,分别接受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HPV hc2(hc2-H)检测。601例hc2-H阳性或细胞学诊断≥ASC-US的患者,接受电子阴道镜活检。再从筛查结果阴性者中,随机抽取10%(202例)。对这803例(包括202例阴性和601例阳性)患者采用低危型hc2试剂盒(hc2-L)检测,并且用LA(linear array)试剂盒对HPV分型。hc2对检测范围外的HPV型别的阳性结果被定义为交叉反应(CR),包括hc2-H交叉反应(HCR)和hc2-L交叉反应(LCR)。结果诊断结果为689例正常、82例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和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以上病变(CIN2+)。经方差分析,组间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16,P=0.199)。hc2阳性率高于LA。仅针对hc2的18种型别,hc2与LA检测一致率是75.0%,Kappa值0.569。HCR和LCR在全体筛查人群中分别是8.9%和10.3%,正常者中是10.2%和10.9%,CIN1中是5.3%和0.0%。CIN2+组未发现交叉反应情况。多重感染者中交叉反应率不足2%。LCR以HPV55型较多见,HCR集中体现在HPV53、66和82上。结论使用全长RNA探针检测HPV DNA的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试剂主要进行筛查,其交叉反应发生在普通人群和CIN1患者,由于CIN2样本量小且主要感染为高危型,未发现交叉反应。
- 孙海魁陈汶陈凤刘新伏刘彬崔剑峰乔友林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在ASC-US患者分流管理中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评价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在ASC-US患者分流处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患者同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HC-Ⅱ法检测HR-HPV DNA,对其中宫颈细胞学结果判读为ASC-US的512例ASC-US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512例ASC-US患者中HR-HPV DNA阳性342例,占66.79%.HR-HPVDNA阳性对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的敏感性为92.65%,特异性为37.16%.对CINⅡ及以上者的阴性预测值为97.06%.结论 HC-Ⅱ法检测HR-HPV DNA在ASC-US患者分流管理中有意义.对HR-HPV DNA阳性的患者需行阴道镜检查.
- 谭露邓继红马丽莎
- 关键词:非典型鳞状细胞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第二代杂交捕获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第二代杂交捕获(HC-2)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对2320名妇女进行TCT、HPV、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高危型HPV检测阳性270例,占11.6%。结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部分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诊断,在1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检测出110人HPV为阳性,占82.1%。其中CINⅠ78例,CINⅡ24例,CINⅢ20例(CINⅢ12例、原位癌8例),宫颈鳞癌10例,宫颈腺癌2例。HPV阳性率分别为76.8%、81.7%、100.0%、100.0%。结论HPV检测对于宫颈病变筛查有积极作用.对30岁以上人群HC-2检测更为重要。
- 李天秀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第二代杂交捕获
相关作者
- 乔友林

- 作品数:391被引量:7,952H指数:4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宫颈癌 子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食管癌
- 陈汶

- 作品数:96被引量:907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肿瘤 子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 陈凤

- 作品数:60被引量:77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发病风险
- 邱永秀

- 作品数:9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液基薄层细胞学 第二代杂交捕获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液基细胞学检测 HPV
- 卞美璐

- 作品数:198被引量:2,156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乳头状瘤病毒 人乳头状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