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篇“ 笼养密度“的相关文章
笼养密度对公母分饲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形态及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笼养密度对公母分饲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能力、肠道组织形态及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21日龄黄脚麻鸡720只,3层层叠式笼内饲喂,鸡笼规格为长×宽×高=1.2 m×0.8 m×0.4 m,公鸡和母鸡分开饲养,均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笼养密度分别为15(低密度组)、17(中密度组)、19(中高密度组)和21只/m 2(高密度组)。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对于公鸡,21~42日龄时,高密度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5);43~63日龄时,中高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5),中高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对于母鸡,21~42日龄时,中高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43~63日龄时,高密度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5),中高密度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2)对于公鸡,低密度组肝脏重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肝脏指数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3)对于母鸡,中密度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中高密度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4)对于公鸡,中密度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对于母鸡,高密度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中高密度组(P<0.05),中高密度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低于中密度组和中高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高密度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对于公鸡,中高密度组空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于母鸡,中高密度组空肠核因子E2相�
姬改革巨晓军单艳菊章明邹剑敏屠云洁刘一帆束婧婷庞立川范晨宇
关键词:黄羽肉鸡笼养密度免疫
饲养方式和笼养密度对宁都黄鸡肉用性能、血液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散养是宁都黄鸡生产的主要模式。层叠式笼养是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在宁都黄鸡生产中处于探索、试用阶段。为更好地推动宁都黄鸡笼养模式的推广应用,在宁都县麒麟企业有限公司笼养基地,系统测定不同笼养密度(同时进行散养对照)鸡群的生长...
方文杰
关键词:宁都黄鸡饲养方式笼养密度肉用性能肠道菌群
笼养密度对雪山鸡生产性能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旨在探索笼养密度对雪山鸡生产性能、肉品质、福利指标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选用6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雪山鸡母鸡180只,按单因素试验要求,设置高、中、低3组饲养密度进行后期笼养试验,每笼分别饲养4只、3只及2只,以此作为1个重复,每组20个重复,饲养至上市15周龄,屠宰,测定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并进行羽毛和步态评分、检测盲肠微生物菌群组成。结果表明:1)从11周龄到上市15周龄,低、中密度组雪山鸡体重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15周龄腹脂重和腹脂率,低密度组显著高于中密度组(P<0.05),且中密度组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其余屠宰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中、低密度组鸡只羽毛质量显著好于高密度组(P<0.05),此外,高、中、低密度组的雪山鸡步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3)雪山鸡盲肠内容物均以Firmicutes(厚壁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的菌群为主。3种饲养密度菌群差异不显著(P>0.05),但中密度饲养模式下肉鸡盲肠内容物中特有OTUs较少,相对于高密度盲肠微生物区系而言,中、低密度盲肠微生物群落更趋于相近,有些差异菌群可能与体重及腹脂沉积相关,如Blautia菌属等。综合看来,对于雪山鸡而言,考虑采用中密度饲养模式能够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孔令琳王来娣白皓江勇王志秀王维陈国宏戴网成常国斌
关键词:雪山鸡饲养密度肉品质步态盲肠微生物
蛋鸡育成期适宜笼养密度与群体规模研究
本课题针对群体环境中饲养密度与群体规模效应混杂的问题,在保证料位和饮水面积一致的前提下,研究了两者及其组合对青年鸡生长发育、应激敏感性的影响,跟踪了育成期群体环境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后续效应,为笼养育成鸡科学分群奠定了基础...
张金鑫
关键词:蛋鸡笼养密度
文献传递
降低笼养密度 提高蛋鸡生产性能被引量:1
2007年
在20世纪中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饲养成本,蛋鸡生产的饲养规模和饲养密度越来越大,出现了蛋鸡笼养的高度集约化的密集饲养方式。生产者最大限度地利用饲养装置来提高纯收入,使每只鸡占有的鸡笼面积不断减少。虽然高密度笼养极大地提高了蛋鸡的生产效率,使生产者获得了丰厚利润,但是,饲养密度大也给蛋鸡带来一系列的动物福利问题。主要是产蛋母鸡不能自由表达就巢、沙浴、觅食、上栖架栖息、用爪扒地、拍打翅膀、舒展抖动身体、散步、奔跑等正常的行为。已经证实,笼养产蛋母鸡比平养产蛋母鸡的恐惧感更强。由于缺乏活动,笼养产蛋母鸡比其他自由饲养方法的母鸡骨骼健康更容易受到损害。笼养对产蛋母鸡动物福利最大的损害是可以引起笼养产蛋鸡疲劳症和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不能站立,但仍能采食和饮水,母鸡消瘦,容易发生骨折甚至死亡。
李凯年逯德山
关键词:笼养密度蛋鸡生产产蛋母鸡饲养成本饲养密度
不同笼养密度下肉仔鸡的行为特点及其与胸囊肿发生的关系
研究笼养密度分别为17只/m2(高密度)、14只/m2(中密度)和11只/m2(低密度)条件下,4~6周龄肉仔鸡的行为特点,以及笼养密度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笼养肉仔鸡各行为持续时间比例中趴卧最高,达77.08...
赵芙蓉李保明赵亚军耿爱莲施正香
关键词:肉仔鸡胸囊肿笼养密度
文献传递
笼养密度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及其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被引量:6
2007年
研究笼养密度分别为17只/m^2(高密度)、14只/m^2(中密度)和11只/m^2(低密度)条件下,4-6周龄肉仔鸡的行为特点,以及笼养密度与胸囊肿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笼养肉仔鸡各行为持续时间比例中趴卧最高,达77.08%。6周龄肉仔鸡行为与4和5周龄的相比,其行为受密度的影响最大:高密度下趴卧持续时间长、频次低(P〈0.05);低密度下行走、饮水、采食、梳羽、舒展、晃动等活动型的行为频次高、持续时间长(P〈0.05);高密度下胸囊肿发病率显著高于低密度(P〈0.05),且发病率与晃动、梳羽行为持续时间比例及趴卧频次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97,P=0.048;r=-0.999,P=0.028;r=-0.996,P=0.034)。高笼养密度条件下,肉仔鸡趴卧行为持续时间长,晃动、梳羽等活动型行为持续时间缩短,频次降低,其胸囊肿发生率增大。
赵芙蓉李保明赵亚军耿爱莲施正香
关键词:笼养肉仔鸡胸囊肿
笼养密度对九孔鲍生长的影响
2001年
在室内水池内以五层笼摞叠养殖方式 ,试验了入笼时平均壳长 2 1.2 mm(平均体重 1.17g)、37.0 mm(平均体重 5 .4 3g)、5 1.8mm(平均体重 16 .0 8g)小、中、大 3种规格的九孔鲍的不同放养密度对其生长的影响。笼子大小为 4 0 cm× 30 cm× 12 cm。小规格设每笼放养量为 2 5、30、35、4 0、4 5与 5 0只6种密度 ;中为 2 5、30、35、4 0、与 4 5只 5种密度 ;大为 2 0、2 5、30与 4 0只 4种密度。经 6 0 d试验 ,结果表明 :(1)小个体组以 30只 /笼生长最快 ,平均 16 0μm/ d,33mg/ d;(2 )中个体组以 2 5只 /笼生长最快 ,平均 12 3μm/ d,6 2 mg/ d;(3)大个体组以 2 0只 /笼生长最快 ,平均 95μm/ d,116 mg/ d。
聂宗庆王素平
关键词:笼养
断喙方法和笼养密度
1992年
一、恶癖因素众所周知,家禽本来就有互啄的恶癖。本文所叙述的此类啄癖的发生是与不良的气候条件或环境条件有关的。在湿度极高的或高温的鸡舍内,因高密度饲养,每羽鸡所占的地面面积狭窄、尘埃多、饮水器不足、每羽鸡的采食位置狭窄、通风不良,或者上述各种因素全都存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互啄的恶癖。在自然状态下,可发现鸡互啄羽毛的现象。也可能是出于好奇心单纯地啄羽,或为了满足营养而啄羽。
倪律
关键词:家禽断喙笼养
鸡断啄方法与笼养密度
1992年
包启明
关键词:断啄笼养

相关作者

施正香
作品数:391被引量:1,01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奶牛 奶牛舍 牛舍 奶牛场 猪舍
李保明
作品数:640被引量:2,153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鸡舍 蛋鸡 栖架 畜禽舍 环境控制
赵芙蓉
作品数:111被引量:449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肉仔鸡 胸囊肿 畜禽舍 蛋鸡 空气净化装置
耿爱莲
作品数:131被引量:573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北京油鸡 蛋品质 肉仔鸡 散养 胸囊肿
赵亚军
作品数:48被引量:207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根田鼠 配偶选择 棕色田鼠 雄性 胸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