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篇“ 索因卡“的相关文章
- 索因卡诗选
- 2024年
- 小寅(译)
- “人间贵客在仙都”——索因卡访沪侧记
- 2024年
- 要说二〇二三年末,最热闹的文化新闻是什么,毫无疑问当属非洲文学巨擘索因卡夫妇的受邀访华。二〇二三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四日,应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之邀,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一九八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先生作为本届诗歌节主宾和“金玉兰奖”得主,携夫人再次到访中国。这不仅重新唤起了中国读者对非洲文学的兴趣,还将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进程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 黄怡婷
- 关键词:索因卡诗歌节非洲文学诺贝尔文学奖文化交流
- “诗是必然发生的”——简·威尔金森/沃莱·索因卡诗歌访谈
- 2024年
- 简·威尔金森(以下简称简):您可以告诉我,您是怎么开始诗歌创作的吗?是什么机缘促使您创作出人生中第一首诗?索因卡:嗯,这个问题颇有难度。我想,从学生时代起,我就一直喜欢随手涂写几行诗。
- 小寅(译)简·威尔金森沃莱·索因卡
- 关键词:索因卡诗歌创作
- 沃莱·索因卡诗三首
- 2024年
- 小寅(译)
- 《伪君子》的现代变异:索因卡对宗教伪善的审判
- 2023年
- 非洲著名剧作家索因卡的剧作《裘罗教士的磨难》,无论在主题呈现还是艺术技巧的运用方面,都承袭了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剧作家莫里哀的《伪君子》。本文基于影响研究等考据,认为索因卡对莫里哀的承袭主要体现在宗教伪善的揭示、艺术结构和人物形象的承袭,以及宗教与政治关系的考量三个方面。在宗教伪善的揭示方面,索因卡与三百年前的莫里哀遥相呼应,所揭露和讽刺的,都是职业宗教骗子的虚伪、欺骗和奸诈。在艺术结构和人物塑造方面,莫里哀和索因卡都注重于“三一律”的运用,两部剧作中的人物也有着高度的“契合”。而在宗教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两位不同时代的剧作家都根据不同的社会语境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和犀利的揭示。两位剧作家都以剧场为法庭,对宗教骗子的欺诈行径做出了犀利的“审判”。
- 吴斯佳
- 关键词:索因卡莫里哀《伪君子》
- 东方现代“流散文学”与索因卡研究——从《索因卡戏剧研究》说起
- 2023年
- 东方现代“流散文学”是20世纪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现象,体现了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东方社会文化多元发展和艰难选择的一个侧面。东方现代“流散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古代“流散文学”的特点:规模和影响远胜于古代;不再对异质文化充满新奇感和紧张感。将索因卡当作“后殖民主义作家”的代表,已是学界的共识,但从东方现代“流散文学”的谱系中来考察索因卡,我们认为他是现代非洲典型的流散作家,既有穿梭于本土与西方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感受,也有非洲作家“本土流散”的深刻体悟,更有创作中文化身份问题的思考。不同于一般流散作家具有的身份困惑和焦虑,索因卡更多地认同异质文化的融合和人类的进步与自由,从东方现代“流散文学”的视角能更好地揭示索因卡文学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 黎跃进
- 关键词:索因卡文化身份文化融合
- “选择性的折中主义”:索因卡戏剧中的现代主义倾向
- 2023年
- 以欧洲现代戏剧发展史的视角审视索因卡的戏剧,便会发现他与欧洲现代主义戏剧存在诸多关联。他对呈现生存本质的本质戏剧的倡导、对戏剧的社会启蒙功能的认识及其戏剧实践中的非理性主义元素和整体性戏剧倾向,都与欧洲现代主义戏剧的变革方向一致。索因卡为尼日利亚和非洲现代戏剧寻找到的有选择地将外来因素吸收进不断调适的本土传统的“选择性的折中主义”这条道路,既摆脱了对欧洲文学的简单模仿,又避免了文学的过度政治化倾向,并且坚持了文学创作的艺术原则。因此,“选择性的折中主义”是非洲知识分子在后殖民时代面对构建非洲文化自我的任务时所做出的一个理性选择。
- 高文惠王子
- 关键词:索因卡现代主义
- 基泰隆山的加冕礼:索因卡改编剧《酒神的伴侣》中的王权交换
- 2023年
- 索因卡在改编古希腊悲剧《酒神的伴侣》时揭开了一段王权交换的历史:英国在殖民时期运用帝国君主制和间接统治置换了土著国王/酋长,虚造的现代国家架构将非洲人从宇宙同质论中剥离,纳入帝国的牺牲秩序,强化的神权军事统治成为后殖民时期尼日利亚政治动荡的深层因素。索因卡在剧中以多元且极具张力的艺术家宇宙观重塑约鲁巴宇宙秩序,借新神狄奥尼索斯入侵忒拜/英国剧院之机,为地生人的后裔国王彭透斯加冕,从而更新了王冠的牺牲属性。戏剧舞台上“艺术家-国王”的加冕礼不仅达成了种族认同、性别认同和去军事化的世界盟约,也让西非世界的政治空间向无限他性敞开。
- 赵晶晶
- 索因卡戏剧研究
- 本书基于比较文学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角度,对尼日利亚作家索因卡的戏剧创作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分析索因卡戏剧发展中的艺术风格演变和文化立场转换;深入探讨索因卡戏剧对非洲宗教、文化、艺术的继承、批判、发展和创新,重点论述索因卡对非...
- 陈梦作
- 从“司机节”进入流变的世界:索因卡《路》中的文化政治
- 2022年
- 尼日利亚作家沃莱·索因卡在悲剧《路》中深入历史、精神与现实之维审视日益恶化的公路运输网络,揭示了后殖民社会面临的多重困境。索因卡融合约鲁巴宗教、基督教神学与尼采哲学建构了一个名为“司机节”的诗学世界,尝试在祛魅与复魅的仪式中重塑一种公路秩序:他以尼采的“永恒轮回”转化传统时间循环观,并以上帝普世救赎平衡“超人”学说,塑造现代公路主体;又以尼采主义和传统社群主义对抗现代世界中的资本运作,消解公路自由主义。索因卡的融合之“道”探究了后殖民社会的混杂性,试图在重构民族传统的同时重建新生民族国家与西方之间的关系。
- 赵晶晶
- 关键词:《路》公路改革
相关作者
- 宋志明

- 作品数:13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索因卡 对外汉语教学 神话 非洲文学 构词能力
- 陈梦

- 作品数:29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惠州学院中文系
- 研究主题:索因卡 海归 作家 雨果 新移民
- 高文惠

- 作品数:198被引量:76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饲料 分子印迹聚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子印迹 三唑类
- 赫荣菊

-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索因卡 悲剧精神 神话 《觉醒》 《丁登寺》
- 王燕

-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中文系
- 研究主题:索因卡 史诗 《路》 戏剧创作 欧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