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篇“ 红壤坡面“的相关文章
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红壤侵蚀特征分析
2024年
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防止降雨造成红土地区的土壤侵蚀、避免地表水土流失。本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对红壤地区的侵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径流量随降雨时间增加而增加;侵蚀速率随降雨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同等降雨强度下,度越大,的侵蚀速率越大。以上研究可为防止降雨引起的红壤侵蚀提供参考。
梁昌智符珂
关键词:红壤坡面模拟降雨径流量侵蚀速率
芳樟矮林栽植密度对红壤细沟形态特征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芳樟矮林栽植密度对红壤细沟形态特征的影响,以径流小区内栽植芳樟矮林为研究对象,在5°(S1)、10°(S2)和15°(S3)这3个度小区,分别设定3个栽植密度(D1:1.5 m×1.5 m、D2:1.0 m×1.5 m、D3:1.0 m×1.0 m),利用无人机摄影技术,分析自然降雨下1年生芳樟矮林地细沟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细沟几何特征值随栽植密度增大而减小,随度增大而增大;细沟形态特征指标中,细沟密度、复杂度、割裂度、体积与宽深比的特征值范围分别为0.19~1.48 m/m^(2)、1.01~1.42、0.01~0.23、0.06~1.70 m^(3)和1.63~3.25,其中细沟宽深比随栽植密度增大而增大,随度增大而减小,其余指标变化与之相反;细沟横断侵蚀形态属类U型;度是影响细沟形态特征的主要因素,且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细沟密度、复杂度与割裂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91和0.988)可作为评价侵蚀量的优选指标。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化芳樟矮林的栽植布局和密度,为红壤丘陵区预防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
罗欣鲁向晖张海娜韩晓雪谢荣秀
关键词:栽植密度红壤坡面无人机
红壤水力与重力复合作用下的土壤侵蚀过程
2024年
[目的]土壤侵蚀是全球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分析不同条件下水力与重力复合侵蚀的水沙过程及其与砾石含量间的协同变化规律,对揭示水力与重力复合侵蚀的耦合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设置无砾石与砾石含量为40%的2种类型的土体,通过野外人工模拟连续降雨的方法,探讨水力与重力复合作用下,砾石含量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及其协同变化规律。[结果](1)无砾石土体在2场降雨中均未产流;含砾石土体在第1场降雨中未产流,但第2场降雨中含砾石土体在36 min开始产流,初始产流时间随降雨场次的增加基本趋于提前,变化为8~36 min。(2)含砾石土体各场降雨的总产流量分别为8.97,63.9,70.8,79.7,127.5 L;各场降雨后期产流过程基本一致,产流率均逐渐减小。(3)各场降雨的总产沙量分别为0.26,10.6,5.74,3.15,9.37 g;含砾石土体各场降雨中侵蚀速率均呈较大波动,但在降雨后期总体趋势均为减小。(4)无砾石土体在第2场降雨中发生重力侵蚀,侵蚀量为106.37×10^(3)cm^(3),沉积量为76.28×10^(3)cm^(3);含砾石土体在第3场降雨中,土体中下部发生小积的崩塌,重力侵蚀量为6.08×10^(3)cm^(3)。[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解析水力与重力复合侵蚀营力的耦合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张晓韩马岚马岚武志伟王洁
关键词:红壤水力侵蚀侵蚀产沙
花岗岩红壤沟头高度对沟床跌穴发育过程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为明确花岗岩红壤沟头溯源侵蚀的关键过程及形成机制。[方法]通过设定5个沟头高度(25,50,75,100,125 cm)研究花岗岩红壤沟床跌穴发育过程。[结果](1)随沟头高度增加,沟床径流雷诺数、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和射流参数(触底流速、射流剪切应力、瞬时动能、跌穴径流能耗)均表现为增加趋势。(2)红土层沟床形成“V”形跌穴,随流量增加跌穴形态变化增大,但只形成积较小的跌穴。而砂土层在冲刷过程中,沟床跌穴发育较为明显,当流量增大到120 L/min后,沟床破碎化程度增加,跌穴轮廓逐渐清晰,横截积增大。(3)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和沙普利值构建并表征模型各参数的关系,红土层沟床径流的弗罗德数、径流功率、水平出射动能、雷诺数与横截积呈负相关;砂土层沟床径流的弗罗德数和跌穴径流能耗与横截积呈负相关。沟床跌穴侵蚀程度可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模型预测(LCCC=1.02,R_(adjusted)^(2)=0.876和0.868)。[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沟头溯源侵蚀机理和沟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王建羽林哲廖达兰段晓倩邓羽松
关键词:水力参数
一种红壤径流小区水土流失量的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壤径流小区水土流失量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分流池或/和集流池进行搅拌;对分流池或/和集流池中的浑水依次进行采样、取样和定样,计算得到分流池或/和集流池的含沙量;对分流池或/和集流池的含沙量进行...
陈晓安徐爱珍汤崇军伍冰晨陈蕾王凌云李英熊峰
一种红壤径流小区水土流失量的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壤径流小区水土流失量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分流池或/和集流池进行搅拌;对分流池或/和集流池中的浑水依次进行采样、取样和定样,计算得到分流池或/和集流池的含沙量;对分流池或/和集流池的含沙量进行...
陈晓安徐爱珍汤崇军伍冰晨陈蕾王凌云李英熊峰
蔗叶掺混还田对赤红壤侵蚀的影响
甘蔗是我国赤红壤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蔗叶是甘蔗最主要的附属产品,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资源。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对蔗叶资源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在田间就地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赤红壤作为重要的甘蔗生产基地,受...
李聚辉
不同母质红壤细沟侵蚀过程机理的试验研究
我国南方红壤山地丘陵区水热资源丰富、耕地分布广泛,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但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红壤丘陵区已成为我国水土流失范围最广、程度较高的地区,土壤侵蚀严重程度仅次于黄土高原。径...
龚雨薇
关键词:红壤细沟侵蚀泥沙输移土壤可蚀性水土保持措施
作物类型和种植模式对赤红壤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陈钊柱
黄土和红壤侵蚀差异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被引量:4
2023年
为探究黄土和红壤侵蚀受雨强和度影响的差异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通过测定分析黄土和红壤的各种理化性质,并分别对2种土壤在2个度(15°,20°)、2个雨强(60,90 mm/h)条件下开展4场降雨。结果表明:(1)与红壤相比,黄土的土壤颗粒更细,二者的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相差均在3%~6%以内,干筛时各粒级团聚体相差不大,但经湿筛破坏后二者团聚体差异较大,红壤的相对机械破碎指数(RMI)小于黄土,黄土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络合态氧化物含量均高于红壤,无定形氧化物和游离氧化物则低于红壤;(2)同雨强、同度条件下,黄土产流时间均短于红壤,产流开始后,红壤比黄土先达到稳定径流率,不同雨强、度条件下,红壤稳定径流率为30~120 mL/s,黄土为100~220 mL/s,且在相同度、雨强范围内,红壤径流率变化层次分明,黄土则交错复杂;(3)红壤的产沙率和径流含沙率都较低,且多在产流几分钟即出现产沙率最大值,黄土产沙率则和径流率类似,在产流前期快速增长,10 min之后开始波动变化,再进入相对稳定产沙阶段,产沙率和径流含沙率随雨强和度的变化复杂;(4)不同土壤自身理化性质是影响侵蚀的内在因素,与黄土相比,红壤的下渗能力更好,土壤抵抗径流剪切和剥蚀的能力更强,使得在同雨强、同度条件下红壤的侵蚀程度远低于黄土,规律性也更显著。
金鑫翟婷汪蓬宋颖汤珊珊郑添元谢泽龙
关键词:雨强坡度土壤性质

相关作者

王辉
作品数:58被引量:424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
研究主题:红壤 地表径流 土壤侵蚀 养分流失 入渗
李朝霞
作品数:77被引量:1,181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红壤 三峡库区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土壤
张会茹
作品数:6被引量:21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红壤坡面 模拟降雨 土壤侵蚀过程 产流过程 坡度
郑粉莉
作品数:305被引量:4,465H指数:4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 东北黑土区 坡面 细沟侵蚀
蔡崇法
作品数:255被引量:4,074H指数:3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红壤 土壤 土壤侵蚀 三峡库区 紫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