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720篇“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相关文章
- 中药通过细胞{1}{2}调节激酶{2}通路调控胃癌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存在发现晚、5年生存率低的特点,手术切除仍然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大鼠肉瘤蛋白(Ras)/迅速加速性纤维肉瘤蛋白(Raf)/丝裂原活化的细胞{1}{2}调节激酶(MEK)/细胞{1}{2}调节激酶(ERK){2}通路在调控细胞增殖、转移、凋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很多学者探索调控Ras/Raf/MEK/ERK{2}通路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在{2}转导机制研究、靶向抑制剂筛选、中医药治疗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实验验证在胃癌的治疗中干预其{2}传递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 赵颖异吕星谭雅兰韩永光
- 关键词:胃癌中药
- 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4通过细胞{1}{2}调节激酶1/2{2}通路促进肝细胞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 2024年
-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4(PXMP4)对肝细胞癌(HCC)细胞迁移和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HCC组织中PXMP4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HCCLM3和MHCC97H细胞中干扰PXMP4,在Huh7和MHCC97L细胞中过表达PXMP4,利用WB和qPCR法验证干扰/过表达效率。利用CCK-8、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干扰/过表达PXMP4对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B法检测干扰/过表达PXMP4或0、5、10和20μmol/L U0126处理对HCC细胞中N-cadherin、E-cadherin、vimentin、细胞外信号调节{10}(ERK)、p-ERK表达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HCC组织中PXMP4呈高表达(P<0.05)。临床病理分析发现,PXMP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联(P<0.05)。在HCC细胞中,干扰PXMP4后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EMT进程(P<0.05);反之,过表达PXMP4后促进HCC细胞增殖、侵袭及EMT进程(P<0.05)。此外,PXMP4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HCC细胞EMT进程,U0126处理同样能够抑制HCC细胞EMT进程。结论:PXMP4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HCC细胞分化有关联,PXMP4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HCC细胞EMT进程。
- 李巍徐梓山马柯张静雨胡晓云贺国洋
-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上皮间质转化
- 酪氨酸蛋白激酶6与{1}{2}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酪氨酸蛋白激酶6(protein tyrosine kinase 6,PTK6)是一种与Src家族密切相关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能够促进多种生长因子受体的致癌{2}通过下游{2}分子,如细胞外{2}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促癌或抑癌的作用。ERK{2}通路被认为是经典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2}转导途径,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PTK6作为肿瘤的新靶点,可与下游ERK{2}通路相互作用,从而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就PTK6影响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等与ERK{2}通路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刘倩倩(综述)潘丰彦刘芳陈彻(审校)
- 关键词:肿瘤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 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2}/丝裂原活化蛋白{2}/细胞外信号调节{2}信号通路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丝氨酸/苏氨酸蛋白{1}(RAF)/丝裂原活化蛋白{1}(MEK)/细胞外信号调节{1}(ERK)信号通路在RA中的调控机制研究,发现该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中介导免疫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并与RA-FLS自噬关系密切。此外,RAF/MEK/ERK信号通路与RA骨破坏也具有相关性,但目前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RAF/MEK/ERK信号通路与RA骨破坏的相关性研究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同时,提出以RAF/MEK/ERK信号通路为靶点开展RA药物靶向研究,可能会推动RA治疗药物的发展,为治疗RA开辟新途径。
- 雷海桃王海东王金海李伟青苏小军年芳红杨静宁义菲田雪梅
- 关键词:MAP激酶信号系统关节炎类风湿滑膜细胞
- 细胞{1}{2}调节激酶1/2{2}通路调控细胞侵袭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细胞{1}{2}调节激酶(ERK)1/2是一种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参与Ras-Raf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ERK的{2}转导级联,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甚至侵袭作用。肺癌、肝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痫前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以及其疾病的转移和病情的进展,均与ERK1/2{2}通路调控细胞侵袭性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探索ERK1/2{2}通路侵袭性在相关疾病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根据近些年国内{1}的最新研究,介绍ERK1/2{2}通路侵袭性这一特性在各个疾病中所发挥的相关调控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启示。
- 葛新滢邵露露高雪林何荣霞
-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侵袭性肿瘤子痫前期
- 草地贪夜蛾细胞{1}{2}调节激酶基因克隆及对不同环境胁迫的响应
- 2023年
- 为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细胞{1}{2}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对{1}界环境胁迫的响应,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克隆草地贪夜蛾ERK基因,命名为SfERK,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技术分析SfERK基因在不同龄期、不同组织及A区段紫{1}辐射(ultraviolet-A radiation,UV-A)胁迫和低温、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SfERK(登录号:MZ061919)基因cDNA全长为2127 bp,开放阅读框为1212 bp,编码404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相对分子量约44.48 k D,等电点为6.34。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fERK与鳞翅目昆虫ERK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发育表达模式表明SfERK在卵期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模式表明SfERK在成虫头部(去除触角和复眼)相对表达水平达最高。UV-A和低温胁迫均可诱导SfERK表达。UV-A胁迫下,雌雄成虫体内SfERK基因分别在不同处理时间下显著上调,分别在120 min和30 min时的表达量最大;4℃低温胁迫下,雌雄成虫体内SfERK基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模式,分别在120 min和90 min时达到峰值;36℃高温胁迫下,草地贪夜蛾雌成虫体内SfERK基因在高温胁迫下均显著下调;雄成虫体内SfERK基因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在90 min时表达量最大。表明SfERK基因在草地贪夜蛾响应环境胁迫的分子机制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李锦孟建玉周吕张长禹
- 关键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基因克隆
- RAS/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2}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胃癌(GC)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环境和遗传因素等。细胞内{1}通路失调代表了一种常见的致病机制,可能适合对患者进行靶向药物治疗。RAS/RAF/丝裂原活化蛋白{2}(MEK)/细胞外{1}调节{2}(ERK){1}通路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大多数针对此通路的药物研究是基础实验,临床试验有待开展。本文就RAS/RAF/MEK/ERK{1}通路在G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论述其与GC的关系及潜在的作用机制,以及RAS/RAF/MEK/ERK{1}通路抑制剂在GC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G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明成武云
- 关键词:RAS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胃癌信号通路
- 含SH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表达变化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细胞{1}{2}调节激酶1/2活性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含SH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表达变化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细胞{1}{2}调节激酶1/2(ERK1/2)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60只被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模型组、Ad-GFP组、Ad-SHP2组及Ad-shRNA/SHP组),每组32只。除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其余四组构建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空病毒Ad-GFP、表达野生型SHP2及GFP的腺病毒Ad-SHP2、表达GFP及靶向SHP2的短发夹RNA(shRNA)的腺病毒Ad-shRNA/SHP自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入Ad-GFP组、Ad-SHP2组及Ad-shRNA/SHP2组大鼠,各组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选取8只大鼠留取肝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Masson三色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胶原沉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肝组织SHP2、ERK1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HP2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RK1和p-ERK1蛋白表达。结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功构建,在各造模时间点,与模型组及Ad-GFP组大鼠肝组织胶原沉积比较,Ad-SHP2组均加重,而Ad-shRNA/SHP2组均减轻。导入野生型SHP2基因后大鼠肝组织的SHP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而导入靶向SHP2的shRNA后大鼠肝组织的SHP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在各造模时间点(第2、4、6、8周),模型组、Ad-GFP组、Ad-SHP2组及Ad-shRNA/SHP2组大鼠肝组织ERK1 mRNA及蛋白表达以及p-ERK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上述四组大鼠肝组织的ERK1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各时间点与模型组及Ad-GFP组大鼠肝组织p-ERK1蛋白表达比较,Ad-SHP2组升高(均P<0.05),Ad-shRNA/SHP2组降低(均P<0.05),模型组与Ad-GF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SHP2过表达可通过促进ERK1/2磷酸化增强ERK1/2活性,而SHP2低表达则可通过抑制ERK1/2磷酸化降低ERK1/2活性。
- 郝礼森潘恩亮季景秀苗笑佳蒋美钰王薇刘甜高莹莹
- 关键词:肝纤维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 细胞{1}{2}调节激酶1/2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子痫前期是妊娠20周后发生的以高血压、尿蛋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一种。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仍然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细胞{1}{2}调节激酶1/2(ERK1/2)是参与Ras-Raf-MEK-ERK{2}转导级联的相关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ERK1/2调节滋养细胞在子痫前期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通过调控炎症免疫反应、激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血管生成及促进滋养细胞侵袭、凋亡等相关机制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了解上述调控机制可为临床上子痫前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葛新滢邵露露高雪林何荣霞
- 关键词:子痫前期ERK1/2炎症免疫反应滋养细胞细胞侵袭
- 细胞{1}{2}调节激酶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细胞{1}{2}调节激酶(ERK)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70例大肠癌及其切缘黏膜组织中的ERK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RK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肠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 ERK在大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切缘黏膜组织(P<0.01)。ERK在大肠癌组织中蛋白表达亦高于切缘黏膜组织(P<0.01)。ERK表达阳性组大肠癌细胞凋亡率低于阴性组(P<0.01),而细胞增殖率和异常染色体比例高于阴性组(P<0.05)。ERK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细胞凋亡呈负相关(r=-0.705,P<0.01),而与大肠癌细胞增殖呈正相关(r=0.469,P<0.05)。大肠癌患者TNM分期、年龄及淋巴结转移与ERK表达有关(P<0.01);ERK表达阳性组患者累计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 ERK在细胞质内蓄积可促进大肠癌细胞增殖且抑制细胞凋亡;ERK表达与大肠癌进展密切相关,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潜在因子。
- 王松刘毅吉良勤梁秋刘洋洋
-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大肠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