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72 篇“ 细胞端粒酶 “的相关文章
间充质干细胞 端粒酶 催化亚基RT-qPCR方法的建立 2025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高效的端粒酶 活性检测方法,用于评价间充质干细胞 产品的成瘤性风险。方法:针对端粒酶 催化亚基(TERT)的保守结构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对TERT基因的引物和探针进行优化筛选,同时设置内参基因的引物和探针,在一个反应体系内使用双色荧光探针进行多重定量PCR反应,建立RT-qPCR探针法。应用该法对人间充质干细胞 中是否表达TERT基因来间接判断细胞 中是否存在端粒酶 活性。结果:该方法可稳定特异地检测到阳性对照细胞 293T/17的TERT基因,Ct平均值为23.96,RSD为1.5%。内参基因GAPDH均可以正常检出,Ct平均值为14.13,RSD为1.3%。阴性对照细胞 MRC-5内参基因GAPDH可以正常检出,Ct平均值为12.81,RSD为0.46%,TERT基因未检出,该细胞 端粒酶 活性为阴性。人间充质干细胞 HMSC内参基因GAPDH可以正常检出,Ct平均值为13.01,RSD为3.8%,TERT基因未检出,人间充质干细胞 HMSC的端粒酶 活性为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T-qPCR探针法重复性好,特异性高,能够准确检测端粒酶 阳性细胞 催化亚基mRNA的转录。可用于间充质干细胞 的端粒酶 活性分析,间接评估间充质干细胞 成瘤性风险。 陈晓菲 李慧婷 董莹莹 曹译丹 付欣悦 刘明月 张瑞瑞 王艳辉 王新乐 崔梦姗 张峒 庞琳 饶春明关键词:端粒酶催化亚基 端粒酶活性 干细胞 成瘤性 一种检测人源细胞 端粒酶 活性的引物组合物及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人源细胞 端粒酶 活性的引物组合物及试剂盒,检测PCR反应引物组合包括以下碱基序列:tele‑F(SEQ ID NO.1)、tele‑R(SEQ ID NO.2),端粒酶 反应的启动引物的碱基序列:tele... 魏喆 刘欣欣 韩之波一种检测宫颈上皮细胞 端粒酶 活性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端粒酶 检测技术依然无法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检测宫颈上皮细胞 端粒酶 活性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包含磁珠、端粒酶 释放溶液、定量PCR试剂,其中磁珠偶联了抗人GYPC... 郑金平 杨丹丹 谭铮 郑克威 王佳太赫兹波降低乳腺癌细胞 端粒酶 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原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突变使得端粒酶 在癌细胞 中重新表达,突破分裂次数的限制,约85%-90%的癌细胞 可以检测出较高的端粒酶 活性,抑制端粒酶 活性对抗癌细胞 的发展是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途径。由于目前调控端粒酶 活性主要是通过... 尹俊凯关键词:太赫兹 端粒酶 端粒 一种抗衰老细胞 端粒酶 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衰老细胞 端粒酶 活性剂的制备方法的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1)取黄芪细粉500g。(2)将黄芪细粉置于HWC‑3微波提取设备仪器中,微波加热用醇,水提取法进行三次提取,微波提取设备的加热功率为500w‑10... 屠承德文献传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变化,探讨其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银屑病组,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银屑病组于就诊时、对照组于体检日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2组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比较HADS-A及HADS-D评分;Pearson相关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与HADS-A、HADS-D评分的相关性;以HADS-A评分≥11分为存在焦虑,HADS-D评分≥11分为存在抑郁,记录银屑病组焦虑、抑郁患者例数,比较银屑病组抑郁与未抑郁、焦虑与未焦虑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绘制ROC曲线,评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预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价值。结果银屑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2.01±0.54)、HADS-A评分[(17.05±3.25)分]、HADS-D评分[(16.97±4.21)分]均高于对照组[0.91±0.12、(6.32±1.14)分、(6.20±1.67)分](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ADS-A评分(r=0.745,P=0.003)、HADS-D评分(r=0.643,P=0.004)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均呈正相关。银屑病组35例存在焦虑,65例存在抑郁,焦虑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2.78±0.42)高于未焦虑者(1.73±0.51)(P<0.05),抑郁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2.84±0.53)高于未抑郁者(1.73±0.4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分别以2.42、2.42为最佳截断值,预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的AUC分别为0.796(95%CI:0.649~0.829,P<0.001)、0.902(95%CI:0.835~0.942,P<0.001),灵敏度分别为84.15%、93.24%,特异度分别为79.28%、95.2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增强,与其发生焦虑、抑郁有关,对预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 孟静 韩传恩 郑秀霞 张丽 李丹 夏博 郑恒星 李思蒙 杨柳 袁铭 孟繁俊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端粒酶活性 焦虑 抑郁 老年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与气道脱落细胞 高尔基体应激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与气道脱落细胞 高尔基体应激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空军第九八六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肺炎患者,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n=37)和非老年组(<65岁,n=23),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酶 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定所有标本中的端粒酶 活性。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 的增殖活性。通过免疫发光测定法和流式细胞 仪技术分别检测髓过氧化物酶 (MPO)和活性氧(ROS)活性。分析端粒酶 活性与气道脱落细胞 高尔基体MPO水平的相关性。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细胞 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 介素(IL)-6和IL-5水平。结果端粒酶 在PHA-M刺激前,老年组较非老年组和对照组端粒酶 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非老年组端粒酶 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粒酶 在PHA-M刺激后,老年组较非老年组和对照组端粒酶 活性降低,非老年组较对照组端粒酶 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较对照组的端粒酶 活性增加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端粒酶 活性增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24 h和48 h后,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较对照组的增殖活性降低,老年组较非老年组增殖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较对照组中MPO和ROS活性升高,非老年组较对照组MPO和ROS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与气道脱落细胞 高尔基体MPO水平负相关(r=-0.654,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较对照组血浆TNF-α、IL-6和IL-5水平升高,老年组较非老年组TNF-α、IL-6和IL-5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 贾李侠 白翠林 纪玉强 张彦海关键词:老年肺炎患者 端粒酶 高尔基体 恶性血液病细胞 端粒酶 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细胞 端粒酶 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患者90例,另外在同期选择部分良性血液疾病患者30例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检查方法,总结不同疾病患者的端粒酶 活性差异。结果:良性血液疾病患者的端粒酶 活性与其他恶性血液疾病患者的端粒酶 活性数据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细胞 端粒酶 活性检测临床意义显著,能够作为恶性血液疾病检查标志物,尤其是可以作为白血病残留量的监测新标准之一,值得推广普及。 陈滔 李美玲 张红艳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细胞端粒酶 活性检测 非小细胞 肺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 端粒酶 活性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明确非小细胞 肺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 端粒酶 活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确诊为非小细胞 肺癌的患者共5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 端粒酶 活性进行检测,并随访患者生存状况,分析患者端粒酶 活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病理类型、TNM分期、性别、是否吸烟均对外周血白细胞 端粒酶 活性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不同TNM分期患者的端粒酶 活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Ⅰ期比Ⅱ期:P=0.90;Ⅱ期比Ⅲ期:P=0.24;Ⅰ期比Ⅳ期:P=0.10;Ⅱ期比Ⅲ期:P=0.28;Ⅱ期比Ⅳ期:P=0.12;Ⅲ期比Ⅳ期:P=0.77)。TNM分期与端粒酶 活性存在相关性(γ=0.27,P=0.025)。将所有患者按端粒酶 活性分为高端粒酶 活性组32例及低端粒酶 活性组23例,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发现高端粒酶 活性组生存时间[(20.65±2.29)个月]低于低端粒酶 活性组[(27.54±1.58)个月](P=0.02)。进一步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发现年龄及端粒酶 活性是患者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外周血白细胞 端粒酶 活性及年龄为非小细胞 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瑞锋 王律 张志强 张金库 高璐 高丛 韩小勇 钟理 张毅关键词:端粒酶活性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预后 供核细胞 端粒酶 活性对体细胞 重编程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 卵子能够100%重编程已经定向分化的精子细胞 核,但不能完全重编程体细胞 核。作为供核细胞 ,二者的显著区别是:体细胞 没有端粒酶 活性,精子细胞 的端粒酶 活性存在时序性变化。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腺病毒携带端粒酶 基因制备牛乳腺细胞 体... 荆乾鸽关键词:体细胞重编程 表观遗传修饰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金洁 作品数:522 被引量:1,555 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高三尖杉酯碱 细胞遗传学 范学工 作品数:354 被引量:1,759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乙型肝炎病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胞凋亡 慢性乙型肝炎 黄洪章 作品数:471 被引量:1,372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成釉细胞瘤 舌鳞癌 腭裂 舌肿瘤 舌癌 庞荣清 作品数:167 被引量:479 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 猕猴 间充质干细胞 李乃农 作品数:34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移植物抗宿主病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B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