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62篇“ 细胞衍生“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用于生产iPS细胞衍生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从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生产自然杀伤细胞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i)将iPS细胞与包含GSK‑3抑制剂和ROCK抑制剂的组合物接触以获得胚状体,(ii)使所述胚状体与包含TGFβ受体抑制剂的组...
- 金子新S·入口T·上田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软骨和软骨下骨稳态中的作用
- 2025年
- 背景: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软骨退变和软骨下骨异常骨重塑为特征的退行性病变。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在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靶向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和CXC趋化因子受体7型组成的信号通路是预防和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新方法。目的:综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参与调控软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作用,以及这些细胞相互作用,探究导致软骨退变、软骨下骨异常骨重塑而加速骨性关节炎病理进展的机制,以期为骨性关节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软骨,软骨细胞,软骨下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趋化因子受体7型”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以“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CXCL12,cartilage,chondrocyte,subchondral bone,mesenchymal stem cells,osteoblasts,osteoclasts,CXCR4,CXCR7”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月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7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调控软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和死亡,在维持软骨和软骨下骨稳态以及促进或抑制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软骨下骨异常骨重塑等病理过程中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靶向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趋化因子受体7型信号通路有望成为今后防治骨性关节炎研究的重点。②由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亚型在组织之间表达量的差异,目前以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研究最为广泛,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β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γ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探索影响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在调控软骨和软骨下骨
- 梁智锋杨英才程千纲贾永兴王博
-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L12软骨细胞软骨下骨破骨细胞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修饰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组织形成
- 2025年
- 背景:二维培养条件下的软骨细胞增殖及表型维持受限,多孔微球作为支架材料可提供三维培养环境,以更好地模拟体内生长条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是有强趋化效力的稳态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黏附与增殖。目的:明确接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对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软骨组织形成的影响。方法:(1)体外验证不同质量浓度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兔软骨细胞增殖、迁移、表型维持的影响。(2)采用复乳法制备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利用碳二亚胺法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接枝于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上,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孵育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特异荧光抗体验证接枝情况。(3)将兔软骨细胞分别接种于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接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上,检测细胞增殖与黏附。(4)在裸鼠背部皮下分别植入甲基丙烯酰胺基明胶-软骨细胞复合体(对照组)、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甲基丙烯酰胺基明胶-软骨细胞复合体(多孔微球组)、接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甲基丙烯酰胺基明胶-软骨细胞复合体(多孔微球修饰组),8周后取材,分别进行组织学染色与成软骨相关基因qRT-PCR检测。结果与结论:(1)相较于0,1 000 ng/mL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500 ng/mL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提升软骨细胞内Ⅱ型胶原、弹性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Bcl-2 mRNA表达;(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成功接枝于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上,接枝率为93.75%;(3)相较于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接枝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左旋聚乳酸多孔微球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黏附;(4)裸鼠皮下植入8周后,相较于对照组、多孔微球组,多孔微球修饰组具有更明显的软骨陷窝结构、更丰富的软骨特异性基质和Ⅱ型胶原沉积,弹性蛋白、Ⅱ型胶原、增殖细胞核抗原、Bcl-
- 马玥檀诗雨楚飞洋陈琢琦刘思宇刘文帅刘霞
-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软骨细胞组织工程软骨
-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7及视盘区血管密度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及视盘区血管密度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7例NTG患者为NTG组,根据不同临床分期分为Ⅰ期组(n=29)、Ⅱ期组(n=88)和Ⅲ期组(n=40);另选取5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NTG组与对照组血清SDF-1、CXCR7水平;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视盘区血管密度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TG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TG组血清SDF-1、CXCR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NTG组患者大血管密度、毛细血管密度、全区域血管密度降低,无血管区密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Ⅲ期组毛细血管密度、全区域血管密度低于Ⅰ期组,无血管区密度高于Ⅰ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管密度(r=-0.503,P=0.006)、毛细血管密度(r=-0.546,P<0.001)、全区域血管密度(r=-0.553,P<0.001)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无血管区密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521,P=0.002)。NTG组高血压、饮酒史、青光眼家族史以及血清SDF-1高水平、CXCR7高水平患者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青光眼家族史、饮酒史以及高血清SDF-1、CXCR7水平是NTG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TG患者血清SDF-1、CXCR7水平显著升高,大血管密度、毛细血管密度、全区域血管密度与患者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无血管区密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血清SDF-1、CXCR7可作为NTG诊断和临床分期的有效参考指标。
- 王萍刘建荣喻磊马丽芬肇莉莉
-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趋化因子受体7
-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诱饵受体3联合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诱饵受体3(DcR3)表达水平及其对NSCLC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宜兴中医医院及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NSCLC病人为研究对象(NSCLC组),同时期我院的健康体检者1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对NSCLC病人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NSCLC组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显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3 cm、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发生转移的NSCLC病人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 cm、肿瘤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TNM分期为Ⅰ~Ⅱ期、淋巴结未发生转移的NSCLC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NSCLC病人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升高,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E、SDF-1、DcR3、淋巴结转移是NSCLC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NSE、SDF-1和DcR3水平评估NSCLC病人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较NSE、SDF-1和DcR3单一指标评估价值更高。结论NSCLC病人血清中NSE、SDF-1和DcR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可作为评估NSCLC病人预后的指标。
- 彭蓉蓉卞家蓉谈王蓉
-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 胃癌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在肿瘤免疫微环境免疫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和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给全球医疗带来极大负担[1]。尽管目前临床上GC的治疗策略多样化,但对GC患者的预后改善有限,其5年生存率仅约6%[2],因此进一步探索驱动G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具有重大意义。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是活细胞分泌到周围微环境中的微小囊泡,通过旁分泌信号传导和其他各种机制在细胞间通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肿瘤发生发展、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谢疾病密切相关,并能作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运输载体和治疗靶点等[3]。
- 伍杨李甜王顺娜史婷婷张润兵张亚妮朱玲玲高春郑晓凤张久聪
- 关键词:胃癌免疫细胞免疫治疗
- M2型巨噬细胞衍生外泌体促进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
- 2025年
- 背景:目前对于M2型巨噬细胞衍生外泌体的研究多集中于促进伤口愈合及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很少有研究关注其对小胶质细胞表型的调控作用。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衍生外泌体对于小胶质细胞的表型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①提取骨髓原代巨噬细胞,用50 ng/m L白细胞介素4刺激巨噬细胞24 h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②提取和鉴定M2型巨噬细胞衍生外泌体;③将小胶质细胞BV2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脂多糖组、治疗组,对照组不做处理,脂多糖组加入500 ng/m L脂多糖干预24 h,治疗组同时加入500 ng/m L脂多糖和25μg/m L M2型巨噬细胞衍生外泌体干预24 h,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分泌量,q RT-PCR检测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精氨酸酶1、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0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精氨酸酶1的蛋白表达以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明显增多;与脂多糖组相比,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减少而白细胞介素10的分泌增多;②q 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 RNA表达升高;与脂多糖组相比,治疗组白细胞介素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 RNA表达降低,白细胞介素10、精氨酸酶1 m RNA表达升高;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升高;与脂多糖组相比,治疗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降低,而精氨酸酶1蛋白表达升高;(4)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中P65、p-IκB-α蛋白表达降低;与脂多糖组相比,治疗组P65、p-IκB-α蛋白表达升高。结果表明:M2型巨噬细胞衍生外泌体可以显著抑制脂多糖�
- 方俊魏伟薛亚婷崔臣龙卫嘉晟石筱杨丽娟杨保仲
- 关键词:外泌体小胶质细胞NF-ΚB信号通路神经病理性疼痛极化
- 一种利用自体干细胞衍生的免疫分泌多肽以及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一种利用自体干细胞衍生的免疫分泌多肽以及方法,所述多肽包含如SEQ ID NO.1‑SEQ ID NO.5所示的多肽。该多肽是基于外周血液干细胞等,分离超纳中提取得到细胞分泌体,通过大模型预测选择...
- 杨晓晨
- 基于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通路探究巨噬细胞极化在象皮生肌膏治疗大鼠肛瘘术后模型创面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 2025年
- 目的:基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象皮生肌膏治疗大鼠肛瘘术后模型创面中的作用。方法:将10只SPF级健康成年SD大鼠(对照组)、10只SDF-1基因特异性敲除大鼠(SDF-1-/-组)和10只SDF-1基因过表达大鼠(SDF-1过表达组)通过钢丝引流进行肛瘘造模,之后对大鼠实施肛瘘瘘管切开术建立肛瘘术后创面模型。各组大鼠统一给予象皮生肌膏治疗10d。每组大鼠分别在治疗第0、5、10天采用常规面积检测法测量创面面积。Wets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大鼠肉芽组织中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IF)分析给药第10天各组大鼠肉芽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大鼠肉芽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分析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在治疗第5、10天,SDF-1-/-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大鼠,SDF-1过表达组大鼠创面愈合率高于SDF-1-/-组和对照组(均P<0.05)。SDF-1过表达组大鼠创面基本愈合,对照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良好,SDF-1-/-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最差。IF分析显示,SDF-1-/-组大鼠肉芽组织中IL-6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SDF-1过表达IL-6表达水平低于SDF-1-/-组和对照组(均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SDF-1-/-组大鼠肉芽组织中巨噬细胞M1/M2比例高于对照组,SDF-1过表达组M1/M2比例低于SDF-1-/-组和对照组(均P<0.05)。Western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SDF-1-/-组大鼠肉芽组织中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SDF-1过表达组SDF-1、CXCR4蛋白和mRNA高于SDF-1-/-组和对照组(均P<0.05)。IHC染色分析表明,SDF-1-/-组大鼠肛瘘创面肉芽组织内,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与CXCR4同步降低,而在对照组和SDF-1过表达组均呈高水平表达。结论:SDF-1/CXCR4通路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抑制炎症反
- 韩秀芳曾婷婷段文丽周莉
- 关键词:肛瘘象皮生肌膏趋化因子受体4巨噬细胞创面修复
- 间充质干细胞衍生外泌体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
- 2025年
- 背景: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等,但是手术并发症多、化疗后期具有耐药性等原因都使得患者的后续生活质量不能得到提高。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衍生外泌体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最新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 exosomes,colorectal cancer,chemotherapy,treatment”,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结直肠癌,化疗,治疗”,最终纳入96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间充质干细胞衍生外泌体主要通过自身携带的微小RNA及长链非编码RNA以介导不同的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发挥不同作用;(2)间充质干细胞衍生外泌体具有高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的特点,可作为治疗药物的优秀载体;(3)间充质干细胞衍生外泌体对不同种类的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具有不同的作用。
- 郭昭庄浩岩史学文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结直肠癌
相关作者
- 关明

- 作品数:236被引量:70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殖性肿瘤 试剂盒 引物 痛风 组合物
- 张弢

- 作品数:24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 脑胶质瘤 K562/ADR SIRNA 白血病
- 周善璧

- 作品数:79被引量:217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移植 角膜 大鼠角膜 穿透性角膜移植
- 吕元

- 作品数:168被引量:76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糖链结构 整合子 碱性磷酸酶 T抗原 耐药性
- 廖蕴华

- 作品数:300被引量:1,10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IGA肾病 腹膜透析 慢性肾脏病 大肠杆菌 腹膜透析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