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6篇“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的相关文章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被引量:2
- 1993年
- 盛如斌
- 关键词:肝硬变门脉高血压门腔分流术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EGV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胃底组织胶注射术治疗,观察组采取TIPS治疗。比较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率、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率为2.22%(1/45),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TBIL、AST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治疗EGV破裂出血可有效缓解EGV程度,降低EGV再出血率,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可靠。
- 陈雅菲郭皓王志民
-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功能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抗凝治疗研究进展
- 2025年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CPH)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引起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容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压力升高,导致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形成和开放[1]。临床主要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腹腔积液、脾功能亢进症、门脉高压性胃肠病、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等。
- 吕天富南琼
-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抗凝治疗
- 复方肝荣汤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肝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复方肝荣汤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乙型肝炎合并肝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复方肝荣汤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M)、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盐、丙氨酸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膀胱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层黏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43.34±3.38)g/L、(257.15±26.16)mg/L,均高于对照组[(38.93±3.17)g/L、(215.26±10.95)mg/L],层黏蛋白水平为(66.49±28.25)g/L,低于对照组[(122.25±28.2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总胆红素、DBIL、总胆盐、ALT、AKP水平分别为(18.37±3.85)μmol/L、(10.83±3.83)μmol/L、(9.27±2.24)μmol/L、(31.43±8.48)IU/L、(36.84±6.83)I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58±3.84)μmol/L、(20.34±4.42)μmol/L、(16.15±3.06)μmol/L、(56.37±10.14)IU/L、(66.63±9.38)I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IgG和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IgG和IgM水平分别为(7.34±1.42)、(1.32±0.57)g/L,均低于对照组[(8.93±1.28)、(1.61±0.7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腹腔内压和APACHEⅡ评分均较治
- 郭志勇贺文娟常李军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LC)并发门脉高压症(PH)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综合介入科诊治的100例LC并发PH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3例,均接受TIPS术,观察组患者另接受PSE术,随访1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肾素活度(PRA),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检测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血流量(PVF)、脾静脉直径(SVD)和脾静脉血流量(SVF)。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分别为(5.9±0.8)×10^(9)/L、(93.7±14.0)×10^(9)/L和(3.5±0.6)×10^(12)/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4±0.4)×10^(9)/L、(64.9±11.2)×10^(9)/L和(3.1±0.2)×10^(12)/L,P<0.05】;观察组血浆ET、ATⅡ和PRA水平分别为(54.9±5.8)ng/L、(113.7±1.0)ng/L和(69.5±6.1)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9.4±6.4)ng/L、(144.9±1.2)ng/L和(98.2±7.0)ng/L,P<0.05】;观察组PVD、SVD和SVF分别为(12.1±3.0)mm、(9.4±0.6)mm和(275.9±37.6)ml/min,均显著小于或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5±2.2)mm、(10.5±0.4)mm和(301.1±43.8)ml/min,P<0.05】;术后随访1年,对照组分流道狭窄或闭塞、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HE)发生率分别为19.2%、2.1%和25.5%,观察组则分别为17.0%、0.0%和15.1%。结论采用TIPS联合PSE手术治疗LC并发PH患者能显著改善脾功能亢进症,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风险,但需注意防治HE并监测分流道通畅情况。
- 王文栋梁茂全刘玉岩
-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 一种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穿刺套件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穿刺套件,包括引导鞘、微波消融穿刺针,基座部,基座部内设置有操作管路,操作管路前后贯穿基座部,基座部后端设置有卡槽支管,卡槽支管与操作管路连通,卡槽支管用于导向液冷循环管,基座部...
- 高龙冯对平
- 三维模型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三维模型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n=15,依据术前患者CTV原始文件,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后根据其空间关系进行术前规划及术中指导),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门静脉穿刺针数、手术总时间、建立分流道时间,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0%比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1例患者因门静脉血栓,造影显影不佳,术中采用三维模型规划穿刺路径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6.67%比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3,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13.60±2.61)d比(16.73±3.86)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2,P<0.05);观察组患者在门静脉穿刺针数、建立分流道时间、手术总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1.93±0.70)针、(27.53±4.85)min、(136.00±23.84)min比(5.27±1.03)针、(51.00±7.74)min、(203.00±54.8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30、9.952、4.340,P<0.05)。结论:三维模型术前规划穿刺路径后行TIPS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针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总时间。
- 孙明飞徐新港潘丽红孟庆江冯永飞张国瑜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三维模型
- 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超声图像增强方法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超声图像增强方法,包括:获取每个历史超声造影图像的若干图块;根据每个图块的灰度值在空间上的变化获取流向置信度;根据每个图块的灰度值在时序上的变化获取起伏指数...
- 欧先成毛洪亮夏榕
- 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超声图像增强方法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超声图像增强方法,包括:获取每个历史超声造影图像的若干图块;根据每个图块的灰度值在空间上的变化获取流向置信度;根据每个图块的灰度值在时序上的变化获取起伏指数...
- 欧先成毛洪亮夏榕
- 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systemic Shunt, TIPS)治疗的预后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硬化病因分为病毒性肝炎组与非病毒性肝炎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手术病因、术后6个月生存情况差异,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储备变化及预后,比较TIPS术前术后指标变化。组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术前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手术病因、合并症(冠心病、糖尿病、感染、肝性脑病)方面、术后6个月生存率、肝功能分级(Child、MELD评分、FI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性别构成、合并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前术后血小板(platelets, PLT)、术后谷丙转氨酶(glutamate pyruvate transaminase, ALT)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TBIL、AST、ALT、D-Dimer升高,PT、APTT延长(P < 0.05)。结论: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更低,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在接受TIPS治疗后更容易发生短期内肝功能改变。
- 陈星均阿迪莱·麦麦提伊敏张永萍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