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篇“ 绿洲防护林“的相关文章
一种荒漠绿洲防护林树高快速估算的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荒漠绿洲防护林树高快速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样点经纬度,匹配树高、树木实测数据以及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根据匹配结果建立回归方程;获取包含荒漠绿洲防护林树木实测数据以及净初级生产力数据遥感影像;从所述遥...
姜群鸥肖辉杰解晨高峰吴芷瑜
一种提高西部干旱区沙漠绿洲防护林抗逆性能的药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西部干旱区沙漠绿洲防护林抗逆性能的药剂,涉及防护林构建技术领域;该药剂包括抗逆性肥料和生根促进剂;按重量份计,所述抗逆性肥料包括:腐殖材料80~100份和保水剂2~6份;所述腐殖材料由粪便和农业废弃物...
赛牙热木·哈力甫荣文文楚光明江萍张军
文献传递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小气候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绿洲防护林体系的小气候效应,为绿洲防护林体系的长期经营与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防护林内、外2个气象站36 a(1983—2018年)连续监测的气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2个站点的大气温度、地表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蒸发量,以及风速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分析了绿洲防护林内、外小气候的差异并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1)绿洲防护林内、外的大气温度、地表温度和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蒸发量和风速总体呈下降趋势,绿洲防护林体系使大气温度降低0.2~1.6℃,地表温度降低0.10~5.49℃,相对湿度增加0.5%~18.6%,降水量增加0.5~100.7 mm,蒸发量降低18.4~1 282.8 mm,风速减小0.45~1.98 m/s;(2)绿洲防护林内、外的每10 a的气温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27、0.32℃,地温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28、0.36℃,降水量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8、2.5 mm,相对湿度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2%、-1.3%,蒸发量变化倾向率分别为-42.5、-78.4 mm,风速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1、-0.2 m/s;(3)绿洲防护林内和林外大气温度、地表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年内变化规律均为先增加后降低,为单峰曲线,而风速的年内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4)绿洲防护林内、外各环境因子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夏、秋、冬四季大气温度、地表温度和蒸发量增长率均为林外高于林内;四季相对湿度均为林内高于林外,风速则相反;降水量春、夏季林内高于林外,秋、冬季为林内低于林外。【结论】绿洲防护林体系具有降低气温和地温、减少蒸发、降低风速、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和降水等生态功能,防护林及其内农作物生长季节尤为明显,这对于提高作物产量起着积极作用,进而改良土壤,并对维持绿洲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罗凤敏高君亮辛智鸣郝玉光李新乐段瑞兵
关键词:小气候效应气象因子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绿洲防护林体系防风阻沙能力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沙漠地区不同下垫面特征直接影响沙尘的输送过程.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沙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部分别建设风沙监测塔,并获取2018年春季(3—5月)的风速和沙尘数据,对沙尘传输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沙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内沙尘水平通量随高度变化均呈幂函数分布;沙尘水平通量在沙漠-绿洲过渡带随高度增加显著降低,而在绿洲内呈现平缓增加趋势;沙尘水平通量从沙漠-绿洲过渡带至绿洲内部减少约一半;绿洲内部起沙风频率比沙漠-绿洲过渡带降低了一半左右,绿洲防护林明显削弱了过境风速、减少了起沙风的持续时间,防风阻沙效果明显.
边凯高君亮高君亮辛智鸣罗凤敏郝玉光李新乐谭立海
关键词:输沙势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防护林防风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绿洲防护林是保障绿洲生态安全的一道绿色安全屏障,林带结构配置是决定防护林能否发挥最佳防风效果的关键因素。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磴口绿洲防护林带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种不同疏透度林带前、后的风速,并计算了不同林带的防风效能。结果表明:防护林带具有明显的防风效能,不同疏透度的林带防风效能差异显著,防风效能随着林带疏透度增大而降低;相对旷野风速而言,防护林带前、后不同距离处的风速均有所减小,防风效能最大值一般出现在1~3倍树高处;两行一带是农田防护林带优点较多,适合在区域推广。
肖巍
关键词:风速防风效应防护林绿洲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防护林杨树叶片性状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以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 Bge.)、美青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cathayana)杂种2个无性系(93-8-6、3-69)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种杨树的叶片性状,分析了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等叶片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了3种杨树对乌兰布和沙漠贫瘠与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①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长宽比均为美青杨杂种93-8-6>美青杨杂种3-69>新疆杨,叶形指数为新疆杨>美青杨杂种93-8-6>美青杨杂种3-69。②3种杨树之间的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美青杨杂种93-8-6、美青杨杂种3-69、新疆杨比叶面积分别为20.570±1.506、17.562±2.827和13.347±0.824 m^2·kg^-1,叶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20.748±4.493、246.015±7.594和299.431±6.011 mg·g^-1。③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两者呈指数函数关系(y=ae^-bx);干重与叶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两者呈幂函数关系(y=ax^b);干重与比叶面积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两者呈线性函数关系(y=-ax+b)。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能够很好地反映3种杨树对乌兰布和沙漠贫瘠与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新疆杨适应能力更强,建议今后该区防护林体系的更新可适当增加新疆杨的种植比例。
黄雅茹马迎宾郝玉光张家祺张建平李帅马媛张冉昊
关键词:新疆杨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
基于风速流场分析的乌兰布和沙漠绿洲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基于风速流场分析方法对比乌兰布和沙漠绿洲5种典型配置结构防护林的防风效果,通过量化不同林网内的风速流场分布特征,分析各林网内的风速统计参数,进一步优化防护林配置结构,以期为干旱区绿洲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模板。【方法】在乌兰布和沙漠磴口绿洲防护林中,选取5种不同配置结构林带的防护林林网为研究对象(紧密型乔木林网1,疏透度为0.13;疏密型乔木林网2,疏透度为0.24;疏透型乔灌混交林网3,疏透度为0.27;通风型乔木林网4,疏透度为0.39;疏透型乔木林网5,疏透度为0.27),在林网内采集多点同步风速数据信息,结合地学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林网内的风速流场特征、风速分布统计参数和防风效能等。【结果】研究表明5种防护林林网其防风效能范围各不相同,林网1为65%~95%,林网2为67%~85%,林网3为46%~82%,林网4为44%~67%,林网5为56%~72%。其中2行乔木构成的疏密型林网2防风效能在67%以上,具有较高的防风效益和节约水土资源优势;由2行乔木2行灌木混交林带构成的林网3,当防风效能为60%时,其防护面积是2行纯乔木林带(林网4)的2.47倍,具有较好的防护效益和应用推广前景。【结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中由2行乔木构成的疏密型林网和"窄林带,小网格"配置的乔灌混合林网均发挥了较好的防风效果。
包岩峰郝玉光赵英铭辛智鸣董雪李永华
关键词:防风固沙林防风效能
干旱区绿洲防护林生态用水评估及优化配置研究
本书探索了干旱区绿洲防护林的耗水规律,识别了影响农田防护林耗水的关键因子,建立了适合农田防护林应用的冠层导度模型与蒸腾耗水估算模型,构建了SWAP模型,并探讨了农田防护林水量平衡以及不同林龄农田防护林的耗水状况及浇灌制度...
付帅
新疆绿洲防护林土壤盐分与离子含量关系被引量:1
2019年
选取新疆阿克苏市柯柯牙城郊防护林5种造林类型,包括红枣林Ziziphus jujuba、香梨林Pyrus sinkiangensis、苹果林Malus pumila、杨树林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s、新疆杨+胡杨+沙枣混交林,以周边裸露沙地为对照,测定不同造林类型下土壤的总盐分含量、pH、可溶性盐分离子等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不同造林类型林地表现出一定的压碱抑盐效应,其中混交林地压碱抑盐效果好于其它造林类型林地,而红枣林与香梨林地的则较差;不同造林类型林地土壤中,各盐分离子含量变化总体表现为Cl^->Ca^(2+)>SO■>Mg^(2+)>K^++Na^+>HCO^-_3,土壤中的总盐分含量与Cl^-、Ca^(2+)、Mg^(2+)的存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Mg^(2+)、Cl^-、SO■是研究区盐渍化状况的特征因子;新疆杨+胡杨+沙枣为主的混交林改良土壤即降低盐分的效果最好,因此,在营建城郊防护林过程中建议多考虑种植乡土混交林树种。
美合日阿依.希尔亚孜旦玉米提.哈力克祖皮艳木.买买提买尔当.克依木
关键词:土壤盐分主成分分析
绿洲防护林缓减冰雹灾害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
2019年
对2016年6月13日内蒙古磴口县发生的冰雹灾害进行了实地调查,旨在从动力学机制上解释防护林的减雹机理。选取典型样地林网内、外农作物雹灾后保存率和产量进行调查,反映林网缓减雹灾的作用;利用建筑物直立外墙保温层破损随高度的变化估计雹块下落到地面附近(H=0~40 m)水平速度的变化规律;利用不同高度沙尘水平通量仪顶盖破损程度差异估计雹块下落到地面附近(H=0.5~50 m)竖直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林网内、外玉米灾后植株保存率分别为87%、24%。雹块近地面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均随高度降低而减小,与风速廓线形态和下沉气流在近地面的截止趋势一致。防护林缓减雹灾作用的动力学机理是:防护林与雹块间存在以空气为介质的动力作用,林带阻碍近地面气流运动,遏制近地面含雹气流的下沉和辐散,雹块进入林网低风速区后接受比无林区更大的空气阻力,竖直和水平速度均显著降低,致灾能力降低。本研究为防护林的营建与减灾效益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明虎张建平苏智高君亮赵英铭马迎宾满达陆占东王志刚
关键词:防护林防风效应冰雹减灾

相关作者

赵英铭
作品数:71被引量:49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研究主题:农田防护林 新疆杨 生物量 杨树 绿洲防护林
王志刚
作品数:37被引量:21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研究主题: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 绿洲防护林 林带 防风效应
徐海量
作品数:328被引量:3,266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塔里木河下游 塔里木河 生态输水 玛纳斯河流域 土壤种子库
赵新风
作品数:96被引量:80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塔里木河下游 塔里木河 土地利用 干旱区 塔里木河干流
白元
作品数:23被引量:32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塔里木河下游 塔里木河干流 塔里木河 物种多样性 绿洲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