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篇“ 缺血性坏疽“的相关文章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发重度肢体缺血性坏疽伴感染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术后截肢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并发重度肢体缺血性坏疽伴感染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D)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术后截肢的影响因素,构建术后截肢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行血管腔内介入术治疗的106例ASD并发重度肢体缺血性坏疽伴感染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截肢分为截肢组20例和非截肢组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感染严重程度、感染病原菌分布、实验室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截肢的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和回归系数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对患者术后截肢的预测价值。结果 截肢组年龄、ABI及合并糖尿病、卢瑟福6级、吸烟史比例高于非截肢组(P均<0.05)。截肢组重度感染比例高于非截肢组(P<0.05)。106份样本中共检出148株病原菌,其中截肢组检出34株病原菌,以奇异变形菌、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非截肢组检出114株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最高。截肢组WBC、NLR、PLR、CRP、PCT高于非截肢组,Alb、Hb低于非截肢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卢瑟福分级为6级、重度感染、ABI低、病原菌为奇异变形菌、Alb及Hb水平降低是ASD并发足部重度肢体缺血性坏疽伴感染患者截肢的危险因素(P均<0.05)。以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为:0.865+0.860×糖尿病+1.651×卢瑟福6级+1.296×重度感染-1.308×ABI+1.607×奇异变形菌-1.153×Alb-1.183×Hb,该模型预测术后截肢的曲线下面积为0.904(0.824~0.982),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87.4%。结论 并发重度肢体缺血性坏疽伴感染的ASD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术后仍有较高截肢率,糖尿病、重度感染、ABI<0.52、奇异变形菌等会增加术后截肢风险,以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并发重度肢体缺血性坏疽伴感染的ASD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术后截肢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李树森姚书格吴广迎张雪峰刘皓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坏疽截肢
- 基于糖脂代谢研究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湿热毒盛证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通过现代检验技术研究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湿热毒盛证的糖脂代谢指标。[方法]收集136例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患者进行不同证型间指标的比较。[结果]湿热毒盛证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BG)、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其他证型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湿热毒盛证患者C-反应蛋白(CRP)、人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与其他证型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筋疽(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湿热毒盛证形成的原因与低营养状态下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高血糖及持续炎症反应相关。
- 李亮亮王伟灵赵诚
- 缺血性坏疽截肢术后心衰的临床研究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下肢缺血性坏疽截肢术后发生心衰的现象及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9例缺血性坏疽在截肢术后发生心衰的现象及转归。结果截肢术后发生心衰,多为急性左心衰,首发症状多为胸闷,并激进性加重。心衰的发生和截肢的平面、术前一般状况及基础心肺功能有关。结论缺血性坏疽截肢术后,应早期介入控制血容量,抑制应激反应,保护心肺功能,尽可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衰是减轻或预防术后发生心衰的重要措施。
- 张庆祥李刚
- 关键词:缺血性坏疽截肢术心衰
- 下肢缺血性坏疽截肢(趾)术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2
- 2019年
- 对于下肢缺血性坏疽,截肢(趾)术仍是不可完全替代的治疗手段。正确地判断截骨平面、恰当的手术方式对于最大可能保留肢体、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重点介绍了不同截骨平面下的截肢(趾)术,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 李继军
- 关键词:坏疽
- 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证候分布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
-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通过现代检验技术,寻找糖尿病足非缺血性坏疽(筋疽)及筋疽患者不同证候的生物学基础,进而建立以证候为靶点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为糖尿病足“筋疽”中医辨证论治的客...
- 李亮亮
- 关键词:糖尿病足生物学基础
- 缺血性坏疽的疮面处理技巧
- 肢体缺血性坏疽是由于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后肢体缺血所致的坏疽,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动脉栓塞、糖尿病等所引起的坏疽,在临床上是一十分棘手的问题。其疮面的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患者病程的长短、病情...
- 郑学军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二级以下足部缺血性坏疽的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二级以下足部缺血性坏疽的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外科手术,并配合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论治.结果:足部切口一期愈合15例,经过0.5~3 个月创面换药后愈合25例,截肢3例.结论:通过手术...
- 李大勇吕延伟吴春芳谭鸿雁
- 关键词:缺血性坏疽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二级以下足部缺血性坏疽的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二级以下足部缺血性坏疽的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外科手术,并配合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论治.结果:足部切口一期愈合15例,经过0.5~3个月创面换药后愈合25例,截肢3例.结论:通过手术改...
- 李大勇吕延伟吴春芳谭鸿雁
- 关键词:缺血性坏疽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
- 罂粟碱在足趾缺血性坏疽截趾术中的应用体会
- 目的:探讨罂粟碱在足趾缺血性坏疽行截趾术中应用的重要性。方法:对6例足趾截趾术患者,应用罂粟碱治疗,均按期愈合。结论:对于Ⅱ级以下足部缺血性坏疽患者行截趾术,应用罂粟碱治疗是使肢体得以保存的根本,罂粟碱在手术中起着重要的...
- 苏强
- 关键词:罂粟碱局部麻醉
- 文献传递
- 破栓复脉方治疗肢端动脉缺血性坏疽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ns,ASO),均可导致肢体远端急性或慢性闭塞,引发肢体远端缺血性坏...
- 孔庆瑞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谭鸿雁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9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治疗 足部 缺血性坏疽 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
- 李大勇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06被引量:459H指数:11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足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 动脉硬化闭塞症 一效膏
- 吴春芳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5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治疗 足部 缺血性坏疽 坏疽 辨证论治
- 黄景华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治疗 足部 缺血性坏疽 栓塞 辨证论治
- 许志会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2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淤积性皮炎 迈之灵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