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7 篇“ 联合免疫缺陷 “的相关文章
IL-7R基因变异致新生儿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1例 2025年 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期确诊的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患儿, 以口腔溃疡、反复发热为主要表现, 淋巴细胞亚群提示T细胞数显著减少, 胸部X线片示胸腺窄小, 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IL-7R基因c.616(exon5)C>T纯合变异, 3月龄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随访至1岁3个月, 淋巴细胞计数正常, 预后良好。 王贤 赵春娟 刘田田 刘晔 崔丽茹关键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新生儿 X连锁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的根治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024年 X连锁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X-SCID)是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典型的免疫 学特征是成熟T细胞和NK细胞完全缺失而B细胞数量正常或升高。临床特征是从婴儿早期即出现复发和严重的机会性感染。该病患者往往起病早,临床表现重,预后差,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大多在2岁以内死亡。造血干细胞移植(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如果采用HLA匹配的同胞供体,生存率极高(>90%)。然而,当使用替代供体时,成功率和存活率往往较低。因此基因治疗已被开发为替代疗法。 柴星苑 张志勇 赵晓东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治疗 新生儿期确诊X-连锁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1例 2024年 报告1例新生儿期确诊X-连锁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X-lin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X-SCID)的患儿,以淋巴细胞计数持续减低、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淋巴细胞亚群示T细胞、自然杀伤性细胞减少,胸部X线片未见胸腺影,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确诊为IL2RG基因变异所致的X-SCID。生后5月龄行骨髓移植治疗,现11月龄,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未再发生感染,预后良好。 邓媛鸿 马蓉 李礼 廖莹 刘黎黎 侯新琳 张瑞关键词:新生儿 淋巴细胞减少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联合 免疫 缺陷 病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联合 免疫 缺陷 病(CID)的效果并探讨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2月至2022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73例CID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根据疾病亚型分为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SCID)组和其他CID组,根据供者类型分为同胞相合供者组、非亲缘相合供者组、非亲缘脐带血组及单倍体供者组,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儿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Cox回归分析预后危险因素。结果73例患儿中男61例(84%)、女12例(16%)。SCID 55例(75%),其他CID18例(25%)。同胞相合供者、非亲缘相合供者、非亲缘脐带血及单倍体供者分别为2例(3%)、3例(4%)、64例(88%)及4例(5%)。移植年龄10.7(5.9,27.5)月龄,随访时间36.2(2.5,62.9)个月。73例CID患儿的3年总生存率为(67±6)%。SCID组(55例)与其他CID组(18例)患儿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7)%比(78±10)%,χ^(2)=1.31,P=0.252]。同胞或非亲缘相合供者移植组(5例)、非亲缘脐带血移植组(64例)及单倍体供者移植组(4例)患儿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66±6)%、(50±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P=0.317)。Cox回归分析显示败血症病史(HR=2.55,95%CI 1.05~6.20,P=0.039)及移植前低白蛋白血症(HR=2.96,95%CI 1.14~7.68,P=0.026)是影响CID患儿移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ID有效,移植前有败血症病史及低白蛋白血症是患儿预后危险因素,加强移植前感染预防及营养干预可改善患儿预后。 王苹 钱晓文 江文晋 王宏胜 侯佳 孙金峤 王晓川 翟晓文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预后 系统评价X-连锁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的临床表现和免疫 学特征 目的:检索、收集报道X-连锁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病例的文献,总结其临床、免疫 学、分子特征和治疗结局。方法:在各大数据库中(Pubmed、Cochrane、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 柴星苑关键词:免疫学特征 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筛查结果及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中开展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SCID)筛查的意义,以及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和感染对干血斑T细胞受体切除环(TREC)拷贝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16日至2020年6月9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疗中心NICU住院的227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按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和感染情况进行分组,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TREC拷贝数。分析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感染与TREC拷贝数的关系,并对SCID筛查阳性的新生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以明确诊断。结果 不同性别NICU新生儿TREC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TREC拷贝数高于超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C拷贝数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而稍有增加,但是各组TREC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TREC拷贝数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16例新生儿SCID筛查阳性,均在SCID致病基因ADA上均检测出2个突变,可以确认为ADA-SCID患者。结论 对NICU新生儿进行SCID早期筛查并对筛查阳性新生儿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可以明确SCID诊断,对提高SCID患儿生存率有重要意义。NICU新生儿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与TREC拷贝数的关系需在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探讨。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SCID筛查的假阳性,应该引起重视。 杨晓 朱丽娜 马宁 李昊 杨茹莱关键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新生儿筛查阳性患儿的诊断与免疫 重建和再生育专家共识 2024年 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SCID)起病年龄早,是免疫 出生错误中最严重的一种,是儿科急症,延迟识别和检测会造成致命的后果(大都在<2岁死亡),也会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成功率。SCID新生儿筛查可促进患儿在未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早期诊断,但目前国内SCID的新生儿筛查尚未广泛开展,筛查阳性的患儿不能及时被诊断,延迟了HSCT的时间。为此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幼健康管理分会和上海市免疫 学会儿科免疫 分会组织新生儿筛查、血液、免疫 、感染、产科和检验学领域的专家,综合国内外文献,从SCID的新生儿筛查原理和流程、筛查阳性患儿的诊断流程和方法以及HSCT和家庭再生育等方面提出36条诊疗建议。本共识是我国第1部有关SCID的新生儿筛查和筛查阳性患儿诊断和干预共识,目的是早期发现SCID患儿,促进出生后3.5个月内、无症状患儿的早期救治,以提高SCID生存率和降低SCID出生率。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幼健康管理分会 上海市免疫学会儿科免疫分会 陈同辛 田国力 韩连书 韩连书 金莹莹 孙路明关键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新生儿筛查 造血干细胞移植 再生育 IL-2RG基因c.675 C>A突变引起X-连锁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患儿的基因检测及实验室与临床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受体共同r链(interleukin 2 receptor gamma,IL-2RG)基因新发变异导致患儿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的分子遗传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分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血液内科收治的一例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及基因检测数据。结果一例两个月男婴,出生后反复感染入院治疗,患儿血细胞检测结果提示白细胞总数正常,但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总T(CD3+),辅助T(CD3+CD4+),杀伤T(CD3+CD8+)和NK(CD3-CD16+CD56+)淋巴细胞占比明显减低,而B(CD3-CD19+)淋巴细胞占比明显升高;IgG明显减低,IgM和IgA小于检测下限;该患儿在感染状态下细胞因子水平未明显升高。患儿母亲家系中近3代有9例男性在出生后1岁内因反复感染致死,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发现,患儿X染色体IL-2RG基因(chrX:70329160)存在半合新发错义突变[c.675 C>A,p.S225R(p.Ser225Arg)],其母亲为携带者。依据以上证据患儿被确诊为X连锁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病(X-SCID)。随后每月静脉注射免疫 球蛋白并服用常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预防感染,为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做准备。因患儿出生后已接种卡介苗,患儿6月龄出现了播散性卡介苗病。经治疗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X-SCID患儿机体免疫 功能缺陷 严重,危及生命,接种活疫苗可能导致严重感染;该研究发现IL-2RG基因c.675 C>A突变是先证者X-SCID遗传学病因的新发致病变异,扩充了X-SCID致病基因IL-2RG的基因变异谱。 朱童 郭泽淇 王琪 武万良 谢云 孟改利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 免疫功能缺陷 RAG1基因突变致严重联合 免疫 缺陷 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分析RAG1基因突变致严重联合 免疫 缺陷 患儿的临床特点, 以期在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以反复呼吸道感染起病的严重联合 免疫 缺陷 患儿, 并早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一例RAG1基因突变致严重联合 免疫 缺陷 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 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 男, 7月龄, 因反复感染住院治疗。实验室检查提示外周血总T细胞绝对计数369/μl、总B细胞绝对计数33/μl, 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患儿存在RAG1基因c.1528(exon2)G>T及c.2785(exon2)c.2786(exon2)insATAG位点突变。文献复习共检索出符合条件的文献26篇, 共报道病例60例, 男童35例, 女童25例, 平均年龄约为4.5月龄;36例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其次为消化道感染26例, 其他临床表现包括泌尿系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骨质破坏、念珠菌感染、肝脏肿大等;22例存在家族史;21例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中15例存活。结论 RAG1基因突变致严重联合 免疫 缺陷 的患儿易出现严重感染, 甚至危及生命, 应结合临床特征、免疫 学检查及基因检测, 早发现、早治疗, 以改善患儿预后。 王静 杨男关键词:儿童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反复呼吸道感染 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的护理 目的:总结1例重症联合 免疫 缺陷 (SCID)伴低数量T细胞和B细胞患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经验分享。方法:移植前护理要点:早期实施抗感染治疗,保障血药浓度稳定;落实保护性隔离措施,改善基础体征水平;协助移植前评估,积极推... 金婕关键词:联合免疫缺陷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科护理学
相关作者
赵晓东 作品数:385 被引量:2,091 H指数:2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儿童 人偏肺病毒 患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 王晓川 作品数:158 被引量:661 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研究主题:预防接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疫苗 儿童预防接种 儿童 孙金峤 作品数:73 被引量:326 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研究主题:预防接种 儿童预防接种 疫苗 慢性肉芽肿病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宋红梅 作品数:361 被引量:1,120 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文献复习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儿 陈同辛 作品数:207 被引量:908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研究主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儿童 患儿 脐带血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