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4篇“ 联合毒力“的相关文章
三苯基乙酸锡与不同杀菌剂混配对甜菜褐斑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2025年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三苯基乙酸锡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甜菜褐斑病菌的毒力,并开展田间药效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5%三苯基乙酸锡WP与43%戊唑醇EC以体积比1∶9混用,其增效作用最为显著,EC50为0.35μg/mL,共毒系数为141.11;两者混用的田间防效为64.69%,防效较单剂提升了12.04~17.14百分点,增效作用显著。45%三苯基乙酸锡WP与43%戊唑醇EC以1∶9混用对甜菜褐斑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高博郝永丽李泽霖刘庆鹏
关键词:甜菜褐斑病联合毒力田间防效
丙硫菌唑和氟唑菌酰羟胺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明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对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的联合毒力。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丙硫唑菌和氟唑菌酰羟胺对禾谷镰刀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确定丙硫菌唑和氟唑菌酰羟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_(50)分别为22.44、0.33 mg·L^(-1)。在丙硫菌唑和氟唑菌酰羟胺的3个不同配比中,2∶3配比时EC_(50)最小,为0.19 mg·L^(-1);1∶1配比时EC_(50)值最大,为0.47 mg·L^(-1)。丙硫菌唑和氟唑菌酰羟胺质量比为1∶1、2∶3和1∶2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37.54、285.91、175.36。综合增效作用考虑,丙硫菌唑和氟唑菌酰羟胺以2∶3混配效果最佳。结果表明,50%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300、400、500 mL·hm^(-2)施药25 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76%、97.03%、99.77%,防治效果突出。50%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可以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小麦赤霉病发生初期使用,施药2次,2次施药间隔10~15 d。
祁月月邵宇张平胡宗林钮建国冯星凯胡永阳
关键词:丙硫菌唑小麦赤霉病联合毒力测定
25%辛·福悬浮种衣剂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2024年
本文以辛·福悬浮种衣剂室内联合毒力测定为研究对象,探究该种衣剂对室内环境的毒害程度及与其他室内污染物之间的关联。本文采用青蒿素—磷酸氢二胺荧光显微法与亚硝酸盐还原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辛·福悬浮种衣剂对小鼠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测定和分析。
高洋陈有嗣刘铁成刘洪丽王立石
关键词:毒力测定悬浮种衣剂
茶皂素和博落回对三种粮食作物病原菌的联合毒力
2024年
为了明确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3种粮食作物病原菌的联合毒力,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博落回生物碱、茶皂素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3种粮食作物病原菌的半数有效浓度(EC_(50))、毒性比率以及最佳配比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对小麦赤霉病菌、稻瘟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的EC_(50)分别为60.626、24.933、83.152μg/mL;茶皂素对小麦赤霉病菌、稻瘟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的EC_(50)分别为194.978、565.427、440.656μg/mL。最佳配比的联合毒力筛选表明,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3.2的混剂对小麦赤霉病病菌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2.517;质量比为1∶9.7和1∶15.1的混剂对稻瘟病病菌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2.650和1.656;质量比为1∶3.5和1∶5.3的混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2.522和2.440。表明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稻瘟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杜晓静梁浩钱玺丞贾长青郁建生
关键词:生物碱茶皂素粮食作物病原菌联合毒力
虱螨脲与其他药剂对柑橘全爪螨的联合毒力
2024年
为筛选与虱螨脲复配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具有增效作用的农药,采用喷雾法测定了虱螨脲与哒螨灵、阿维菌素、联苯肼酯、丁氟螨酯、炔螨特、虫螨腈复配后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联合毒力,并通过测定共毒因子和共毒系数对各复配组合的联合毒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毒因子大于20的有8组,其中虱螨脲与丁氟螨酯按质量比1000∶287复配时,共毒因子最高达79.78;共毒系数大于120的有10组,其中虱螨脲与阿维菌素、丁氟螨酯、哒螨灵分别按质量比1000∶22,1000∶240,1000∶1173复配时,共毒系数更大,增效作用更明显,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56.65,140.43,159.03,LC_(50)分别为42.463 mg/L,25.740 mg/L,39.619 mg/L.因此,虱螨脲与哒螨灵按质量比1000∶1173复配时,对柑橘全爪螨具有最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为田间害螨防治及虱螨脲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夏梦豪潘登李传振豆威王进军
关键词:虱螨脲柑橘全爪螨联合毒力共毒系数
肟菌酯和霜脲氰对黄瓜霜霉病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2024年
研究了肟菌酯和霜脲氰对黄瓜霜霉病的联合毒力及最佳配比下的田间防效。采用平皿法测定了肟菌酯和霜脲氰及其不同比例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霜脲氰和肟菌酯配比为2∶1、4∶1和7∶1时表现出增效作用,增效比(SR)分别为1.54、1.55、1.60,霜脲氰和肟菌酯配比为7∶1时增效比最大。按最佳配比制成48%肟菌·霜脲氰水分散粒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在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喷雾处理,有效成分用量129.6~216 g·hm^(-2),间隔7 d施药一次,连续施药3次,防效为80.31%~88.15%,可控制黄瓜霜霉病的为害,供试浓度下对黄瓜植株生长安全。
刘慕兰周泽峰罗志会
关键词:肟菌酯霜脲氰联合毒力药效黄瓜霜霉病
茶皂素和博落回生物碱复配对4种病原菌的联合毒力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明确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柑橘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博落回生物碱、茶皂素及其不同配比混剂对4种病菌的毒力,通过交互测定法测定了茶皂素和博落回生物碱的毒性比例和增效系数。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棉花枯萎病的联合毒力主要为拮抗或相加作用,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苹果轮纹病的联合毒力主要为相加作用,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48.7的混剂对棉花立枯病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36;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20.2的混剂对柑橘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37。
杜晓静梁浩
关键词:茶皂素植物病原菌联合毒力
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对4种蔬菜病原菌的室内联合毒力
2024年
为明确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配对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以期为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型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单剂及其混剂对上述4种病原菌的EC_(50)、毒力比率以及最佳配比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对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EC_(50)值分别为29.3、89.0、24.8、29.6μg/mL;茶皂素对4种病原菌的EC_(50)值分别为90.0、90.3、55.2、83.0μg/mL。毒力比率筛选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EC_(50)剂量百分比为90∶10、80∶20、70∶30、60∶40、50∶50和40∶60时,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毒力比率分别为1.30、1.38、1.45、1.33、1.29和1.28,表现为增效作用;EC_(50)剂量百分比为40∶60和10∶90时,对瓜果腐霉病菌的毒力比率分别为1.26和1.28,表现为增效作用;EC_(50)剂量百分比为80∶20和50∶50时,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毒力比率分别为1.27和1.25,表现为增效作用;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皂素复配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为相加作用。最佳配比的联合毒力筛选结果表明,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0∶3.1和1.0∶4.6的混剂对辣椒疫霉病菌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2.30和1.54;质量比为1.0∶1.5和1.0∶9.1的混剂对瓜果腐霉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7和2.12;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混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质量比为1.8∶1.0的混剂对番茄晚疫病菌表现出较好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52。综上,博落回生物碱与茶皂素复配对辣椒疫霉病菌、瓜果腐霉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为相加作用。
杜晓静梁浩钱玺丞
关键词:茶皂素病原菌生长速率法联合毒力
联苯肼酯与2种杀螨剂复配对柑橘全爪螨的联合毒力
2024年
柑橘全爪螨是一种世界性害螨,目前对许多药剂已经产生抗性。药剂复配是治理抗性问题,延长药剂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为筛选出增效明显的复配新产品,本文选取联苯肼酯作为标准药剂,与阿维菌素和氟啶胺分别进行复配,并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其联合毒力及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联苯肼酯、阿维菌素和氟啶胺的单剂LC 50分别为16.43、0.29 mg/L和12.63 mg/L。联苯肼酯与阿维菌素复配比例为19∶1和15∶5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35.02和158.40,具有增效作用。联苯肼酯与氟啶胺在6∶4、7∶3、5∶5、9∶1、8∶2复配比例的共毒系数分别为466.28、410.61、370.22、311.15和275.85,增效作用显著。
李明玥成禄艳崔阳阳戴建修黄春秀黎思辰丛林冉春
关键词:柑橘全爪螨阿维菌素氟啶胺联合毒力
啶酰菌胺和咯菌腈对番茄灰霉病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被引量:1
2024年
为筛选出啶酰菌胺和咯菌腈最佳配比,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能达到最优程度,本文采用离体叶盘法测定啶酰菌胺与咯菌腈单剂及9个复配组合对番茄灰霉的毒力,从中选出最佳组合,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为啶酰菌胺与咯菌腈对番茄灰霉的EC50值分别为0.7481、0.397μg/mL,啶酰菌胺与咯菌腈5∶1、4∶1、3∶1、2∶1、1∶1、1∶2、1∶3配比下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啶酰菌胺:咯菌腈配比为2∶1时增效作用最明显,SR值为1.91。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30%啶酰菌胺·咯菌腈悬浮剂1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7.32%、74.35%和78.43%,啶酰菌胺·咯菌腈和异菌脲防效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腐霉利。因此,本文推荐30%啶酰菌胺·咯菌腈悬浮剂在番茄灰霉上使用。
王猛
关键词:啶酰菌胺咯菌腈番茄灰霉病联合毒力

相关作者

王文桥
作品数:301被引量:1,517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杀菌剂 抗药性 敏感性 田间防效 复配杀菌剂
韩秀英
作品数:266被引量:1,272H指数:22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杀菌剂 敏感性 抗药性 田间防效 复配杀菌剂
胡伟群
作品数:78被引量:268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杀菌剂 用药成本 抗性 单剂 杀菌效果
朱卫刚
作品数:41被引量:234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生物活性 苯醚菌酯 联合毒力 白粉病 杀菌剂
陈锡岭
作品数:133被引量:739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杀菌剂 土壤 啶虫脒 联合毒力 咪唑乙烟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