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03篇“ 肌酸激酶MB同工酶“的相关文章
- 一种稳定的肌酸激酶MB同工酶冻干品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的肌酸激酶MB同工酶冻干品及其制备方法,首先,按照制备占比分别称量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海藻糖、牛血清白蛋白、甘露醇、二硫苏糖醇、异十三醇聚乙二醇醚和叠氮化钠,并依次加入占配制所需总量约...
- 秦伟雄叶志杰黄艳妮
- 文献传递
- 肌酸激酶MB同工酶的测定方法以及其中使用的试剂盒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避免CK‑BB的影响且能特异性地测定CK‑MB的方法。即本发明涉及在CK‑MB测定中避免CK‑BB的影响的方法,其是测定试样中的CK‑M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工序1:使试样、第一抗体、...
- 花井一马小田垣真一增田勤
- 文献传递
- 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试剂盒(免疫抑制法)
- 本标准规定了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试剂盒的要求、试验方法、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试剂盒(免疫抑制法),包括手工和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的试剂。
- 肌酸激酶MB同工酶的测定方法以及其中使用的试剂盒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避免CK‑BB的影响且能特异性地测定CK‑MB的方法。即本发明涉及“在CK‑MB测定中避免CK‑BB的影响的方法,其是测定试样中的CK‑MB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工序1:使试样、第一抗体...
- 花井一马小田垣真一增田勤
- 文献传递
- 不稳定型心力衰竭采用肌酸激酶MB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诊断的临床价值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应用肌酸激酶MB同工酶与心肌肌钙蛋白水平联合检测方式对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疾病实施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患有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人各62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心肌肌钙蛋白(cTnT)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CK、CK-MB、AST、α-HBDH、cTn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疾病患者的肌酸激酶MB同工酶与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可以将上述两项指标作为对该病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重要检查项目。
- 黄庆远
- 关键词:肌酸激酶MB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
- 人心肌肌酸激酶MB同工酶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2013年
-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人心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方法分别从含CK-M、CK-B基因片段的质粒SC319293和SC119007中扩增CK-M、CK-B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CK-MB,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ELISA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CK-MB经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CK-MB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10 000,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57%,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的CK-MB蛋白纯度大于90%,可与兔抗CK-B、CK-M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原核表达并纯化了重组CK-MB蛋白,为其大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 李子颖贾娟娟刘一兵韩世泉
- 关键词: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原核细胞
- 基于全自动管式化学发光技术的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定量检测试剂的研制
-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已成为中国成人首要的死亡原因。而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困难。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其价格低廉、适用于动态检测等...
- 杨陈武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MB同工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一种肌酸激酶MB同工酶活性测定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肌酸激酶MB同工酶活性测定试剂,含有:硫代氧化型辅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巯基试剂、镁盐、葡萄糖激酶或己糖激酶、抗CK-M抗体、磷酸肌酸,二磷酸腺苷、葡萄糖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其制备方法为:将各...
- 不公告发明人
- 文献传递
- 围产期子痫前期B型钠尿肽与肌酸激酶MB同工酶的对照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与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在围产期子痫前期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孕妇临床资料,其中健康孕妇25例(A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8例(B组),未并发肺水肿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2例(C组),并发心力衰竭肺水肿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7例(D组),检测产前6h内(T0)及产后6h内(T1)、产后24~36h内(T2)所测BNP、CK-MB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T1时C组患者的BNP、CK-MB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50、6.54、3.73、2.46,P均<0.05);而D组患者较C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38、3.69,P均<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D组T1时的CK-MB与BNP之间呈正相关(r分别=0.70、0.85、P均<0.05)。在T0时,D组患者的BNP、CK-MB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61、3.43,P均<0.05),C组患者的BNP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99、6.60,P均<0.05),但A、B、C组间的CK-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7、1.30、0.74,P均>0.05)。结论 BNP及CK-MB可用于围产期子痫前期患者的病情评估,BNP的敏感性更优于CK-MB。
- 黄锡通罗春林林俊亮罗利剑
- 关键词:B型钠尿肽肌酸激酶子痫前期心力衰竭
- 肌酸激酶MB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对于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对于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4月~2011年4月随机收集我院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收集同期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0例),对两组的cTnT和CK-MB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在发病早期、中期、晚期3个时间点的血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CK-MB水平在发病早期和中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晚期,观察组血CK-MB水平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与cTnT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检测心肌损伤的高能指标,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血cTnT水平的变化比CK-MB更敏感。
- 夏勇刘海清
-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MB同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