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9篇“ 肠排列“的相关文章
- 肠排列术在预防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 2023年
- 探究肠排列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病例为本院收治20例开腹手术患者,全部患者均于关腹前行肠排列术,分析总结手术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分别行肠外排列、肠内排列,术后仅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5%。结论 肠排列术可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值得全面推广应用,但医师需明确准确掌握手术要点,规范完成手术操作,以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 徐硕
- 关键词:肠排列术粘连性肠梗阻
- 一种带减压功能的肠排列导管
- 一种带减压功能的肠排列导管,包括导管后座、肠梗阻导管、注水导管、水囊和前端导向头,肠梗阻导管套装在注水导管上,且注水导管与肠梗阻导管内壁固定连接,在肠梗阻导管侧壁不同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补养孔,肠梗阻导管和注水导管的后端...
- 赵国华黄晶曲瑞新王晶郑阳王越佟晓晶马巍于桂林杨晓泉刘信范悦人张立群谢斌曹献魁吕武
- 肠排列术与常规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比较
- 2021年
- 讨论广泛黏连肠梗阻(ILEUS)实施肠排列术与常规肠黏连松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广泛黏连性ILEUS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双盲法,将其中42例纳进H组(常规肠黏连松解术),其余42例纳进Y组(肠排列术),比较2组手术治疗价值。结果:Y组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H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H组(P<0.05);Y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是11.90%,明显低于H组28.57%(P<0.05);Y组、H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76.17%,Y组有效率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广泛黏连ILEUS实施肠排列术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临床指标,且降低不良症状发生,因此值得临床鉴定。
- 粟珏佳
- 关键词:肠排列术临床疗效
-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婴幼儿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远期疗效探讨
- 2021年
- 将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在治疗婴幼儿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远期疗效进行研讨。方法:选取了在我院治疗婴幼儿患有粘连性小肠梗阻的80例患儿纳入此次研究,纳入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对其采用回顾性方法,将其按照治疗方法设为甲乙两组,甲组中的40例婴幼儿的手术方法为常规的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松解术进行治疗,乙组中的40例婴幼儿的手术方法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进行治疗。进行观察甲乙两组经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甲乙两组在经不同的方法治疗后,患儿在术后的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上,乙组要明显短于甲组(P<0.05);而且观察甲乙两组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乙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明显要少于甲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甲乙两组间出现的对比数据,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粘连性小肠梗阻通过采取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进行对其的治疗后,治疗后在其的排气及院时间上明显缩短,还可有效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远期疗效较为明显。
- 李军民陈秀文
- 关键词:婴幼儿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探讨
- 顺行与逆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小儿粘连性小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 研究目的 对顺行与逆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婴幼儿粘连性小肠梗阻的疗效进行分析,为小儿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及治疗手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普...
- 李晓月
- 关键词:小儿患者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分析
- 文献传递
-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婴幼儿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远期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在婴幼儿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儿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21例;年龄(343.3±279.7)d;既往腹部手术次数(1.1±0.6)次。术中顺行置管51例(76.1%),逆行置管16例(23.9%)。统计本组患儿术中情况、置管相关并发症及肠梗阻复发率。结果67例患儿均接受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院内死亡3例(4.5%)。其中1例为早产儿、极低体重儿,胎粪性腹膜炎、肠穿孔患儿,术后家属放弃治疗,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感染性休克;另2例均为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术后家属放弃治疗,死于呼吸功能衰竭。余64例患儿术后平均禁食水时间2.6 d,平均置管时间21.6 d。除失访7例外,余5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8.3±12.5)个月。复发肠梗阻4例(7.0%),3例梗阻复发后均再次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1例梗阻复发后行肠切肠吻合术、肠粘连松解术。4例均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长期随访均未再次出现梗阻复发。术后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2例(3.1%),包括拔管困难1例,给予分次拔除肠排列管;拔管后出现小肠套叠1例,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是治疗婴幼儿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有效手术方式,术后肠梗阻复发率及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 李晓月陈琦时红光谭诗坤鲁盈
- 关键词:小肠排列术小肠梗阻
- 一种带减压功能的肠排列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带减压功能的肠排列导管,包括导管后座、肠排列导管、注水导管、水囊和前端导向头,肠排列导管套装在注水导管上,且注水导管与肠排列导管内壁固定连接,在肠排列导管侧壁不同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减压孔,肠排列导管和注水导管的后端...
- 赵国华黄晶曲瑞新王晶郑阳王越佟晓晶马巍于桂林杨晓泉刘信范悦人张立群谢斌曹献魁吕武
- 文献传递
-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
- 2020年
- 目的:观察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可缩短术后排便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其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
- 李铎伟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
-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意义。方法随机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式。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理想,且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
- 洪楠
-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
- 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使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儿随机分为松解组和排列组。为松解组患儿使用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为排列组患儿使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儿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术后1年内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排列组患儿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松解组患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松解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术后1年内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0.05。结论:使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儿进行治疗可促进其快速康复,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 罗淼
- 关键词:肠排列术小儿粘连性肠梗阻
相关作者
- 郑阳

- 作品数:12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检验科 试管 成角 肠排列 观看
- 赵国华

- 作品数:44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移植胰岛 胃肿瘤 META分析 排斥反应
- 刘信

- 作品数:11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患者 META分析 高龄贲门癌 开胸手术治疗 成角
- 王金鹏

- 作品数:2被引量:4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研究主题:肠排列 肠梗阻导管 粘连性肠梗阻 疗效观察 内支架
- 金殷植

- 作品数:60被引量:163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研究主题:肠梗阻 肠梗阻导管 胃癌 导管治疗 绞窄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