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4篇“ 股骨头塌陷“的相关文章
X线、CT检查技术在坏死股骨头塌陷预测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置换前,应用X线、CT预测坏死股骨头塌陷的价值。方法:选取股骨头坏死患者56例,给予X线、CT检查以及髋关节置换,分析坏死股骨头塌陷和未塌陷股骨头高度股骨头坏死体积比、股骨头高度下降值差异,同时分析X线、CT检测预测坏死股骨头塌陷的价值。结果:56例患者中,有43例发生坏死股骨头塌陷,13例未发生坏死股骨头塌陷;塌塌陷组X线测量股骨头高度下降值为(2.69±0.89)mm,明显高于未塌陷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塌陷组CT测量股骨头坏死体积比为(34.20±10.11)%,明显高于未塌陷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头高度下降值、股骨头坏死体积比预测坏死股骨头塌陷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和0.823,P<0.05,截断值分别为1.98mm和25.50%,灵敏性分别为72.00%和84.00%,特异性分别为78.00%和75.00%。结论:X线、CT检查预测坏死股骨头塌陷有一定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叶微
关键词:X线CT股骨头坏死塌陷
一种用于预测股骨头塌陷风险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测股骨头塌陷风险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所述装置包括图像处理单元、分析单元、分离单元、计算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装置能够根据病例的髋关节CT图像,获得病例股骨头的多项数据,包括硬化骨体积、软组织体积和...
陈卫衡黄泽青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MRI分型的制订及其与股骨头塌陷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建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MRI分型,并初步探讨其与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泉州市正骨医院关节中心就诊的73例(73髋)创伤性ONFH,男46例、女27例,年龄为(34.9±8.3)岁(范围19~55岁)。记录患者的骨折分型、复位质量、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Japanese Investigation Commite,JIC)分型等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采用2019年修订版国际骨坏死与骨循环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诊断标准评估创伤性ONFH疾病进展程度,将其中的ⅢA期、ⅢB期分别定义为轻度塌陷和进行性塌陷。建立MRI修复带(bone repair band,BRB)分型,并对创伤性ONFH进行划分,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BRB分型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与二分类变量Cox回归分析BRB分型与股骨头进行性塌陷的相关性。结果:73例随访(54.8±34.9)个月(范围24~165个月)。根据BRB分型,73例中1型浅表病灶28例(38%)、2型不确定病灶16例(22%)、3型广泛病灶29例(40%)。BRB分型的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值为0.798,观察者内一致性Kappa值为0.896,一致性高。末次随访时进展至ARCOⅢA期者中BRB分型为1型3例、2型4例、3型14例;进展至ARCOⅢB期者中BRB分型1型1例、2型1例、3型12例。BRB分型是创伤性ONFH进行性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957,95%CI(4.551,21.193),P<0.001]。以出现进行性塌陷(ⅢB期)为终点事件,2型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与1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766,95%CI(0.465,6.702),P=0.403],3型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显著高于1型[HR=15.126,95%CI(4.708,48.592),P<0.001]。结论:BRB分型与创伤性ONFH的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是预测进行性塌陷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BRB分型有助于早期诊断后预测塌陷进展与治疗方案决策。
庄至坤李子祺黄昌瑜高世华丘杭林许志庆龚志兵张庆文吴昭克何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塌陷
能谱CT征象和相关参数联合预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塌陷风险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能谱CT征象和相关参数联合预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塌陷风险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101例,根据确诊随访1年后是否发生股骨头塌陷分为塌陷组42例和非塌陷组59例。所有患者均行能谱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能谱CT征象、CT值和能谱曲线斜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能谱CT征象、CT值、能谱曲线斜率对股骨头塌陷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塌陷组患者的裂隙征、新月征、骨髓水肿率明显高于非塌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塌陷组患者40~140kev能量下的CT值、能谱曲线斜率明显低于非塌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能谱CT下裂隙征、新月征、骨髓水肿、能谱曲线斜率、40~140 kev能量下CT值预测股骨头塌陷风险的AUC分别为0.568、0.668、0.827、0.766、0.720、0.713、0.758、0.850、0.782、0.726、0.837、0.803、0.779、0.800、0.809;能谱CT下裂隙征、新月征、骨髓水肿、70 kev能量下CT值、能谱曲线斜率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拟合,返回预测概率Logit(P)作为独立检验变量,获取联合预测的AUC为0.925(95%CI:0.877~0.974)。结论能谱CT征象、CT值、能谱曲线斜率联合预测股骨头塌陷风险具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股骨头坏死塌陷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余倩牛树宾马淑华徐爱民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塌陷能谱CTCT征象
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CT征象和相关参数对股骨头塌陷风险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观察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CT征象,并分析CT灌注参数对股骨头塌陷风险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观察CT征象。随访2年,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出现股骨头塌陷分为塌陷组、未塌陷组,对比两组CT参数,绘制ROC曲线分析CT灌注参数预测股骨头塌陷的价值。另根据随访期间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CT参数,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CT征象显示,45例患者以股骨头呈拥挤融合与扇状硬化改变、骨小梁增粗或骨质硬化为主,53例患者以股骨头关节面轻微塌陷、骨小梁微骨折、部分出现皮质下新月征为主;随访2年,9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出现34例股骨头塌陷(34.69%),20例预后不良(20.41%);塌陷组MMT、BV、BF均低于未塌陷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MMT、BV、BF及三者联合预测股骨头塌陷的AUC分别为0.819(95%CI:0.738-0.900)、0.878(95%CI:0.812-0.945)、0.873(95%CI:0.807-0.940)、0.955(95%CI:0.921-0.990);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性别、年龄、病因、坏死形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Ficat分期、坏死部位在外上象限比例、坏死体积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MMT、BV、BF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cat分期(Ⅲ期)、坏死部位(外上象限)、坏死体积比例高是影响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MMT上升、BV上升、BF上升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CT可有效检出早期股骨头坏死,CT征象以骨质硬化、骨小梁增粗、新月征为主,且CT灌注参数与股骨头塌陷风险、预后密切相关。
杨光辉李小荣易进李岳伟
关键词:早期股骨头坏死CT征象股骨头塌陷预后
双侧股骨头坏死单侧置换后对侧股骨头塌陷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双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在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对侧股骨头塌陷的风险,并通过临床资...
朱家博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塌陷
CT影像及X线片ABC分型预测股骨头塌陷风险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应用ABC分型比较CT影像及X线片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的一致性,探讨是否可用X线片代替CT影像预测塌陷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183髋)ARCOⅡ期及以上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例,应用ABC分型分别对比分析X线片和CT影像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比较二者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83髋病例中142髋发生塌陷(塌陷率为77.60%)。应用CT影像分型,本组病例中A型1髋,B型16髋,C型3髋,AB型22髋,BC型17髋,A-C型124髋。应用X线片分型,本组病例中A型0髋,B型19髋,C型3髋,AB型19髋,BC型21髋,A-C型121髋。二者一致性分析结果为二者一致性良好(ICC系数=0.87,P<0.05)。按照塌陷风险合并后,CT影像分型中无风险3髋,低风险16髋,中风险18髋,高风险146髋;X线片分型中无风险3髋,低风险19髋,中风险21髋,高风险140髋;二者一致性分析结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系数=0.76,P<0.05)。结论:ARCOⅡ期及以上股骨头坏死患者X线片可清楚显示坏死边界时,可以选择X线片应用ABC分型方法预测股骨头塌陷风险。
于潼谢利民张振南李玉彬白杨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CT影像X线片
平均坏死面积指数和平均稳定指数与坏死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评估平均坏死面积指数(MNAI)和平均稳定指数(ASI)与坏死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20年10月接受非手术保髋治疗的148例(220髋)股骨头坏死塌陷前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末次随访时股骨头塌陷情况分为塌陷组和非塌陷组,其中塌陷组83例124髋,非塌陷组65例96髋。根据所有纳入病例初次就诊时的磁共振成像(MRI)资料计算出坏死股骨头的平均坏死面积指数和平均稳定指数,利用非参数检验评估该指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指数预测塌陷进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塌陷组平均坏死面积指数(5.63±2.18)高于非塌陷组(2.8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112,P<0.001);塌陷组平均稳定指数(2.20±1.72)低于非塌陷组(6.88±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703,P<0.001)。平均坏死面积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0,临界值为5.595,灵敏度为76.0%,特异度为96.8%;平均稳定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8,临界值为4.300,灵敏度为72.6%,特异度为85.4%。结论:平均坏死面积指数和平均稳定指数与股骨头塌陷进展之间有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估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重要参考指标。
袁强林继红董一平张宁李无阴张颖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不同SBTOCS分型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保髋治疗后股骨头塌陷、头臼匹配度、髋关节稳定度对比观察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比较不同SBTOCS分型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非手术保髋治疗后股骨头塌陷股骨头髋臼匹配度、髋关节稳定度。方法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49例(239髋),根据SBTOCS分型将患者分为稳定型57髋、中度不稳定型79髋、重度不稳定型103髋。患者自愿接受非手术保髋治疗,随访时间均在两年以上。在末次随访时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髋关节X射线检查,对比不同SBTOCS分型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保髋治疗后X射线正位片上股骨头塌陷、蛙位片上股骨头塌陷股骨头髋臼(头臼)匹配度、髋关节稳定度。结果在末次随访时,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X射线正位片有64髋(27%)没有显示进一步股骨头塌陷,蛙位片上有65髋(27%)没有显示进一步股骨头塌陷;正位片上有76髋(32%)显示了0~2 mm的股骨头塌陷,蛙位片上有88髋(37%)显示了0~2 mm的股骨头塌陷;正位片有99髋(41%)显示了2~4 mm的股骨头塌陷,蛙位片上有86髋(36%)显示了2~4 mm的股骨头塌陷。不同SBTOCS分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保髋治疗后髋关节X射线正位片股骨头塌陷、蛙位片股骨头塌陷、头臼匹配度、髋关节稳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61.59、149.33、150.00、142.45,P均<0.01)。结论不同SBTOCS分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保髋治疗后股骨头塌陷股骨头髋臼匹配度、髋关节稳定度均不同。
袁强董一平张宁荆振昊张颖
关键词:股骨头塌陷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强度综合指数对非创伤性坏死的股骨头塌陷预测作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与骨转换标志物比较,探讨股骨颈骨强度综合指数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股骨头塌陷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以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并接受非手术治疗的非创伤性O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6例(139髋)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男54例(79髋),女42例(60髋);年龄22~60岁,平均40.2岁。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股骨头塌陷,将患者分为塌陷组和未塌陷组。测量患者股骨颈宽度、髋轴长度、身高、体质量及股骨颈骨密度,计算股骨颈骨强度综合指数,包括抗压强度指数(compressive strength index,CSI)、抗折强度指数(bending strength index,BSI)、抗冲击强度指数(impact strength index,ISI);测量骨转换标志物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typeⅠcollagen amino terminal elongation peptide,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ALP、25羟基维生素D [25 hydroxyvitamin D,25(OH)D]、N端骨钙素(N-terminal osteocalcin,N-MI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股骨颈骨密度、ONFH病因、日本骨坏死调查委员会(JIC)分型以及股骨颈骨强度综合指数、骨转换标志物,初步筛选股骨头塌陷发生的影响因素。取股骨颈骨强度综合指数及骨转换标志物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其对非创伤性ONFH患者股骨头塌陷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3.2年。随访期间,46例(64髋)发生股骨头塌陷(塌陷组),其余50例(75髋)未发生股骨头塌陷(非塌陷组)。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JIC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90,P=0.000);但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股骨颈骨密度及ONFH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骨强度综合指数�
林天烨杨鹏蔡开沈李子祺庞凤祥张庆文何伟魏秋实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塌陷骨转换标志物

相关作者

李子荣
作品数:338被引量:3,719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 骨坏死 股骨头塌陷 脊柱侧凸
何伟
作品数:473被引量:2,326H指数:27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 保髋治疗
张念非
作品数:103被引量:1,07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骨坏死 股骨头 SARS患者 骨关节炎
杨述华
作品数:1,754被引量:5,881H指数:3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骨肉瘤 手术治疗 关节镜 内固定
韩永台
作品数:59被引量:255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塌陷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