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篇“ 胆碱酯酶类“的相关文章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兽药的作用机理与使用方法
2014年
水杨酸毒扁豆碱。该药为无色或淡黄色有光泽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略溶于水,溶于乙醇。露置于日光下或空气中可被氧化成红色,即不宜再使用。其水溶液较易变红,微红色时还可使用,如果颜色较深,则不宜再使用。该药物进入动物机体,通过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堆积。相对而言,该药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比氯化氨甲酰胆碱强,对支气管、胆管、虹膜和子宫等平滑肌的作用也较强,也能增强胃肠等腺体的分泌,但流涎作用不如毛果芸香碱强。
邢岩全汤华颖
关键词:兽药酶类氨甲酰胆碱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
外周血淀粉酶、NLR、胆碱酯酶水平变化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外周血淀粉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胆碱酯酶水平变化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组(n=47)、中度组(n=31)和重度组(n=25)。并根据患者出院时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83)和死亡组(n=20)。比较不同预后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构成比、中毒至就诊时间、有机磷中毒种、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空腹血糖、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乳酸、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尿素、血肌酐等]及淀粉酶、NLR、胆碱酯酶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淀粉酶、胆碱酯酶、NLR水平。结果不同预后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中毒至就诊时间、有机磷中毒种、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尿素、血肌酐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空腹血糖、PaCO_(2)、乳酸、NLR、淀粉酶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aO_(2)、胆碱酯酶水平均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淀粉酶、NLR、胆碱酯酶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PACHEⅡ评分、淀粉酶、NLR、胆碱酯酶联合预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是0.934,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0.918、0.864、0.894、0.880)。重度组淀粉酶、NLR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而胆碱酯酶水平低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严重程度与外周血淀粉酶、NLR、胆碱酯酶水平有关,APACHEⅡ评分、淀粉酶、NLR、胆碱酯酶是�
程欣杨一红李睿杰闫敏赵杨
关键词:淀粉酶类胆碱酯酶类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氨及胆碱酯酶对肝硬化伴轻微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血清标志物对肝硬化合并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4月—2022年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并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或肝穿刺活检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1例。根据数字连接试验A(NCT-A)和数字符号试验(DST)分为单纯肝硬化组45例、MHE组36例。检测肝功能(ALT、AST、GGT、ALP和TBil)、白蛋白、血氨、胆碱酯酶和凝血酶原时间。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HE的预测因素。结果 与单纯肝硬化组相比,MHE组NCT-A量表评分升高(Z=-7.110,P<0.001),DST量表评分降低(t=12.22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AST、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胆碱酯酶和血氨在MHE患者中显著改变(Z值分别为-2.319、-2.643、-1.982、-6.594、-5.331,P值均<0.05);但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胆碱酯酶和血氨水平是显著的预测因子(P值均<0.05),并且它们与Child-Pugh评分分级相关(P值均<0.05)。胆碱酯酶、血氨以及两者联合诊断MHE的AUC值分别为0.925、0.845和0.94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966、60和0.513。结论 血氨、胆碱酯酶及两者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合并MHE的早期诊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杨旭宏杨勇王明磊刘文潇马万龙王敏行丁向春王晓东
关键词:肝硬化肝性脑病高氨血症胆碱酯酶类
树脂血液灌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的应用及对ChE活力变化、CRP、WBC及NEUT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树脂血液灌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中的应用及对胆碱酯酶(ChE)活力变化、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9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AOPP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洗胃、导泻、应用解毒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树脂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治疗情况、ChE活力恢复时间及其水平变化、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1±1.08)h、7 d,均少于对照组[(3.87±1.15)h、10 d],治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8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5 d的ChE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3、5 d的ChE水平分别为(672.43±93.28)、(1416.59±150.32)、(3214.28±193.16)U/L,均高于对照组[(629.26±106.41)、(1148.65±141.57)、(3095.47±185.62)U/L],且观察组ChE活力恢复时间为(6.08±1.01)d,短于对照组[(6.85±1.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RP、WBC、NEU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分别为(12.73±3.02)mg/L、(11.37±3.36)×10^(9)/L、(72.05±5.54)%,均低于对照组[(15.08±3.26)mg/L、(13.12±3.09)×10^(9)/L、(73.76±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间综合征、反跳发生率分别为2.86%、0,均低于对照组(20.00%、1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血液灌流可明显缩短AOPP患者昏迷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愈率,加快ChE活力恢复速度,降低血清CRP、WBC及NEUT水平,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闫敏杨一红蔡晓培
关键词:胆碱酯酶类C-反应蛋白质白细胞计数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9年4月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患者80例作为疾病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hE、TNF-α水平;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将疾病组分为两个亚组:轻度组(CPIS≤6分),重度组(CPIS>6分),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hE、TNF-α水平,分析两者与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清ChE、TNF-α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ChE水平低于轻度组,TNF-α水平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高于轻度组。经Spearman相关分析,疾病组患者血清ChE水平与CPIS评分呈负相关(r=-0.438,P<0.001);TNF-α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216,P=0.028)。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hE、TNF-α联合诊断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高于单一指标。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hE、TNF-α水平异常变化;随着感染加重ChE水平有所降低,TNF-α水平升高,两者联合可帮助评估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
石磊孙永锋李春喜李煜环钟建卫
关键词:颅脑损伤胆碱酯酶类肿瘤坏死因子Α
血钙水平联合胆碱酯酶、MELD-Na评分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背景:肝硬化失代偿为消化内科常见病且患者预后差,目前肝硬化相关评分模型非常多,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目的:探究血钙水平联合胆碱酯酶、MELD-Na评分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终末期住院患者169例,检测血钙水平、胆碱酯酶、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TBIL)、血钠水平等,计算MELD评分和MELD-Na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各个指标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随访6个月后,125例患者存活,44例死亡。存活组TBIL、肌酐、INR、凝血酶原时间、MELD评分、MELD-Na评分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白蛋白、血钠水平、血钙水平、胆碱酯酶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示血钙水平、胆碱酯酶、MELD评分、MELD-Na评分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24、0.783、0.781和0.839。联合血钙水平、胆碱酯酶和MELD-Na评分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短期预后的AUC升至0.897。结论:血钙水平、胆碱酯酶、MELD-Na评分三者联合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6个月预后的评估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刘媛陈大军徐微
关键词:肝硬化血钙胆碱酯酶类预后
血液灌流用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用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单县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洗胃、导泻、应用复能剂和抗胆碱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3次血液灌流,每次间隔24 h。检测治疗组血液灌流前、3次血液灌流后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血清胆碱酯酶(CHE)、白细胞介素6(IL-6)、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计算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氧合指数(QI),床旁超声测量两组右侧膈肌活动度(D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计算膈肌增厚率(DTF)和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比较两组CHE、IL-6、QI、DE、DTF、D-RSBI的差异,比较两组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气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血液灌流前,两组CHE、IL-6、QI、DE、DTF、D-RS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次血液灌流后,治疗组IL-6、D-RSBI分别为(37.9±6.2)ng/L、(0.77±0.20)次·min^(-1)·mm^(-1),均低于对照组的(45.9±5.3)ng/L、(0.90±0.16)次·min^(-1)·mm^(-1)( t=-6.295、-3.382, P<0.001、 P=0.001),CHE、QI、DE、DTF分别为(2.29±0.52)kU/L、(264.5±24.3)mmHg、(16.5±1.9)mm、(27.2±4.7)%,均高于对照组的(1.96±0.39)kU/L、(252.6±27.2)mmHg、(14.3±1.6)mm、(23.5±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258、2.141、5.598、3.877,均 P<0.05)。治疗组中间综合征发生率[4.7%(2/43)]、气管插管率[2.3%(1/43)]和住院时间[(11.8±1.8)d]均低于、短于对照组的23.8%(10/42)、19.0%(8/42)、(12.9±1.8)d(χ^(2)=6.432, P=0.011;χ^(2)=6.276, P=0.012;t=-2.932, P=0.004),两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血液灌流可改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膈
刘景刚张哲冯慧包东杨文宝张珂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血液灌流胆碱酯酶类白细胞介素6
血清胆碱酯酶对脑梗死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0年
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死因,每年造成670万人死亡。脑梗死也称缺血性脑卒中,约占所有脑卒中的85%[1]。最近研究表明,胆碱能系统除其神经保护、修复作用外,还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CAP)在脑梗死抗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炎性因子刺激迷走神经后,CAP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外周和中枢含有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免疫细胞,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及激活,从而减轻炎性反应对机体的损伤[2]。
高雪陈应柱郑秋月
关键词:胆碱酯酶类脑梗死乙酰胆碱高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1Β
血液灌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及毒物清除效果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及毒物清除效果。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分别为(3.07±1.14)d、(1.42±0.3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5±1.22)d、(2.01±0.58)d(t=3.543、4.697,均P<0.05);观察组阿托品用量[(252.57±28.44)mg]明显少于对照组[(282.61±29.82)mg](t=3.993,P<0.05)。治疗12 h、24 h后,观察组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1128.64±152.49)U/L、(1422.08±184.68)U/L,均高于对照组的(912.73±144.61)U/L、(1165.32±173.27)U/L(t=5.627、5.553,均P<0.05)。治疗1 d、3 d后,观察组有机磷毒物浓度分别为(1.08±0.30)mg/L、(0.62±0.1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0.35)mg/L、(0.84±0.27)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2、3.713,均P<0.05)。观察组反跳、中间综合征、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分别为3.33%(1/30)、6.67%(2/30)、13.33%(4/30),均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23.33%(7/30)、36.67%(11/30)(χ2=5.192、3.278、4.356,均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提高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清除血液毒物浓度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郭治华
关键词:血液灌注胆碱酯酶类毒物中间综合征
胆碱能生物标记物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胆碱能生物标记物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本院择期在脊椎-硬膜外阻滞下行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65~85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Ⅲ级。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于麻醉前取肘静脉血5 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丁酰胆碱酯酶(BuChE)、TNF-α和IL-6浓度。于术前1 d、术后入恢复室、术后1、3和7 d(或出院前)同一时段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术前采用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术前认知状态,术后采用CAM法和MDAS法评估POD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P组)和非POD组(NP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D的危险因素。结果NP组349例,P组57例,POD发生率为14.0%。与NP组比较,P组患者年龄、术前并存基础疾病(≥3种)、血浆ChAT、TNF-α和IL-6浓度升高,AChE和BuChE浓度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AChE、BuChE、ChAT浓度变化和高龄是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患者POD的发生与术前血浆AChE、BuChE和ChAT浓度变化有关。
刘晨林旭李肖璇王彬董瑞谭兰王明山徐晓娜于新娟毕燕琳
关键词:胆碱酯酶类谵妄

相关作者

闫敏
作品数:9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百草枯中毒 血液灌流 百草枯 胆碱酯酶类 除草剂
卢业成
作品数:72被引量:381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登革病毒 登革热 免疫层析法 血清HA
陈世荣
作品数:60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骨关节炎 膝关节 髋部骨折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李素珍
作品数:36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布-加氏综合征 前白蛋白 纤溶 肝癌 妇科门诊
万伟国
作品数:69被引量:202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关节炎 农药中毒 中毒 胆碱酯酶 杀虫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