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篇“ 胆管囊腺瘤“的相关文章
肝内胆管囊腺瘤腺癌的MRI鉴别诊断
2024年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囊腺瘤腺癌之间的MRI表现差异,以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囊腺瘤及10例腺癌患者的MRI表现,包括肿瘤部位、大小、瘤周胆管扩张,壁结节和强化方式等征象,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4例囊腺瘤中单型5例,多型19例,多型病灶内有分隔,分隔菲薄且均匀;壁平均厚度(1.7±0.5)mm,伴瘤周胆管轻度扩张8例;增强后壁及隔中度强化5例,轻度强化19例。10例腺癌中单型6例,多型4例;10例均见壁不同程度增厚,平均厚度(2.2±0.7)mm;9例病灶壁见菜花状结节,伴瘤周胆管扩张8例;增强后壁中度强化8例,轻度强化2例。结论囊腺瘤腺癌的分房、大小,瘤周胆管扩张,壁厚度,壁结节和强化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I扫描及结合MRCP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陈芳毛丹丹陈艳梅吴灵智邱乾德
关键词:胆管肿瘤囊腺瘤囊腺癌磁共振成像
胆管囊腺瘤腺癌的CT、MRI表现及其与病理对照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肝胆管囊腺瘤腺癌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影像诊断准确性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胆管囊腺瘤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征象及病理学特点,其中9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5例同时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在11例患者中,囊腺瘤8例,腺癌3例:11例均为单发,肝左叶7例,右叶3例,肝多叶受累1例;1例囊腺瘤为单性病灶,壁光整,CT见内主要表现为水样密度;1例腺癌以实性成为主,其余9例囊腺瘤腺癌呈多发状,5例囊腺瘤壁光整,厚薄一致,部分分隔均匀增厚,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2例囊腺瘤壁钙化;2例腺癌壁及其内分隔厚薄不一,增强扫描可见实性结节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减退,呈“结节”状或“菜花状”,部分断面锯齿状改变。结论 肝胆管囊腺瘤腺癌的CT、MRI表现,充分反映其病理学特点,注意病变的一些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如分隔不均匀增厚,壁“结节”或“菜花样”突起及伴有粗大钙化,在囊腺瘤腺癌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陈天忠刘艳萍黄宝晗
关键词:胆管肿瘤囊腺瘤囊腺癌X线计算机
胆管囊腺瘤伴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本文介绍了一例胆管囊腺瘤合并出血的病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鉴别诊断、治疗等,旨在提高大家对胆管囊腺瘤的认识。
李兆栋崔凤娇
关键词:胆管囊腺瘤肝囊性病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巨大肝内胆管囊腺瘤1例被引量:1
2022年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4岁,因“查体发现肝占位”于2021年6月20日入院。患者10年前于当地医院行肝肿开窗引流术。我院门诊复查腹部CT示肝内巨大性密度灶,壁及分隔厚薄均匀,可见点状钙化(图1)。查体:剑突下触及一较大肿块,直径约15 cm,边界不清;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余腹查体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血常规等未见异常。癌胚抗原(CEA)、CA19-9、甲胎蛋白(AFP)均在正常范围。临床诊断:肝占位性病变,肝内胆管囊腺瘤?择期行腹腔镜辅助肝肿部分切除+左半肝切除+胆切除术。术中见:左半肝一巨大肿,最大径约18 cm,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穿刺壁吸出内暗红色液体2000 mL,可见腔多房,未见乳头状突起及壁结节。术中冰冻病理:(肝脏肿)黏液性性肿瘤。术中发现肿与肝Ⅳb段胆管相同。术后病理:(肝)送检标本呈多改变,部分被覆黏液上皮伴卵巢样间质,细胞轻度异型。免疫组化:CK7(上皮+),PAX-8(-),ER(间质+),PR(间质+),CD10(局灶+)。病理诊断:肝内胆管黏液性囊腺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李海超颜伦杰姚晟玉
关键词:胆管囊腺瘤肝内
肝内胆管囊腺瘤26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2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左肝外叶切除8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切除3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2例,左半肝切除5例,肿瘤局部剜除8例。术后随访时间5~85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笔者认为肝内胆管囊腺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靠病理检查,完整切除术后预后较好。
高胜强包永进俞世安罗建生
关键词:胆总管切开取石肿瘤复发肝内胆管囊腺瘤术前诊断
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BCA)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86例B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71例,年龄(48.4±13.1)岁。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44例和开腹组42例。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血生化、肿瘤标志物等临床资料。采用电话和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结果:86例BCA患者的肿瘤中,病灶为单性19例(22.1%),多性67例(77.9%);内伴有分隔64例(74.4%),内壁伴有附壁结节12例(14.0%)。回顾患者病史,86例BCA患者根治手术前误诊为肝肿9例(10.4%),肝包虫病2例(2.3%),肝内胆管错构瘤1例(1.2%),肝血管瘤1例(1.2%)。与开腹组相比,微创组患者的肿瘤长径[(6.5±3.2)比(9.0±4.0)cm]、手术时间[115(88,185)比195(160,254)min]、术中出血量[50(20,162)比300(200,600)ml]、术后住院时间[4(3,6)比8(7,10)d]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3.5个月,4例出现BCA复发。结论:BCA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误诊和误治率较高。治疗原则应以根治性肝切除手术为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优先考虑微创手术。
姜楠张平纪文斌余强罗英
关键词:预后肝内胆管囊腺瘤肝囊性病变
肝内胆管囊腺瘤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2022年
肝内胆管囊腺瘤(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ma, IBC)是一种罕见的肝性肿瘤,有可能转变为肝内胆管腺癌(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 IBCC)。该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患者,临床通常无特征性表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最终诊断必须依病理学检查,根治性完整切除是肝内胆管囊腺瘤的最佳治疗手段,能达到良好的预后。
刘明杰姜辰光王文亭
关键词:肝内胆管囊腺瘤肝内胆管囊腺癌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误诊为肝内胆管囊腺瘤1例被引量:1
2022年
1临床资料1例9岁女性患儿,因“间断腹痛15 d、发热1 d”入院,无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54.60 mg/L,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14.4 s,D-二聚体340μg/L;其他无特殊。腹部超声:第二肝门部见8.9 cm×7.5 cm肿物,边界较清,内呈实混合回声(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于周边及分隔处可检出血流信号(图1B).
陈鹏卢春雨徐碧莹苏梦雪唐少珊
关键词:肝肿瘤胆管囊腺瘤超声检查
肝内胆管囊腺瘤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腺瘤的管腔中有分泌物潴留呈状扩张者称为囊腺瘤。由于被覆内壁的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形成多数大小不一的房室,内容物可有浆液、黏液、假黏液、胶质等多种物质。囊腺瘤以卵巢最为多见,此外也见于乳腺、肾脏、胰腺,发生于肝脏的囊腺瘤较少见。现就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肝内胆管囊腺瘤(intrahepatic biliary cystadenoma,IBC)报道如下。
徐凌翔熊彬李钺
肝内胆管囊腺瘤1例
2021年
肝内胆管囊腺瘤(IBC)属于良性肿瘤,发病率低,病因尚未明确,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肝肿、肝脓肿、肝包虫病等肝脏疾病相混淆。该肿瘤进展缓慢,但具有恶变风险,治疗原则是早期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现回顾性报道IBC一例。该病例腹部超声检查见肿瘤呈性,肝内无回声区,内含多发分隔的液性暗区及光带漂浮。病理检查见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局部见卵巢样间质,局灶被覆单层立方/柱状上皮,符合胆管黏液性囊腺瘤。报道该病例影像和诊疗分析,旨在提升对IBC的认识,减少误诊的发生。
吴锦科曾超李小芳
关键词:胆管囊性病变囊腺瘤黏液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作者

王凤山
作品数:52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胰腺移植 受体 再灌注损伤 免疫耐受
张佳林
作品数:186被引量:35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胰岛 胰岛移植 门静脉 胰岛细胞
刘永锋
作品数:454被引量:1,54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胰岛移植 胰腺移植 肾移植 大鼠肝脏
石蕊
作品数:42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胰岛移植 整合素连接激酶 表达及意义 ILK 胰岛
周建新
作品数:75被引量:40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腹腔镜 原发性肝癌 肝门部胆管癌 精准肝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