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3篇“ 胜红蓟“的相关文章
- 胜红蓟种子在不同土壤环境的存活力
- 2024年
-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究胜红蓟种子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的存活力大小,揭示胜红蓟种子在农田形成优势种群的原因。[方法]以胜红蓟种子为研究对象,检测胜红蓟种子采收后210 d内在不同温度、湿度、深度、pH值、盐浓度和渗透势土壤环境下存活力动态。[结果]在10~30℃的土壤贮藏环境中,210 d内最适萌发温度始终为20℃,因此,将20℃培养的胜红蓟种子萌发率作为表征种子存活力的指标。在不同的土壤温度、湿度环境中,胜红蓟种子在5~30℃、土壤湿度20%环境中贮藏120 d的种子存活力均高于90%。在土壤深度20 cm,贮藏120 d的胜红蓟种子存活力无显著下降;贮藏深度达到30 cm种子存活力下降至60%。在pH值为4~10环境中贮藏120 d的胜红蓟种子存活力一直维持在95%以上,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不同NaCl浓度的土壤环境中贮藏150 d的胜红蓟种子存活力无显著差异,存活力均超过95%;贮藏180 d后,160 mmol·L^(-1)NaCl处理种子存活力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渗透势高于-0.8 MPa的土壤环境中,贮藏150 d各处理胜红蓟种子存活力保持在95%以上;当渗透势达到-1 MPa时,贮藏180 d的种子存活力下降至85%。[结论]贮藏210 d,胜红蓟种子在不同梯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pH值、盐浓度、渗透势、深度的贮藏条件下存活力保持稳定,显示出强大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可能是其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农田恶性杂草的原因。
- 张燕欧阳爱莲王飞贾成成杨帆汤东生
- 关键词:胜红蓟土壤环境
- 在中国广东侵染胜红蓟的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的鉴定和全基因组分析
- 2024年
- 2022年9月在广东省罗定市发现了叶片表现为黄色网状症状的胜红蓟病株。为了明确胜红蓟叶片的黄脉症状是否由双生病毒感染引起,本研究使用检测双生病毒的简并引物PA/PB进行PCR扩增,获得约500 bp的片段。根据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并且克隆得到了病毒DNA-A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BLAST比对发现,获得的DNA-A与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China virus,AYVCNV)海南分离物(OQ421190)的DNA-A的相似性最高,相似度为98.11%。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获得的病毒DNA-A与海南分离物(OQ421190)在同一分支,说明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侵染胜红蓟的病毒是AYVCNV的分离物。这是关于AYVCNV在广东地区侵染胜红蓟的首次报道,可为当地病毒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 乔蕊周雪平李方方
- 关键词:PCR技术基因组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 贵州主要耕作制度对胜红蓟发生危害的影响
- 2023年
- 为探索贵州主要耕作制度与胜红蓟入侵危害相关性,选择贵州主要入侵区域田块进行3年定点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田块杂草发生种类有51种,以胜红蓟田间盖度、相对多度最高,田间盖度值为50.03~66.54,3年平均值为59.11,相对多度值为36.98~59.59,3年平均值为46.27,其发生危害远大于其他杂草,且发生危害总体保持在稳定状态。田间耕作制度长期保持单一耕作管理模式有利于胜红蓟的发生危害,建议在农业生产上适时改变耕作制度,增加更多的田间管理方式控制胜红蓟入侵危害。
- 叶照春冉海燕陈仕红兰献敏
- 关键词:耕作制度胜红蓟杂草群落
- 胜红蓟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优化胜红蓟多糖的超声提取法提取工艺,探讨其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资源利用奠定基础;以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通过3种体外抗氧化测试法,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Fe^(3+)还原力,考察胜红蓟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胜红蓟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40。多糖质量浓度为0.675 mg/mL时,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9.07%、89.67%。多糖质量浓度为1 mg/mL时还原能力评估吸光度值为2.459。胜红蓟多糖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 杨彩媚林泽燕王琼珺
- 关键词:胜红蓟多糖正交抗氧化
- 一种胜红蓟内生真菌Bartalinia pondoensis wz03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胜红蓟内生真菌Bartalinia pondoensiswz03及其应用,其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3461,于2023年4月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本发明的植物胜红蓟的内生真菌(B.p...
- 裴真巧王奇志刘建福乔自鹏王明元于海玲
- 胜红蓟内生真菌转化柠檬烯产物的抑菌活性
- 2023年
- 为考察入侵植物胜红蓟内生真菌转化柠檬烯产物的抑菌活性,以柠檬烯二醇作为标品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筛选具有转化柠檬烯能力的胜红蓟内生真菌.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菌株的转化产物进行分析,并对其生物转化柠檬烯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从22株胜红蓟内生真菌中共筛选得到14株具有转化柠檬烯能力的菌株,其中,有6个菌株的柠檬烯转化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含有柠檬烯-1,2-二醇;菌株Diaporthe phaseolorum(wl01)的柠檬烯转化产物中,柠檬烯-1,2-二醇的质量浓度最高(3.43 mg·mL^(-1));菌株Alternaria alternata(wp06)生物转化柠檬烯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柑橘意大利青霉类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意大利青霉的抑菌效果为(40.03±3.58)%.
- 裴真巧王奇志杨道茂于海玲
- 关键词:胜红蓟内生真菌柠檬烯生物转化抑菌活性
- 胜红蓟和细菌联合修复酸性镉污染土壤的效果和机理
-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从污染土壤或水体中去除污染物的一种绿色、可持续的修复技术,在近几年来被广泛运用。目前发现的镉(Cd)超富集植物大多存在生长缓慢、生物量小等特点,导致其修复效率低。因此,寻找更合适的超富集植物或富集能力较...
- 王忠振
- 关键词:植物修复胜红蓟低分子量有机酸
- 胜红蓟总黄酮抗氧化及其抑癌活性被引量:1
- 2022年
- 采用微量法测定胜红蓟总黄酮抗氧化活性,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发现,胜红蓟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DPPH清除率高,而且能很好地抑制白血病细胞株THP-1、KGIA和Kasumi-1的增殖.由此可见,将胜红蓟变废为宝可通过利用其总黄酮的抗氧化和抗癌活性.
- 林泽燕林燕燕章倩刘慧丽林艺华王淑贞林姿羽
-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抑癌活性细胞增殖
- 胜红蓟内生真菌Letendraea sp.WZ07及其在纳米银合成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胜红蓟内生真菌Letendraea sp.WZ07及其在纳米银合成中的应用。该真菌菌株分离自入侵植物胜红蓟,2020年08月04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20395。该菌...
- 乔自鹏代光明王奇志
- 四川胜红蓟曲叶病毒编码的C4蛋白与寄主因子NbGAI互作研究
- 双生病毒是一类在全球范围广泛发生的单链环状DNA病毒,可侵染多种经济作物并造成严重损失。双生病毒基因组共编码6-8个蛋白,分别参与病毒基因组DNA复制、转录、组装、移动和介体昆虫传播等过程,其中,在双生病毒科(Gemin...
- 李彭拜
相关作者
- 孔垂华

- 作品数:134被引量:2,260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水稻 胜红蓟 植物
- 胡飞

- 作品数:107被引量:1,715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化感作用 化感 胜红蓟 化感物质
- 李勤奋

- 作品数:303被引量:1,21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堆肥 蚯蚓粪 土壤 化感作用 杂草
- 王奇志

- 作品数:64被引量:230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
- 研究主题:胜红蓟 假臭草 入侵植物 植物 柴胡属
- 向言词

- 作品数:153被引量:1,256H指数:16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重金属 油菜 美洲商陆 污染土壤 尾矿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