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7篇“ 胡桃楸“的相关文章
- 一种胡桃楸染色体的制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桃楸染色体的制片方法及应用,属于细胞遗传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胡桃楸染色体的制片方法,将胡桃楸材料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胡桃楸材料置于卡诺固定液中进行固定;从固定后的胡桃楸材料中剥出花药进行酶解;将酶解...
- 席梦利倪润欣刘光欣宁仪杭王子玥
- 胡桃楸激素调控相关JmDELLA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 2024年
- 为探讨胡桃楸激素调控相关JmDELLA基因在花芽性别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理,本研究从胡桃楸转录组测序数据库中筛选出与激素调控相关DELLA基因的差异片段,通过PCR扩增技术获得DELLA基因CDS全长序列,命名为JmDELLA(GenBank登录号:400411)。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JmDELLA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PCR对胡桃楸不同器官组织进行表达分析。克隆获得JmDELLA基因的CDS序列全长为1842 bp,编码613个氨基酸,将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核桃(Juglans regia)、薄皮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杨梅(Morella rubra)亲缘关系同源性可以达到80%以上。RT-PCR表达分析表明胡桃楸激素调控相关JmDELLA基因在雌、雄花芽中表达量最高,因此推测该基因参与了胡桃楸花芽性别分化的整个过程。该结果为深入解析胡桃楸雌雄异型异熟性别分化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 范新蕊秦柏婷蔡佳友傅靖棋董天一张丽杰
- 关键词:胡桃楸性别分化基因克隆
- 东北胡桃楸次生林生长随林龄和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
- 2024年
- 【目的】通过研究胡桃楸次生林生长随林龄和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胡桃楸不同龄组生长的适宜林分密度,以期为胡桃楸次生林经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在东北三省东部张广才岭(ZGCL)、老爷岭(LYL)、长白山(CBS)和哈达岭(HDL)4个调查地区,设置不同的胡桃楸林龄、林分密度调查样地,分析其胸径(DBH)、树高、蓄积等指标与林龄和林分密度的关系。【结果】(1)长白山地区胡桃楸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蓄积量值均最大,显著大于其他地区(P<0.05),各指标大小关系为CBS>LYL>ZGCL>HDL。(2)通过模型拟合,林龄与胡桃楸胸径、树高、蓄积以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优(R^(2)值分别达到0.983、0.962和0.973),林分密度与胡桃楸胸径、树高、蓄积以二次项模型拟合最优(R^(2)值分别达到0.834、0.666和0.859)。(3)各地区胡桃楸胸径、树高和蓄积大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前期增速较大,当达到50年之后,增速变缓。(4)各地区胡桃楸胸径、树高和蓄积大小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低密度下降低趋势较小,超过一定密度后,降低速度较快。(5)4个地区胡桃楸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情况表现为:<40年时,在450~550株/hm^(2)的中等林分密度下生长最好;>40年时,在350~450株/hm^(2)的低林分密度下生长最好,即胡桃楸林龄越大,对于林分密度的要求越高。【结论】初步探明了不同地区胡桃楸不同林龄的适宜控制密度,即可通过人工抚育和疏伐等方式控制不同林龄段林分密度,满足胡桃楸的生长空间。该结果可为胡桃楸次生林经营提供一定支撑。
- 罗也王君杨雨春杨雨春刘婷
- 关键词:胡桃楸次生林林分密度
- 珍贵阔叶树种胡桃楸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 2024年
- 【目的】研究模拟氮沉降对采伐迹地上生长季胡桃楸幼苗光合参数与叶性状的影响。【方法】在吉林省舒兰市开原林场以人工更新胡桃楸幼苗为试验材料,以尿素溶液为氮源供体进行叶面喷施,设置对照(CK,0 kg/(a·hm^(2)))、低氮(LN,50 kg/(a·hm^(2)))和高氮(HN,100 kg/(a·hm^(2)))3种氮处理水平,测定胡桃楸幼苗的光合、荧光及叶性状参数,并分析各光合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氮添加处理有效增强了胡桃楸幼苗的光合能力,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最大羧化速率、瞬时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都显著增大,高氮水平下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单株光合碳同化、光补偿点以及光饱和点也同时增大;(2)氮添加改变了胡桃楸叶片的气孔行为,低氮水平下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3)氮添加改变了胡桃楸的叶面积,高氮水平下小叶数量、小叶面积和单株叶面积都表现出正向响应;(4)叶片的荧光参数随氮添加水平的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单株光合碳同化与单株叶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其与单位面积上的净光合速率的相关系数。【结论】氮添加对胡桃楸幼苗的光合作用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不同的光合过程对不同氮添加水平的响应存在差异。相较于单位面积上净光合速率的增加,氮刺激下单株尺度上光合碳同化的增长可能与氮刺激下叶面积的扩展存在更紧密的关系。
- 张翼叶尔江·拜克吐尔汉王宣璎张新娜程艳霞
- 关键词:胡桃楸光合性状叶面积
- 包含大青叶及胡桃楸的复合提取物的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大青叶及胡桃楸的提取物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组合物。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上述提取物的用于预防或改善炎症性肠病的食品组合物或动物饲料组合物。
- 孙美苑金新渊崔真圭金岁雄金东泫
- 胡桃楸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 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在林业生产以实生繁殖为主,但胡桃楸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且种壳厚实坚硬,即使经过层积处理后次年播种...
- 范新蕊
- 关键词:胡桃楸植株再生
- 胡桃楸良种选育及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 2023年
- 胡桃楸是国内重要的用材树种,良种选育水平直接影响人工林发展。该文阐述了胡桃楸生物学特性,总结了该林木品种良种选育与育苗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胡桃楸良种选育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 王悦
- 关键词:胡桃楸良种选育育苗苗木繁育
- 2年生胡桃楸幼苗种源差异分析
-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是中国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也是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本研究以中国东三省21个胡桃楸种源为对象,对不同种源胡桃楸2年生幼苗在生长、生物量、叶片与根系功能性状、光合参数、化学...
- 段成琳
- 关键词:胡桃楸幼苗生长种源选择光合参数园林绿化
- 不同种源胡桃楸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筛选出辽宁地区胡桃楸最优种源,该研究对5个胡桃楸种源采种沙藏处理后播种育苗,测定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湾甸子种源胡桃楸幼苗表现较优,叶片大,地径粗壮,生长较茂盛,生长及生理指标均优于辽东地区其他4个种源,在后期优质苗木繁育及良种选育时,可优先选择清原县湾甸子种源胡桃楸。
- 金星
- 关键词:胡桃楸种源地径生理特性
- 胡桃楸果实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山东地区3个不同地理居群(泰山居群、仰天山居群、昆嵛山居群)以及胡桃楸原生地吉林地区长白山居群的胡桃楸果实6个数量指标,开展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进行部分材料的ITS序列比对,旨在探究其表型性状及遗传背景差异程度。结果表明:(1)供试材料的果实多为8个纵脊,具长尖;山东地区胡桃楸果实表面纹饰均较浅,变化相对丰富,而吉林地区材料表面纹饰均较深,差异较小;不同居群间果实表型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居群内则以泰山居群单株间的果实表型性状变异最为丰富。(2)表型性状的遗传力均在0.93及以上,说明表型性状受较强的遗传特性控制,居群间差异相对稳定;不同地区间胡桃楸材料的欧式距离相对较小,推测居群间存在着基因交流。(3)不同材料的ITS区域序列碱基位点变异无明显规律,呈现随机变化,且居群间遗传距离较小;供试群体总遗传变异中有41.99%发生在居群内,58.01%发生在居群间;4个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665,基因流Nm为1.93,存在着基因交流。遗传分析结果与果实表型性状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个体的表型性状与遗传背景存在明显相关性,但遗传距离与地理分布距离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 王子豪苏迅解孝满仝伯强丁平韩彪刘丹张萍孔冬瑞胡德昌
- 关键词:胡桃楸果实表型性状ITS序列
相关作者
- 王添敏

- 作品数:94被引量:3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胡桃楸 中药鉴定学 茎枝 水红花子 总鞣质
- 翟延君

- 作品数:180被引量:675H指数:13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水红花子 胡桃楸 花旗松素 中药鉴定学 HPLC
- 张慧

- 作品数:309被引量:828H指数:14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胡桃楸 高效液相色谱法 通关藤 中药鉴定学 指纹图谱
- 邸学

- 作品数:102被引量:3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胡桃楸 中药鉴定学 远志 实验教学 指纹图谱
- 张丽杰

- 作品数:111被引量:29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胡桃楸 无融合生殖 平邑甜茶 茎段 苹果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