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583 篇“ 能源研究 “的相关文章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在能源 研究 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热解也叫热裂解,是一种将有机物在高温下分解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的过程。该过程通常在缺乏氧气的条件下进行,以防止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Py-GCMS)将样品在高温(通常在400~800℃之间)下热解为小分子挥发性化合物,这些挥发性化合物随后进入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检测。热裂解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煤炭到石油和塑料、再到生物质的演进过程。Py-GCMS可以在不涉及二次反应的情况下快速检测热解产物,已被广泛用于生物质、固体废弃物、煤的微尺度快速热解产物的分析。本综述概述了Py-GCMS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主要仪器类型及其优势,总结了该类型仪器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煤及油页岩能源 开发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涉及预处理、催化和共热解等定向提质增值研究 方向,指出了Py-GCMS在能源 研究 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并展望了其更多高端耦合方式。 刘世君 郑安庆 付娟 付娟 陈晓丽关键词:催化剂 生物质 固体废弃物 煤 能源 研究 型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应用2025年 科研单位是企业面向规模生产的重要源头,能源 研究 型企业的各类数据安全将直接影响能源 企业甚至能源 行业的生产安全,同时也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价值的关键因素。面对日益严峻和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能源 研究 型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某能源 企业下属研究 院现存的网络安全问题,提出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优化运营管理模式、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等办法,帮助企业更好地降低网络安全风险、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史文哲关键词: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 运营管理 实现减排必须抓住所有增效机会——访伦敦大学学院能源 研究 所Tristan Smith教授 2025年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航运业的脱碳进展一直备受瞩目。2023年,国际海事组织(IMO)修订后的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展示了更高的减排雄心,针对短期措施的复审以及中期措施的制定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如何加速推进航运脱碳进程、确保实现预期脱碳目标成为了业界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议题。2024年12月,伦敦大学学院能源 研究 所(UCL Energy Institute)与大学海事咨询服务机构(UMAS)联合发布了一份研究 报告,这项研究 分析了2018-2022年间的船舶航行情况,发现优化船舶到港可有效减少航行排放,某些船型甚至可实现高达25%的减排效果。 薛龙玉关键词:咨询服务机构 国际航运业 船舶航行 温室气体减排 减排效果 新型能源 体系的构建与展望——访中国能源 研究 会研究 员、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 2024年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 体系是新时期能源 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均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 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两年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 体系作出明确的工作部署近年来,能源 行业不断深化对新型能源 体系的认识,各项任务举措落实,新型能源 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针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 体系的背景意义、概念特征、机遇挑战、原则任务和趋势展望等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能源 研究 会研究 员、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 刘光林 黄少中关键词:能源行业 聚变能源 研究 态势及展望 被引量:1 2024年 聚变能源 开发有望重塑未来能源 发展格局,正处于突破工程能量“得失相当”的关键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总结了聚变能源 研究 的主要进展,凝练了能量平衡尚未实现、氚自持尚未得到验证、实现高可利用率难度极高、耐辐照材料开发进展缓慢、使用经济性普遍较差等发展挑战。在梳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共性基础技术突破、成员国配套研究 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 的整体规划、自主项目部署、技术路线跟踪等方面的进展。进一步,围绕我国自主提出的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堆(Z-FFR)概念,阐述了基本原理、应用优势、系列进展,提出了面向2040年实现商业化供能目标的发展规划,涵盖关键技术攻关、工程演示、商业发电推广等阶段的任务目标。为了全面推进我国聚变能源 开发进程,建议在磁约束聚变方面深入参与ITER计划和相关国际合作,攻克商用聚变堆关键物理与工程技术,开展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主机关键部件研发并适时建设和运营CFETR;在Z-FFR方面,加快“电磁驱动大科学装置”建设,开展聚变能源 关键技术攻关,推进Z-FFR工程演示和商业应用。 彭先觉 彭先觉 李建刚 李建刚 邓建军 邓建军 李正宏 周良骥关键词:磁约束聚变 核电复苏趋势强劲 发展步伐仍需加快——专访中国能源 研究 会研究 员、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 2024年 核电是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和低碳排放等优势的能源 。加快发展核电,充分发挥核电在电力供应和能源 转型中的作用,对于调整能源 结构,保证能源 可靠供应,促进“双碳”目标实现意义重大。最近,本刊记者针对核电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战略定位,专访中国能源 研究 会研究 员、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黄少中。黄少中认为,在保障能源 安全、推进“双碳”目标战略背景下,积极加快发展核电应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核电发展的目标导向和主基调。核电具有清洁性、稳定性、经济性、可持续性、自主性和战略性六大优势特点,但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核电发展低于预期目标。在“十四五”乃至今后较长的时间内,加快推动核电发展势在必行。 翁爽 邓卓昆 黄少中关键词:核电发展 高能量密度 《能源 研究 与信息》第40卷总目次 2024年 着力破解新型储能发展经济性难题——专访中国能源 研究 会研究 员、国家能源 局西北监管局原局长黄少中 2024年 “经济性欠佳,是目前新型储能发展的一大难题。”在日前由中国能源 研究 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支持的“2024电力低碳转型年会暨电力圆桌年中会议”上,中国能源 研究 会研究 员、国家能源 局西北监管局原局长黄少中直言。随着新能源 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实时平衡局面愈发复杂多变,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需求随之大幅提升。新型储能技术具有响应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能够在电力运行中发挥顶峰、调峰、调频、爬坡、黑启动等多种作用。 赵紫原关键词:储能技术 低碳转型 电力运行 能源 经济系列 中国能源 研究 文库 能源 系统低碳转型驱动机制及路径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本书立足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 转型的战略目标和要求,从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以能源 大省陕西省的能源 系统为对象,基于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案例资料,系统研究 陕西省能源 系统低碳转型驱动机制及实现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一是结... 李慧作电气节能技术与电力新能源 研究 2024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 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为解决电力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概况,其次探讨了分布式供电技术的应用,接着分析了变压器节能设计的优化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太阳能技术与风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电气节能与电力新能源 的有机结合。 王艺菲关键词:节能技术 新能源 太阳能
相关作者
谢云 作品数:60 被引量:43 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去污 中子发生器 能源研究 核设施 污染 杜阳 作品数:107 被引量:99 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核设施 氚水 中子发生器 能源研究 疏水催化剂 余卫国 作品数:51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核设施 氚水 中子发生器 能源研究 蒸馏装置 杨勇 作品数:156 被引量:120 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核设施 氚水 催化氧化 疏水催化剂 SR 石正坤 作品数:65 被引量:164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去污 SR CS 极低放废物 填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