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65篇“ 脊髓小胶质细胞“的相关文章
-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值及脊髓小胶质细胞M1/M2活化状态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神经根结扎(SNL)大鼠的痛阈值和脊髓小胶质细胞M1/M2活化状态的影响,探讨电针参与慢性疼痛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SNL组、SNL+电针(SNL+EA)组和SNL+假电针(SNL+Non-EA)组,每组8只。除Sham组外其余组均通过L5脊神经根结扎建立SNL大鼠模型,Sham组大鼠仅暴露左侧L5脊神经根,不进行结扎。SNL+EA组术后次日开始电针刺激,选取双侧“环跳穴”(GB30)、“足三里穴”(ST36),每天1次,每次30 min,强度2 mA,频率2 Hz,持续14 d。SNL+Non-EA组于穴位右侧旁开0.5 cm处行电针干预,操作、电针参数及疗程同SNL+EA组。术后第1、3、7、10、14天测试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WM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术后第14天取大鼠脊髓腰膨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D86、CD206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10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SNL组大鼠术后第1、3、7、10、14天PWMT、PWL均降低(P<0.05);SNL+EA组较SNL组,大鼠PWMT和PWL在术后第3、7、10、14天明显回升(P<0.05)。SNL组的小胶质细胞M1型、M2型标记物CD86、CD206较Sham组表达明显增多(P<0.05);而SNL+EA组较SNL组,CD86的表达降低,CD206表达升高(P<0.05)。SNL+EA组大鼠脊髓TNF-α、IL-1β、IL-6表达较SNL组减少,而IL-10表达增多(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缓解SNL大鼠的痛觉过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及脊髓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 汪静殷智宇郭君周亚兰唐炜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小胶质细胞大鼠模型
- 基于脊髓小胶质细胞极化的针刺镇痛机制探讨
- 2024年
- 脊髓在疼痛中能够传递、感知和调节伤害性信息,是将疼痛信息由外周传入大脑的枢纽。脊髓中的小胶质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和调节功能的非神经元细胞,它们在疼痛过程中可以被激活,发生与巨噬细胞极化相似的活化反应。这种极化过程可以促使小胶质细胞释放多种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从而参与神经炎症和疼痛感知,介导疼痛的发生和维持。针刺是良好的镇痛疗法,脊髓是针刺镇痛机制研究的重要部位。研究表明,针刺能够调节脊髓小胶质细胞极化,对活跃状态的M1型以及抑制状态的M2型产生影响,减轻神经炎症,缓解中枢敏化。本研究梳理针刺调节脊髓小胶质细胞极化发挥镇痛的机制,为针刺镇痛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 苏枫雅苑功名李佩云殷建朝公一囡徐媛郭永明
- 关键词:疼痛脊髓针刺镇痛
- 柯里拉京对吗啡耐受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柯里拉京对吗啡耐受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慢性吗啡镇痛大鼠耐受模型。采用水浴甩尾法检测大鼠甩尾潜伏期,利用免疫荧光检测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Iba-1)的阳性细胞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Iba-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IL-6、TNF-α、IL-1β的mRNA表达。结果 与吗啡组相比,吗啡+柯里拉京组镇痛效果随柯里拉京浓度升高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吗啡组中Iba-1的阳性细胞率、Iba-1蛋白表达水平、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表达水平以及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但在吗啡+柯里拉京组中随柯里拉京浓度升高而下降。吗啡和(或)柯里拉京处理对ERK、JNK和p38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柯里拉京通过抑制MAPK通路降低大鼠吗啡耐受。
- 关森王慧淼汪冬梅胡杰
- 关键词:柯里拉京吗啡耐受小胶质细胞
- 脊髓小胶质细胞在小鼠慢性心力衰竭后慢性疼痛中的作用
- 【目的】通过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探讨脊髓小胶质细胞在小鼠慢性心力衰竭后慢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8~12周龄,体重20~2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
- 张瑞
- 关键词:心力衰竭慢性疼痛小神经胶质细胞脊髓背角
- mtDNA经cGAS-IFN轴诱导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的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e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和痛觉过敏,顽固难治。NeP通常由神经损伤、炎症、感染或神经系统的其它功能异常累及躯体感觉系统所致...
- 黄鹏辉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MTDNA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
- 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及脊髓小胶质细胞JAK2/STAT3通路的影响
-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筋脉通(Jinmaitong,JMT)对Zucker糖尿病肥胖(Zuckerdiabetic fatty,ZDF)大鼠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其对脊髓小胶质细胞和酪氨酸蛋白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 3(...
- 王书宇
- 关键词:筋脉通小胶质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
- 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miR-125a-5p通过Keap1-Nrf2信号轴介导自身极化状态减轻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疼痛敏化
- 张岩松
- YTHDC2 m6A甲基化修饰SPI1介导脊髓小胶质细胞M2极化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
- 周晨希
- 骨痛灵方对骨癌痛模型小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骨痛灵方对骨癌痛模型小鼠脊髓小胶质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骨痛灵方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假手术组予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胫骨骨髓腔注射,余4组予Lewis肺癌细胞悬液胫骨骨髓腔注射造模,造模后第7天给药。骨痛灵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骨痛灵水煎剂溶液0.4、0.8、1.6 g/mL,每次9 mL/kg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均予0.9%氯化钠注射液9 mL/kg灌胃。连续给药14天。比较各组小鼠热痛觉缩足潜伏期(PWTL);比较各组小鼠左侧腰段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标志物钙结合蛋白(Iba-1)表达;比较各组小鼠脊髓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白细胞介素6(IL-6)、IL-10表达。结果治疗前、给药7天、给药14天,假手术组PWT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及骨痛灵方低、中、高剂量组PWTL均逐渐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同期比较,模型组PWTL均降低(P<0.05);治疗前,模型组和骨痛灵方低、中、高剂量组PWTL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给药同期比较,骨痛灵方低、中、高剂量组PWTL均升高(P<0.05);与骨痛灵方低剂量组给药同期比较,骨痛灵方中、高剂量组PWTL均升高(P<0.05);骨痛灵方中、高剂量组PWT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Iba-1阳性面积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骨痛灵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Iba-1阳性面积降低(P<0.05);与骨痛灵方低剂量组比较,骨痛灵方中、高剂量组小鼠Iba-1阳性面积降低(P<0.05);骨痛灵方中、高剂量组小鼠Iba-1阳性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脊髓CCL20、IL-6表达均升高(P<0.05),IL-10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骨痛灵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脊髓CCL20、IL-6表达均降低(P<0.05),IL-10表达升高(P<0.05);与骨痛灵方低剂量�
- 罗琴琴严叶香郭锋健鲁叶云
- 关键词:骨肿瘤中药疗法
- 一种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应用。所述培养方法包括:提供脊髓组织混合胶质细胞,采用机械破碎和细胞消化液对所述脊髓组织混合胶质细胞进行处理,获得混合胶质单细胞;对所述混合胶质单细胞进行培养,采用轻柔摇动法对培...
- 戴建武范彩霞陈艳艳
相关作者
- 傅开元

- 作品数:183被引量:857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髁突 骨关节病 锥形束CT
- 宫庆娟

- 作品数:72被引量:259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脊髓背角 脉冲射频治疗 脉冲射频 ATP 疗效观察
- 洪志明

- 作品数:210被引量:326H指数:9
-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CP 精液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 少弱精子症
- 黄乔东

- 作品数:115被引量:48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脉冲射频 脉冲射频治疗 腰交感神经节 射频治疗 射频热凝
- 卢振和

- 作品数:232被引量:2,161H指数:19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脉冲射频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科 腰交感神经节 射频热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