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1篇“ 脊髓病变“的相关文章
- 一种侵入式脊髓病变检测仪
-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侵入式脊髓病变检测仪,包括底座,底座上滑动连接有调节座,调节座内沿其竖向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输出端套设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升降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和...
- 方奎
- 疑似脊髓病变的延髓外侧梗死一例
- 2023年
- 患者女性,67岁,主因“右下肢感觉减退伴麻木无力1d”于2021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于10月21日晚间洗脚时发现右下肢对温度觉不敏感,并感觉右下肢麻木无力,但可自行行走,故未在意。10月22日上午患者仍觉右下肢麻木无力,伴有步态不稳,无头痛、头晕,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在当地医院未予以特殊处理.
- 张宁吕双云徐立夺
- 关键词:吞咽困难脊髓病变温度觉饮水呛咳右下肢梗死
- 中医手诊及其在脊髓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手部掌色、纹理、光泽度等变化是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转归的外在体现。通过系统归纳与总结中医手诊源流、内容及理论方法,论述中医手诊在脊髓病变临床诊断中的指导作用。根据中医手诊辨证方法以及分区理论,拇指桡侧和大鱼际赤白肉际处代表人体脊柱区,与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盆腔以及腿部、膝部依次对应;结合此区的岛纹、菱形纹等病理纹可将手诊作为脊髓病变的辅助诊断手段。
- 李春林李博文孙真王元耕刘慧李晓旭
- 关键词:望诊司外揣内辨治痿病脊髓病变
- 术中电生理监测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脊髓病变患者的手术治疗
- 2023年
-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脊髓病变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必要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AIDS合并脊髓占位性病变患者22例,对具备手术指征AIDS相关脊髓病变患者行手术治疗并于术中给予电生理监测,术后评估手术效果,出院后随访神经功能,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22例AIDS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于术中行电生理监测,其中20例(90.9%)患者术中监测无异常表现,手术过程顺利,2例(9.1%)出现监测报警,予以暂停手术,波幅恢复后,继续手术,术后早期及随访期内未见严重神经功能并发症。术后1周,行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定分级:Ⅰ级患者12例(54.5%),Ⅱ级患者2例(9.1%),Ⅲ级患者7例(31.8%),Ⅳ级患者1例(4.5%)。术后随访:2例(9.1%)患者死亡,6例(27.3%)患者自诉疼痛缓解,5例(22.7%)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3例(13.6%)患者麻木感好转,1例(4.5%)患者灼热感消失,4例(18.2%)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无变化,1例(4.5%)患者大便功能障碍加重。结论应用术中电生理监测为AIDS相关脊髓病变患者实施手术,有助于及时反馈术中神经功能完整性变化,提示术者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明显改善患者的愈后。
- 王芳冯恩山丁兴欢梁博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脊髓病变
- 长节段脊髓病变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 研究目的:长节段脊髓病变(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spinal cord lesions,LESCLs)指的是脊髓矢状位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有连续3个或者超过3个的椎体节段发生病变的疾病,该病病因...
- 贾小石
- 关键词:病因分析
- 以脊髓病变为突出表现的神经皮肤黑色素沉着症一例被引量:1
- 2022年
- 病例介绍患者,男,15岁,主诉“双下肢无力2个月余,行走不稳伴麻木1周”于2020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出现双下肢无力,1周前出现双下肢麻木、行走不稳。10年前有高热、晕厥、抽搐史,诊断为“癫痫”,间断服用“某抗癫痫胶囊、奥卡西平”,每半年或1年发作1次。
- 谢馨卢志杰李超范进
- 关键词:脊髓病变黑色素痣
- 《请您诊断》病例158答案:虫螨腈中毒性脑与脊髓病变被引量:4
- 2022年
- 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与活动和呼吸无关,呈持续性,可平卧,伴咳嗽,咳白色黏痰,伴大汗,不伴胸痛、发热。自行口服罗红霉素及吡罗昔康,症状无明显缓解。查体:T 37.6℃,P 96次/分,R 20次/分,BP 163/86 mmHg;神志清楚,全身大汗,全身皮肤黏膜湿润,抬颈有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四肢肌力Ⅴ-级;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
- 张雅欣王聪惠张晓涵高丽娟全冠民袁涛
- 关键词:脑白质病变脊髓中毒断层摄影术
- 以长节段脊髓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儿童生物素酶缺乏症1例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目的:探讨以脊髓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生物素酶缺乏症(BTD)儿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20年确诊的1例以长节段脊髓病变为主要表现的BTD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并以“biotinase deficiency”“pediatric”“spinal cord”“myelopathy”“myelitis”“生物素酶缺乏症”“脊髓”为检索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患儿男性,3岁5月龄,以“反复喘息2年,肢体无力2月余”入院。体格检查发现头发稀疏、微黄卷曲,全身皮肤略粗糙,四肢瘫痪。既往运动发育稍落后。血乳酸正常,脑脊液乳酸水平升高(5.67 mmol/L),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延髓略肿胀,中脑、脑桥背侧、延髓、中脑导水管、四脑室周围脑实质、双侧视束T 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稍高信号。脊髓磁共振成像(MRI)示全段脊髓肿胀,可见广泛片状T 2WI高信号。尿酮体、3-羟基异戊酸增高。生物素酶活性为0.27 pmol/min(3 mm血斑),为正常均值对照的7%。全外显子测序分析结果示患儿BTD基因存在c.284T>A(p.I95N)纯合变异,父母均杂合携带。口服生物素后随访6个月,患儿遗留下肢轻瘫。文献检索到共14篇英文文献、2篇中文文献,纳入18例BTD患者,起病年龄2个月~15岁(中位起病年龄4岁),其中11例头颅MRI异常,均存在脑干受累,6例视神经和(或)视交叉受累;18例脊髓MRI异常均为长节段受累,多累及颈胸段,3例累及脊髓全段。12例曾应用免疫治疗,6例有部分疗效,6例完全无效。加用生物素治疗后,仍有12例患儿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对于亚急性起病的长节段脊髓病变的患儿,无论起病年龄大小,都需警惕BTD的可能,及时完善生物素酶活性测定和基因检测,早期诊断并正确治疗可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 任长红张思源任晓暾刘志梅陈兰琴
- 关键词:脊髓病生物素儿童
-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致肠穿孔及脑、脊髓病变(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22年
- 目的探讨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恶性萎缩性丘疹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患者皮疹后1年左右出现肠穿孔及脑、脊髓病变。头颅及脊髓MRI检查提示为血管炎。皮肤活检确诊为恶性萎缩性丘疹病。数月后再发肠穿孔死亡。结论典型的皮肤丘疹合并肠道、神经系统等其他器官病变,诊断应考虑恶性萎缩性丘疹病;可经组织病理确诊为血栓性血管病变;无有效治疗,病死率高。
- 沙瑞娟姬莉
- 关键词:恶性萎缩性丘疹病DEGOS病
- 多次激发扩散张量成像在脊髓病变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脊髓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MRI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各向异性分数(KA)值在脊髓髓内病变和髓外病变的改变情况,以及脊髓纤维束受压情况。与传统的单次激发DTI相比,多次激发DTI成像清晰,无变形扭曲。病变周边FA值的改变可用于辅助评估脊髓受损的严重程度。FA值在脊髓髓外病变和髓内病变中存在较大差异,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脊髓弥散张量纤维素成像可用于辅助脊髓髓内病变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预判病变的切除程度。
- 李杰飞何乐张玉琪
- 关键词:脊髓病变各向异性分数FA值扩散张量成像脊髓受损玉泉
相关作者
- 王向波

- 作品数:135被引量:430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脊髓病变 脑炎 成人 文献复习
- 周晖

- 作品数:77被引量:254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体感诱发电位 神经电 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 通络方剂 术中监护
- 徐启武

- 作品数:203被引量:88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脊髓肿瘤 运动诱发电位 显微手术治疗
- 吴萍嘉

- 作品数:37被引量:13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脊髓病变 体感诱发电位 脑缺血 癫痫
- 贺斌

- 作品数:88被引量:328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 研究主题:睡眠剥夺 体感诱发电位 莫达非尼 脑脊液 神经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