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4篇“ 脑血流断层显像“的相关文章
^(99m)Tc-ECD SPECT血流断层显像两种不同半定量指标评价烟雾病血管重建术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使用99mTc-ECD SPECT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双侧比值法和小比值法半定量指标对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血管造影诊断为烟雾病的患者232例,其中97例为单侧颈内动脉狭窄,135例为双侧同时狭窄。血管重建术前及重建术后1周分别用99mTc-ECD进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232例均分别采用双侧比值法和小比值法统计目测和定量血流灌注减低率,利用血流灌注断层图像,勾画12分法感兴趣区,左右镜像相应区域对比,计算比值,以比值绝对值大于10%确定为灌注减低;然后利用双侧小半球、颞叶和基底节区最清晰的层面勾画各自感兴趣区,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大半球各部位与小比值。结果:血管重建术前后局灶性或弥漫性血流灌注减低者双侧比值法目测检出率分别为81.5%和37.1%,定量检出率为52.6%和22.0%,目测与定量检出符合率为64.5%和59.3%。小比值法治疗前后目测检出率分别为95.7%和48.3%,定量检出率为87.9%和44.8%,两者符合率为91.9%和92.9%。无论血管重建术前还是术后,小比值法和双侧比值法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双侧比值法和小比值法对于单侧血管狭窄患者血流灌注减低的检出率分别为90.7%和94.8%,对于双侧血管狭窄患者血流灌注减低的检出率分别为22.2%和92.6%,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99mTc-ECD SPECT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比值法半定量指标对评价烟雾病的血管重建术的疗效比双侧比值法具有更加准确、客观的重要价值。
马潞娜张东李立伟王骁李海林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脑血管重建术
SPECT血流断层显像结合半定量指标对烟雾病血管重建术疗效评价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使用99mTc ECD SPECT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半定量指标评价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患者血管重建术后的血流灌注改善状况。方法:血管造影诊断为烟雾病患者119例,其中87例为单侧颈内动脉狭窄、32例为双侧同时狭窄。血流重建术前及重建术后1周分别用99mTc ECD进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取安静时血流灌注图像,计算机自动勾画12分法感兴趣区,分别计算各感兴趣区内平均计数、总计数和平均差,左右镜像相应区域对比,计算差值。结果:血流重建术前119例中103例(86.5%)目测可见局灶性或弥漫性血流灌注减低区,其中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80/87(91.9%)可见局灶性血流灌注减低;双侧同时狭窄患者7/32(21.8%)可见局灶性血流灌注减低,16/32(50.0%)可见弥漫性灌注减低;左右差值>10%者总数为86/119(72.3%),其中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79/87(90.8%),双侧同时狭窄患者7/32(21.8%);血流重建术后原单侧颈内动脉狭窄79例局灶性血流灌注减低患者,有50/79(63.3%)局部血流灌注未见明显异常,左右比值均低于10%,比值减低幅度为(9.8±4.9)%;原双侧同时狭窄比值>10%的局灶性灌注减低7例患者血流重建术后4/7(57.1%)比值≤10%,比值减低幅度为(6.8±5.9)%;原双侧同时狭窄比值>10%的6例弥漫性灌注减低患者血流重建术后3/6(50.0%)比值≤10%,比值减低幅度为(4.8±7.9)%。结论:99mTc ECD SPECT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结合半定量指标对评价烟雾病的血管重建术的疗效具有可随时反复进行、无创、准确的重要价值。
马潞娜张涛李立伟王骁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血管重建术SPECT
局部血流断层显像在小儿癫痫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利用放射性核素99m锝-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99mTc-ECD)局部血流断层显像对小儿癫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癫痫患儿进行99mTc-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了解患儿局部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放射性核素99mTc-ECD局部血流灌注显像阳性率高(78.57%)。结论99mTc-ECD局部血流断层显像是诊断小儿癫痫病灶的有效方法,对制订癫痫的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
欧阳亮欧阳小青方琳丽林琛李俊雄关楚文
关键词:癫痫X线断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局部血流断层显像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初探
目的:在横断面上计算机自动设置和勾画感兴趣区(ROI),以双侧小平均每像素点计数不的均值为通过局部血流灌注断层显像(rCBF,regional cerebral blo(?)d flow)观察创伤记忆的提取过程,进而...
陈璟赵明谭红施琪嘉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生物学机制
文献传递
癫痫病SPECT血流断层显像与EEG、CT、MRI检查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SPECT血流断层显像对癫痫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①选择本院2003年3 月-2005年1月门诊及病房的癫痫患儿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7~10岁,平均8.3岁,均为明确诊断的病例,其中原发性癫痫54例,...
吕汉文
关键词:癫痫病断层显像SPECTEEGMRI
文献传递
SPECT血流断层显像定量测定rCBF的方法与意义
目的:1,建立使用~/(99m/)Tc/_ECD为显像剂,SPECT为显像装置定量测定局部血流的方法;2,建立本实验室常见年龄段正常人局部血流量参数;3,运用血流定量测定方法对部疾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价。 ...
钟吉俊
关键词:SPECT局部脑血流量早期梅毒
文献传递
放射性核素局部血流断层显像在儿童癫癇中的应用
2001年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局部血流 (rCBF)断层显像在儿童癫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2 0 8例癫患儿行rCBF显像 ,并与EEG、CT及MRI对照。结果 :SPECTrCBF显像、EEG、CT及MRI对儿童癫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 67 7%、81 6%、2 2 0 %及 2 5 4% ,rCBF显像定位比EEG精确 ,癫病灶多见于顶、颞及基底节。结论
石怡珍吴锦昌刘增礼包仕尧
关键词:癫痫局部血流RCBF
癫痫病SPECT血流断层显像与EEG、CT、MRI检查的比较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 SPECT血流断层显像对癫痫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查前 1小时患者口服过氯酸钾 40 0 mg以封闭脉络丛 ,静脉注射显像剂 (99m Tc- ECD) 740~ 92 5 MBq后 2 0~ 30分钟进行断层显像。结果  SPECT、EEG、CT、MRI的异常率分别为 88.89%、 87.5 0 %、 15 .2 %和 2 7% ,经统计学处理 ,SPECT分别与 EEG、CT、MRI进行比较 ,P值分别为P >0 .0 5、 P <0 .0 0 1、 P <0 .0 0 1。结论  SPECT血流显像对癫痫病的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灵敏度优于 CT和 MRI,与EEG较一致。
施荣虎覃伟武马加强
关键词:癫痫核磁共振脑电图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局部血流断层显像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血流(rCBF)断层显像与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简称突聋)的关系和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正常志愿者,19例传导性耳聋及31例突聋患者在治疗前行rCBF显像并对比分析其显像特点,与同期CT对照,随访rCBF显像阳性的突聋患者6~12月并再次行rCBF显像。结果:①突聋组rCBF显像阳性率(80.6%)明显高于传导性聋组(5.3%)和正常组(0%),其突聋组病灶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T)(0.5968±0.0982)明显低于传导性聋(0.9809±0.0291)和正常组(0.9908±0.0311)(均P<0.01);而后两组间rCBF显像阳性率和T/N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CT对突聋的病灶位于颞横回检出率明显低于rCBF显像(P<0.01);③突聋患者的T/NT值与耳聋的程度有较高的相关性;④rCBF显像呈缺血性改变的突聋患者预后(81.82%)优于梗塞性改变者(21.43%)(P<0.01);⑤rCBF断层显像与临床预防观察有较高的一致性(91.7%)。结论:rCBF断层显像对突聋的病灶检出明显高于CT。
奎熙晓谢昌辉李树武刘绪光熊奇斌
关键词:耳聋突发性耳聋体积描记术
外伤综合征ECD血流断层显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姚树展刘春雨郭川流吴志兴张珂吕宽
关键词:脑外伤综合征脑血流断层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D脑血流灌注急性期

相关作者

梁伟坚
作品数:26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神经根型颈椎病 整脊 SPECT 软组织
陈萍
作品数:121被引量:384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18F-FDG 发射型计算机 18F-FDG 医学图像
朱卫国
作品数:7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脑血流断层显像 脑死亡 肺肿瘤 亲肿瘤显像 肺通气显像
袁桂卿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脑血流断层显像 脑死亡 ECD 放射性核素显像 脑血流
周建国
作品数:26被引量:75H指数:2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T4 T3 胃液 肝硬变 SI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