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10篇“ 脑-心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 左室压力-应变环技术早期诊断脑-心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 2022年
- 目的:分析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技术早期诊断脑心综合征(CCS)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20年8月-2021年7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滨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入院12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用LVPSL技术行左室做功分析,根据患者7 d内是否并发CCS分为病例组(27例)和观察组(2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和左室心肌做功参数指标。结果:与观察组相比,病例组整体无效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效功、整体做功效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左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做功指数、整体有效功、整体做功效率、整体无效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11、0.64、0.12、0.70、0.02,整体无效功诊断CCS的截断值为81%,其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68%,约登指数0.63。结论:LVPSL技术在CCS的早期诊断中有参考价值。
- 夏祥文王清国何春华张雪
-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出血性脑卒中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病征、发病原因、诊治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并发脑-心综合征72例为实验组,无脑-心综合征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心综合征患病率、心功能指标及治疗结局。结果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患病率为88.41%(61/69),缺血性脑血管病为21.57%(11/51),出血性脑血管病患病率高于缺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存活率为93.75%,实验组为6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脑血管病类型相关,心电图异常者还应监测心肌酶谱,以免误诊漏诊。
- 陈伟明文学林涛陈志健罗德宏庞文冲
-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心肌酶谱心律失常
- 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2014年
- 目的 寻找高血压性脑出血导致脑-心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05~2013-05间来我院就诊的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纳入脑出血并发脑-心病综合征组计78例,以同期就诊的脑出血未发脑-心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共收集病例81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预后效果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组的患者年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而GCS评分对照组明显的较低(P<0.05),意识障碍的患者明显也多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破入脑室(P<0.01),血压及血糖的水平是脑-心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的年龄、血压水平、高血糖、脑出血量是影响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以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 伍剑波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心综合征预后分析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病变部位、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病机制和防治效果。结果 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并发脑-心综合征17例,发生率56.67%;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88.24%)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11.76%)(P<0.01)。17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病变部位位于丘脑、脑干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变部位位于小脑、基底节及脑叶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7例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心肌酶谱异常15例。经卧床休息、吸氧、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肌功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后,好转16例,好转率94.12%。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类型存在相关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在防治脑-心综合征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特别是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功能监护。
- 刘明伟方福平
-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急性脑血管病
-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6月~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共纳入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87例,以同期就诊的脑出血未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为对照,对照组141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临床指标的差异;并分析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与脑出血未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相比,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病患者年龄较大(P<0.05),GCS评分较低(P<0.01),意识障碍较常见(P<0.01),破入脑室(P<0.01),血压(P<0.05)及高血糖(P<0.01)的发生概率更高,并有着较高的死亡率(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与GCS分数、血压、脑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及高血糖密切相关,是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危险因素。
- 唐兵邓发斌陈淳周宇郭川史阳孙杰张晓东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心综合征预后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预后及防治。方法选择有头部CT材料的118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例,对其性质、病变部位及范围与心脏活动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明显,病情重,死亡率37.3%,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病情较轻,死亡率3.4%。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易并发脑-心综合征,其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
- 陈文军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
-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对脑-心综合征判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对脑-心综合征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232例均在12 h内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测CTn-Ⅰ、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每次24~48 h,共2~9次。结果:CTn-Ⅰ增高者,CK等4项均增高;CK等4项增高者,而CTn-Ⅰ正常。病情重、年龄高和高血压者,CTn-Ⅰ异常发生率高,与预后有一定关系,与病变性质无明显关系。结论:CTn-Ⅰ对脑-心综合征判断更敏感,特异性更强。病情重、年龄高和高血压者,易发生脑-心综合征,与病变性质无明显关系。
- 许春奇钟平王辉岳磊马争飞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
- 脑-心综合征
- 脑-心综合征(brain-Hear syndrome,BHS)也称神经源性心脏损害,是指各种颅内疾病导致颅内压增高累及到下丘脑和脑干的植物神经中枢所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害。患儿既往没有心脏原发性疾病,或继发的心脏损害不包括...
- 王莹
-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颅内压增高心脏损害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急性脑梗死导致脑-心综合征77例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导致脑-心综合征其梗死部位与心电图(ECG)、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改变的关系。方法77例已诊断为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1周内头颅MRI结果按发病部位分为岛叶组、脑干组、其他组三组观察心电图、心肌酶谱情况变化。对各组患者的ECG检查、心肌酶谱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位于岛叶部位的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数量远高于脑干及其他部位,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岛叶的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数量远高于左侧岛叶,有统计学意义(P<0.01)。77例脑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异常44例(57.1%);岛叶部位的脑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异常率远高于脑干及其他部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岛叶部位急性脑梗死常导致脑心综合征,在临床上需引起重视。
- 李雯杨梅莉李欣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心综合征心电图心肌酶谱
- 脑-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异常因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异常因素的分析及护理。方法监测和分析63例脑-心综合征患者发病时的意识状态、心电图异常因素。结果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发生在72小时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结论脑-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异常与患者年龄、发病时意识状态有关,护理上应对异常心电图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
- 郑冬杏洪贵英黄春燕苏海丹
-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心电图护理
相关作者
- 高庆梅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急性 心电图分析 心电图 脑-心综合征
- 余丽萍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省芜湖铁路医院
- 研究主题:一氧化氮 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浆内皮素 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
- 苏海丹

- 作品数:36被引量:3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老年人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老年
- 梁丽琼

-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解放军187医院
- 研究主题:一心 出血性 风致 脑-心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监测
- 洪贵英

- 作品数:18被引量:17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功能性消化不良 护理干预 老年人 护理 抑郁